天天看點

光伏儲能新潮流:半年内迅速崛起

作者:華遠系統

小張原本懷揣着滿腔熱情,計劃在今年的SNEC(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大展拳腳,希望能夠挖掘到更多的光伏公司客戶,推廣他的小型儲能産品。然而,他心中也不免擔憂,今年的銷售業績能否如願以償,畢竟市場競争的激烈程度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記得去年初,他手中的液冷儲能系統還以三四十萬元一套的高價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然而短短一年間,價格便如過山車般急劇下滑,去年底已經跌至15萬元。要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完成公司布置的銷售業績,他不得不加倍努力,至少要儲備五倍的客戶量,才能確定任務的完成。

然而,當他踏入展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讓他驚愕不已。放眼望去,原本以光伏為主題的展會如今卻成了儲能的天下。幾乎每家光伏公司的銷售團隊都在向客戶熱情推銷儲能産品,仿佛光伏業務已經退居二線。這種變化在SNEC上顯得尤為明顯,據粗略統計,參展的儲能産品多達100餘款,其中不乏30多款新品的釋出。

由于安全考慮,重量較大的儲能産品被安排在一樓展示,而大公司的展廳則位于二樓。這種布局造就了一個有趣的場景:當光伏公司釋出儲能産品時,他們隻能進行“無實物表演”,通過PPT展示産品的特點和優勢。盡管如此,儲能産品在釋出會上的地位依然舉足輕重,吸引了衆多客戶的關注。

晶科能源作為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去年正式推出了小型儲能産品。公司副總裁錢晶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雖然光伏是晶科能源的主營業務,但儲能将成為其第二增長曲線。她表示,随着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晶科能源将抓住這一機遇,積極布局儲能市場。

天合儲能的總裁孫偉則更加直接地表達了對儲能市場的信心。他表示,公司董事長高紀凡強調天合儲能必須成為行業的上司者,并設定了未來5~8年内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目标。他堅信,随着儲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的不斷擴大,天合儲能将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然而,并非所有光伏企業都直接介入儲能業務。隆基綠能作為光伏龍頭企業之一,就選擇了與儲能公司合作的政策。公司董事長鐘寶申表示,這是基于對市場趨勢的深入分析和判斷。他認為,雖然儲能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但要在其中獲得絕對的競争力并不容易。是以,隆基綠能選擇與其他專業的儲能公司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在過去的一年裡,光伏行業經曆了前所未有的競争壓力。由于産能過剩和市場需求疲軟等原因,光伏産品的售價已經接近成本價。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儲能行業卻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小型儲能産品市場,由于之前幾乎無人問津,如今卻成為了衆多企業競相追逐的熱點。

除了光伏企業外,一些非光伏企業也看到了儲能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湧入其中。華為和陽光電源作為逆變器行業的領軍企業,在今年SNEC上也正式加入了儲能市場的競争。宗申動力作為一家原本以發動機業務為主的企業,也在2022年底投資建設了儲能工廠。他們的銷售人員表示,隻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任何企業都能在這個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儲能市場,價格戰也愈發激烈。據多家儲能産品銷售人員透露,目前市場上的儲能産品已經接近成本價銷售,再降價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以正常價格為例,現在每瓦時的價格僅為0.8元,而去年底還是2元/wh。這種價格競争讓許多企業倍感壓力,但同時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和創新。

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在去年底的SNEC儲能展上就曾表示:“半年時間,儲能投标價下降了三分之一,産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愈演愈烈。但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個機會。”他認為,雖然儲能市場競争激烈,但對于光伏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機遇。畢竟光伏和儲能在客戶群體和技術方面具有很高的重合度,而且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斷發展壯大,儲能市場的需求也将持續增長。是以光伏企業完全有能力将自己在光伏領域的成功經驗複制到儲能領域中來實作業績的快速增長。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儲能市場中,光伏企業們正在不斷探索和創新尋找着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雖然競争日益激烈但正是這種競争推動着整個行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而我們也期待着看到更多優秀的光伏企業在儲能市場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01

從“雞肋”蛻變至“香饽饽”

儲能行業迎來曆史性轉折點,其背後的推手正是光伏公司。

自2020年起,各省份紛紛出台政策,要求大型光伏電站配備一定比例的儲能電站。随着政策的落地,光伏與儲能的裝機比例逐漸穩定在5:1左右。在這一政策推動下,當年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量約33GW,間接拉動了高達7GW的儲能電站業務,而此前全球儲能電站的新增裝機量還不足1GW。

這一變革讓光伏電站建造商們措手不及。以往,他們隻需将電力銷售給國家電網便可盈利,但随着國家補貼政策的調整,光伏電站的盈利模型已大不如前。如今,他們還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儲能電站,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營運壓力。

面對這一困境,光伏電站建造商們開始全球尋找價格最低的儲能系統。他們認為,儲能電站的使用率并不高,隻需滿足一定的規格要求即可。據行業專家孫偉透露,即使在2022年,集中式電站配套的儲能電站的調用率也僅為10%左右,大量的投資成為了業主們的“沉重負擔”。

然而,在私下交流中,多家儲能企業的管理者向“能源先鋒觀察”這個虛拟機關表達了他們的無奈。許多開發商在采購儲能系統時,并不追求産品品質和性能,隻要求價格低廉且能滿足電網的并網要求。這使得儲能制造商在整個産業鍊中的地位并不高,盡管出貨量有所增加,但利潤空間有限。

然而,到了2023年,儲能電站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機。随着電力市場的逐漸開放和分時電價政策的推行,電力被賦予了更多的價值屬性。正午時光伏闆發電量大,電價相對較低,這些電力被稱為“低價電”;而傍晚時分,由于日光減少,電價則相對較高。這一變化使得光伏電站的收益不再僅僅取決于發電量的絕對值,而轉變為一個動态計價的過程。

在這一背景下,儲能電站的價值得以凸顯。它們可以在電價低谷時儲存電力,在電價高峰時再将電力賣給電網,實作峰谷套利。同時,如果電網不收電,儲能電站還可以自行尋找客戶銷售電力。此外,随着儲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成本效益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多家券商的資料顯示,儲能锂電池電芯的報價已經降至0.4元/wh,而一套儲能系統可以持續運作10年以上。這使得“光伏+儲能”的度電成本降低至約0.3元,與煤電成本相近甚至更低。

除了峰谷套利外,儲能電站還擁有多種盈利模式,包括容量租賃、電網輔助費用和容量補償等。這些盈利模式的出現為儲能電站的營運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據行業正常标準估算,一個容量為100200MWh的大型儲能電站一年的收益可達2000萬元左右,回本周期在67年之間。

然而,大型儲能電站的投資門檻較高,需要跨越土地、消防、電網等多個關卡,且投資額動辄過億元。是以,更加靈活、易落地的小型儲能電站迅速成為行業熱點。中建投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總監忽文钊分享了一個小型儲能電站的“收益地圖”。在條件較好的地區如江蘇和浙江,小型儲能電站可以在5年内回本;在廣東和海南地區則需要5~6年;而在湖南地區為6~6.5年;河南、湖北、安徽、重慶等地則為6.5~7年;其他地區的回本周期則大多在8年以上。盡管如此,這些地區的小型儲能電站仍具有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

以條件最為優越的浙江為例,投資一個容量為1MW/2.2MWh的小型儲能電站具有極高的收益潛力。在峰谷套利模式下,該電站每次套利可賺取約1700元;在運作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一年的收益可達110萬元左右。而該電站的建造成本僅為200萬元左右。這樣的投資回報率無疑讓小型儲能電站成為了市場的“香饽饽”。

綜上所述,儲能行業正在經曆從“雞肋”到“香饽饽”的蛻變過程。随着電力市場的逐漸開放和儲能技術的進步這一變化将更加顯著。未來儲能電站将在能源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能源結構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02

全民儲能時代:光伏與儲能的深度融合

曾經,光伏行業的熱潮席卷全國,鄉鎮屋頂上鋪滿光伏闆,形成了一個繁榮的分布式光伏市場,與傳統集中式電站平分秋色。然而,如今這股熱潮正逐漸轉向儲能領域,預示着“全民儲能”時代的到來。兩者的邏輯不謀而合,一旦成功投建,後續便是源源不斷的收益。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逐漸降低,金融機構、經銷商和開發商的目光紛紛投向了小型儲能電站這片新興的市場。對于光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機遇,因為這些原本就是他們的直接或間接客戶群體。正如天合光能的銷售人員所言,他們之前既銷售光伏闆,也銷售支架、清掃機器人等光伏配件,現在隻不過是新增了一個産品線——儲能系統。

雖然業務量激增,但包括甯德時代、億緯锂能在内的頭部儲能公司并未涉足這一細分市場。原因在于這個市場分散,小型儲能項目的容量普遍較小,而大型儲能項目則動辄以百兆瓦時起步。對于頭部公司而言,小型儲能市場的出貨量難以比對其龐大的産能。此外,小型儲能櫃的部署更為複雜,涉及安全風險和技術指導,這要求儲能公司具備強大的服務網絡。

然而,儲能産品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性能上遠不及車用動力電池。光伏企業隻需采購電芯,進行簡單的組裝,并通過已經成熟的分布式光伏銷售和服務網絡,便可實作大規模出貨。這一趨勢使得小型儲能市場成為了光伏企業的新戰場。

盡管這種合作狀态看似有些“别扭”,光伏企業利用儲能公司的産品來搶占儲能市場,但雙方還是選擇了合作。這是因為雙方都急需新的增長點來滿足各自的發展需求。從去年開始,光伏企業開始加大在儲能業務上的投入,對經銷商進行“改造”,以适應市場的變化。

以東莞市曉東新能源有限公司為例,作為晶科能源的進階代理商,去年7月雙方簽訂了今年百兆瓦時規模的儲能産品合作協定。這一決策基于晶科能源在光伏産品上卓越的技術水準、制造能力、傳遞和服務能力。曉東新能源的總經理李鵬飛表示,晶科能源在光伏領域的信譽為他們赢得了客戶的信任,也為他們進軍儲能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援。

除了光伏企業外,非光伏企業如華為也加入了這場儲能盛宴。憑借在逆變器業務上的領先地位和龐大的客戶基礎,華為同樣具備了進軍儲能市場的實力。他們将省級代理商按照不同的業務子產品進行分流,形成專業的儲能代理商隊伍。這些代理商在獲得銷售線索後會統一上報給華為,再由華為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資源配置設定。這種模式確定了客戶能夠得到專業的服務和優質的産品。

雖然光伏企業在儲能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但他們并未是以放松對産品品質的把控。為了確定小型儲能電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光伏企業會對采購來的電芯進行重新檢測,挑選出優質的産品進行出貨。這種對品質的嚴格把控不僅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也為光伏企業在儲能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華為的儲能合作夥伴表示,華為的電芯供應商主要是甯德時代、比亞迪和億緯锂能這三家企業。這是因為隻有這三家企業的産品能夠滿足華為嚴格的測試标準。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儲能市場正在逐漸走向成熟和專業化。

展望未來,随着電力市場的逐漸開放和儲能技術的進步,儲能電站将在能源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光伏企業與儲能企業的深度合作也将為雙方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加豐厚的利潤回報。

03

光儲一體化:光伏與儲能的終極融合?

從短視的博弈到長遠的戰略規劃,光伏與儲能兩大行業的合作與競争正呈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這種看似微妙的“競合”關系,在光儲一體化的浪潮下,正在悄然醞釀着新的變革。

長期以來,光伏行業與儲能行業雖各自為戰,但兩者的目标卻殊途同歸——實作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然而,随着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演變,光伏公司開始展現出更大的“野心”,他們不再滿足于僅僅是提供光伏闆,而是希望将儲能系統也納入自己的業務版圖。

“光儲一體化”的概念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基于對未來能源市場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布局。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等光伏巨頭已經相繼投産了儲能電池電芯,他們的規劃遠超自給自足的層面,而是要在儲能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這種一體化戰略不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能增強企業的綜合競争力。

光伏公司的自信并非空穴來風。他們憑借在光伏領域積累的制造能力、生産管理經驗,以及對終端市場的深刻了解,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在儲能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他們堅信,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儲能行業将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儲能行業也并非一片坦途。當下主流技術路徑——磷酸鐵锂+石墨已接近天花闆,技術瓶頸逐漸顯現。但這也為光伏公司提供了機遇,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推動儲能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在光儲一體化的道路上,光伏公司并未滿足于小型儲能市場的争奪,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大型儲能市場。晶科能源為澳洲企業供應84MW地面電站儲能系統的案例,正是他們進軍大型儲能市場的有力證明。雖然光伏公司在大型儲能項目經驗上尚顯不足,但他們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市場洞察力,相信能夠在未來幾年内迅速補齊短闆。

面對光伏公司的強勢進攻,儲能電芯公司并未坐以待斃。他們紛紛釋出小型儲能新品,加強自身的市場競争力。同時,他們也在積極探索光伏闆業務,以實作與光伏公司的反向融合。這種跨界競争不僅加劇了市場的競争程度,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創新。

在這場光儲一體化的“肉搏戰”中,光伏公司與儲能電芯公司之間的“競合”關系愈發複雜。他們既是對手又是夥伴,在競争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實作共赢。這種關系雖然看似微妙,但卻充滿了無限可能。

回顧光伏行業的發展曆程,我們不難發現,價格戰、技術革新、市場整合是貫穿始終的主題。而在光儲一體化的新時代背景下,這些主題将繼續演繹新的故事。未來幾年内,光儲一體化市場将更加卷入,但也将更加充滿活力和機遇。對于光伏行業和儲能行業來說,這既是一場挑戰也是一次機遇。隻有不斷創新、不斷進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網絡

|人工智能|視覺算法|大資料|充電樁|儲能系統內建|智慧充電營運平台|

|新能源電動汽車||新能源||智慧資訊化系統|解決方案|營運平台建設|

華遠系統是緻力于人工智能(AI算法以及流媒體技術),資訊軟體技術,新能源、物聯網等領域的內建商,在智慧社群,智慧園區,智慧停車,充電樁(儲能充電站/光儲充)及充電樁軟體管理平台,儲能系統內建,車聯網有整套解決方案以及成功的項目案例。

說明:本文章所引用的資料均通過網際網路等公開管道合法擷取,僅作為行業交流和學習使用,并無任何商業目的。其版權歸原資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小編不對所涉及的版權問題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若版權方、出版社認為本文章侵權,請立即聯系小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