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德經》五十九章講積德長生,想活得久,要學會對自己吝啬一點

作者:觀鶴齋筆記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誰不想長生呢?人想活得久,國想立得久。但長生是有代價的。秦始皇當年為求長生,派徐福東渡求仙,結果落得人财兩空,長生成了一場泡影,這才引起舉世矚目的“焚書坑儒”。這不是老子要講的“代價”。老子在《道德經》五十九章中講了一個積德長生的話題,咱們看身邊長壽者一般都德厚。當然,德薄者也有長生的,但他們的生活幸福嗎?

《道德經》五十九章講積德長生,想活得久,要學會對自己吝啬一點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之其極;莫之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本章的核心是一個“啬”字。在曆史的傳承過程中,語言是不斷變化的,老子口中的“啬”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吝啬嗎?做人不是要廣積德麼,為什麼要吝啬呢?讀完這章,你就明白了。

一、德行,還是吝啬點好

《道德經》從第三十八章開始,一直在講一個字“德”。什麼是“德”,怎麼立“德”,怎麼積“德”。本章講的就是積德。在講積德之前,老子先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格局。

(一)“治人事天”要吝啬?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啬。”

這句話,格局有點大。“治人”是向下而行,“事天”則是向上而行。“治人”好了解,就是治理百姓,“事天”的内涵就豐富了。

“天”在我們的文化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既指自然形成的天空,這是現實中的“天”;亦指上天,神明,這是指精神世界的“天”。古人認為,天地人合一,人身體裡帶有天地精氣,故而在這裡,也指上天賦予我們的身體和精神世界。通俗地說,“事天”可以了解為養生。

“治人事天”可以了解為治國和養生。無論古今,這兩件事都是上司者必備的技能。有人會問了,上司者不是應該修身嗎,為什麼要養生呢?

養生既包含修養身體,也包含了濡養精神。沒有好的身體,就承擔不了繁重的工作,沒有正确的三觀,就會偏離大道,使上司者走向歧途。

到了本章的關鍵字“啬”。

這個字,在我們的習慣認知中,總是帶着一點貶義的色彩。一說某人吝啬、财迷,一個自私鬼的形象赫然矗立眼前。

實際上,在古人眼中,“啬”字并非貶義,而是愛惜、保養,是積蓄收藏之意。古文字學教授高亨曾解讀“啬”字是“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歸無為也”。

什麼是“神形”呢?神是精神,形是身體。這并不是說讓我們什麼也不做,而是告誡我們,控制自己的欲望,減少對身體和精神的摧殘。

比如現在很多人淩晨以後才睡覺,把熬夜當習慣,還自有一套晚睡晚起的養生理論;完全颠倒了生物鐘,身體的髒器得不到休息,或不合于“道”,又何談養生呢?

還有的人喜歡内卷、内耗。在一個小空間裡稱王稱霸,把别人卷到無處立足為樂,一旦碰上一個硬剛的,就馬上内耗,覺得自己不行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整天糾結于自己被超越了。這樣的人精神世界不僅空虛,還偏激,思想不健康,又怎麼養生呢?

《道德經》五十九章講積德長生,想活得久,要學會對自己吝啬一點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二)老子教我們“服”什麼?

當然,老子還是為我們诠釋了他心目中的“啬”。老子說:“夫唯啬,是謂早服。”

“早服”的重點在于“服”。什麼是“服”呢?這個字在古文中用法很多,比如服侍,可以作為“事天”的一種解讀;再比如傳回,這是說歸于“道”。兩種解讀都有合理之處。咱們聯系上下文,第一種更貼切。但我們所服侍的對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服侍什麼呢?服侍自己的德行啊!而且要趁早。早做準備,不是臨陣磨槍。

其實,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這件事了。比如小時候大人總在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尊師重道、樂于助于等等。古今皆同。為什麼老子還要特别提出來呢?這是因為人會不自覺地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會沉淪,會選擇性失憶。

是以老子又說:“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之其極。”

這一句是說,早做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的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勝任的;沒有什麼不能勝任的,就無法估計他的力量。

老子為什麼要突出“重”字?這是告訴我們德行這個事,不是一天兩天,說一下就能行的,而是日積月累,不斷地積蓄、濡養,才能得之一二。是以積德要“厚”,用一生踐行。但是隻積德還不行。這就相當于儲蓄,一邊存錢,一邊花錢,那就是存了個寂寞。“德”亦如此。一邊積德,一邊敗德,那是有德還是無德呢?這就用上了“啬”字,要吝啬自己的德行,避免無德之舉敗壞自己的德行。

那麼積德要積多少呢?這個沒有标準。德越厚,人越有福。有一部電影叫《環形使者》,講述一個殺手回到未來殺死三十年後自己的故事。再比如更有名的電影《蝴蝶效應》,也講述了殺掉另一個時間線上的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要殺死自己呢?因為一些不過逆轉的錯誤。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個回旋镖呢?你在某個時間點發出的善意,可能不會立刻得到回應,但在未來,這個善意會不斷發酵,在某個你需要的時刻給你帶來意外收獲,這就是你積累的德行給你的回報。譬如存款,有儲蓄習慣的人,每個月都會存一筆錢,這筆錢看似不多,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當你遇到危機時,這筆錢甚至可以救命。

反之,如果你行的是惡,那麼惡行也會不斷發酵,一傳十,十傳百,你的一時不慎,有可能會在某一天以一個噩耗的形式回傳給你。這就是老子所講的要吝啬自己的德行,因為今天種下的因,必将迎來明天的果。風水輪流轉,善也好, 惡也罷,總有一天會轉回來。

二、欲長生久視,先積德

老子所說的“無不克”,并不局限于戰争,而是放眼人生的長度,放眼天下的廣度,它包含了天地萬物。人也好,物也好,一旦達到了“無不克”的境界,其力量是無法估量的。

(一)保國如母

老子說:“莫之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有國”是一個動詞。誰“有國”?我們每個人。這個“有”并非指擁有,而是保有,保持存在之意。要維持自己的國家長久存在,每個人都有責任保國,這就是“母”的意思。隻有如愛惜母親一樣愛惜保護自己祖國的人才能當一國的上司,隻有愛惜自己的公司如愛惜自己母親一樣的人才能勝任一家公司的上司。這就是我們時常聽到的那句“把企業當成家”,并非形而上的空談,而是切實有物。

這一句老子是說,有了“無不克”的力量後,就可以擔負保護國家的責任;掌握治理國家的道理,就可以長久維持。

長久,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抑或是一家企業,都是窮盡一生追求的目标。我們選擇一家企業就職,很多時候是看一家企業的上司者,比如很多人想進華為工作,是沖着任總的德行去的;很多人愛華為的深層理由是愛國,是希望祖國強大,這也是一種“母”的行為。

《道德經》五十九章講積德長生,想活得久,要學會對自己吝啬一點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二)長生久視

老子說:“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這裡的“視”并非指看,而是在說生活。“久視”即長久地生活,長久地存在。對于國家叫長治久安,對于公司叫長久生存,對于家庭家族叫代代相傳,那麼我們所追求的長久是什麼呢?

老子說了四個字“深根固柢”。“深根”是樹根連同須子一并埋入土裡;而“固柢”則是不斷鞏固樹根。也就是咱們說的根深蒂固。這是要告誡我們,把積德當成根深蒂固的事去做,才能使我們個人、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長生久視”。

一個人年紀越大,這種體會越深,年輕時作的惡,會加倍補回來,而年輕時行的善,也會加倍還給你。遺憾的是,我們在年輕時,往往不了解,覺得一點小事無所謂。其實,這樣的“無所謂”對别人來說,卻是“有所謂”。

是以說,要想人間值得,就要學會對自己吝啬一點。以德養身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愛護,以德助人才是對生活最大的熱愛。“花香蝶自來”,這樣的人生,能不幸福嗎?

譯文

治理國家、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力更重要。

愛惜精力,乃早做準備;早做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的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勝任的;沒有什麼不能勝任的,就無法估計他的力量;無法估計他的力量,就可以擔負保護國家的責任;掌握治理國家的道理,就可以長久維持;這就是根深蒂固,“長生久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