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古一皇——秦始皇(六十六)

作者:東嶽松

河、洛、伊在隴南

《史記·周本紀》記載:四十六年(前782),宣王逝世,他的兒子幽王宮湦(shēng,生。按又作“涅”)繼位。幽王二年(前780),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條河的地區都發生了地震。伯陽甫說:“周快要滅亡啦。天地間的陰陽之氣,不應該沒有秩序;如果打亂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亂的。陽氣沉伏在下,不能出來,陰氣壓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是以就會有地震發行。如今三川地區發生地震,是因為陽氣離開了它原來的位置,而被陰氣壓在下面了。陽氣不在上面卻處在陰氣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國家一定滅亡。水土通氣才能供群眾從事生産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潤,群眾就會财用匮乏,如果到了這種地步,國家不滅亡還等待什麼!從前,伊水、洛水幹涸夏朝就滅亡了;黃河枯竭商朝就滅亡了。如今周的氣數也像商、周兩代末年一樣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個國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賴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這是亡國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這樣看來,國家的滅亡用不了十年了,因為十剛好是數字的一個循環。上天所要抛棄的,不會超過十年。”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據《史記》記載:“昔三代(夏、商、周)皆在河洛(雒)”。都因河雒而興、因河雒而亡,當然也包括秦。都是玄鳥生。都有雒神(伏羲的女兒)保佑。都與雒、氐、狄、翟、犬丘有關連,都是伏羲的後代,華夏子孫。河圖、洛書開啟了華夏文明的的征程。西漢水就是天河、河水、天水。就是洛河、洛谷水、洛水、漢水、漾水。西漢水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在仇池山。仇池山就是昆侖山,大禹治水嶓冢導漾治的是西漢水,西漢水孕育了河圖、洛書。

西漢水上遊,為古西垂地,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又有鹽井,是非常理想的繁畜之地。這裡出産的馬匹高大雄健,耐力持久,在上古時期,既可為優良的戰馬,又可為優良的運載工具。嬴人非子曾在此為周王室牧馬,“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為附庸,邑于“秦”,足見其地産馬條件的優越。直至如今,該地域的鹽官騾馬市場仍飲譽全國。秦人在這裡設品質要求極高的皇家家馬牧場,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洛河,叫雒水,“隴南市古時為武都郡,武都郡的治所在隴南市西和縣洛峪鎮,古時稱雒峪,雒谷,流經的漾水、漢水稱雒谷水,也稱雒水或洛水、洛河,後來武都郡從洛峪鎮,遷移到隴南市成縣紅川鎮就把流經成縣紅川鎮的白水,改為洛水,現在叫洛河。仇池山下武都郡的治所在隴南市西和縣洛峪鎮,古時稱雒峪,雒谷,流經的漾水稱雒谷水,也稱雒水或洛水、洛河。

(二)、伏羲出生地仇池山下叫雒峪,雒谷,發源的水叫洛水、洛河

現在的隴南市西和縣洛峪鎮古時稱雒峪,雒谷,就是伏羲出生地仇池山下谷地,據《太平禦覽》引《遁甲嚴山圖》載:“仇夷山,四絕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處”。《三秦記》曰:仇池縣界,本名仇維,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倉洛二谷之間,常為水所沖擊,故下石而上土,形似複壺。” 仇池山又叫翟(氐、狄同音)堆、瞿上、氐池、維山。氐族自稱“盍稚(雉)”,“翟”(氐、狄同音):長尾山雞。“氐羌以鸾鳥”氐羌鸾鳥所生。

據漢曹植《洛神賦》記載:“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洛神。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于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娲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鸾以偕逝。六龍俨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鲸鲵踴而夾毂,水禽翔而為衛。”傳說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伏羲(相傳為風姓,又名宓羲)就誕生在仇池山。仇池山下武都郡的治所在隴南市西和縣洛峪鎮,古時稱雒峪,雒谷,流經的漾水稱雒谷水,也稱雒水或洛水、洛河、漢水。

(三)、《水經注·漾水、丹水》中把河水稱西漢水,把漾水、洛水、洛河稱漢水。

據《水經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記載:“又東北流,注西谷水,亂流東南,入于西漢水。西漢水又西南,徑始昌峽,《晉書道地記》曰:天水始昌縣,故西城也。亦曰清崖峽。西漢水又西南,徑宕備戍南,左則宕備水自東南,西北注之。右則鹽官水南入焉。水北有鹽官,在.冢西五十許裡,相承營煮不辍,味與海鹽同。故《地理志》雲西縣有鹽官是也”。這之前全稱西漢水。

這之後全稱漢水。據《水經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記載:故《地理志》雲西縣有鹽官是也。其水東南徑宕備戍西,東南入漢水。漢水又西南,合左谷水,水出南山窮溪,北注漢水。又西南,蘭臯水出西北五交谷,東南曆祁山軍,東南入漢水。漢水又西南,徑祁山軍南,雞水南出雞谷,北徑水南縣西,北流注于漢。漢水又西,建安川水入焉。其水導源建威西北山,白石戍東南,二源合注。東徑建威城南,又東與蘭坑水會,水出西南近溪,東北徑蘭坑城西,東北流注建安水。建安水又東徑蘭坑城北,建安城甫,其地故西縣之曆城也。楊定自隴右徙治曆城,即此處也,去仇池百二十裡,後改為建安城。其水又東合錯水,水出錯水戍東南,而東北入建安水。建安水又東北,有雉尾谷水,又東北,有大谷水,又北,有小祁山水,并出東溪,揚波西注。又北,左會胡谷水,水西出胡谷,東徑金盤、曆城二軍北,軍在水南層山上。其水又東注建安水。建安水又東北,徑塞峽。元嘉十九年,宋太祖遣龍骧将軍裴方明伐楊難當,難當将妻子北奔,安西參軍魯尚期追出塞峽,即是峽矣。左山側有石穴洞,人言潛通下辨,所未詳也。其水出峽西北流,注漢水。漢水北連山秀舉,羅峰競峙。祁山在.冢之西七十許裡,山上有城,極為嚴固。昔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漢水徑其南。城南三裡,有亮故壘,壘之左右,猶豐茂宿草,蓋亮所植也,在上邦西南二百四十裡。

三年(前779),幽王寵愛褒姒(sì,似)。褒姒生的兒子叫伯服,幽王想廢掉太子。太子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是幽王的王後。後來幽王得到褒姒,非常寵愛,就想廢掉申後,并把太子宜臼也一塊兒廢掉,好讓褒姒當王後,讓伯服做太子。周太史伯陽誦讀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滅亡啦。”從前還是夏後氏衰落時候,有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的宮廷,說:“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該殺掉它們,還是趕跑他們,還是留住他們,就進行占蔔,結果不吉利。又蔔占要他們的唾液藏起來,結果才吉利。于是擺設出币帛祭物,書寫簡策,向二龍禱告,二條龍不見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讓拿來木匣子把龍的唾液收藏起來。夏朝滅亡之後,這個匣子傳到了殷朝,殷朝滅亡之後,又傳到了周朝。連着三代,從來沒有人敢把匣子打開。但到周厲王末年,打開匣子看了。龍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麼也清掃不掉。周厲王指令一群女人,赤身裸體對着唾液大聲呼叫。那唾液變成了一隻黑色的大蜥蜴,爬進了厲王的後宮。後宮有一個小宮女,六、七歲,剛剛換牙,碰上了那隻大蜥蜴,後到成年時竟然懷孕了,沒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在周宣王的時代,小女孩們唱着這樣的兒歌:“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的禍害。”宣王聽到了這首歌,有一對夫妻正好賣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們,想把他們殺掉。夫婦二人逃到大路上,發現了先前被小宮女扔掉的嬰孩,聽着她在深更半夜裡啼哭,非常憐憫,就收留了她。夫婦二人繼續往前逃,逃到了褒國。後來褒國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宮女扔掉的那個女孩獻給厲王,以求贖罪,因為當初這個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國獻出,是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後宮去,一見到這女子就非常喜愛,生下兒子伯服,最後竟把申後和太子都廢掉了,讓褒姒當了王後,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陽感慨地說:“禍亂已經造成了,沒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愛笑,幽王為了讓她笑,用了各種辦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設定了烽火狼煙和大鼓,有敵人來侵犯就點燃烽火。周幽王為了讓褒姒笑,點燃了烽火,諸侯見到烽火,全都趕來了,趕到之後,卻不見有敵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

周幽王任用虢(guó,國)石父做卿,在國中當政,國人都忿忿不平。石父為人*詐乖巧,善天阿谀奉承,貪圖财利,周幽王卻重用他。幽王又廢掉了申後和太子。申侯很氣憤,聯合缯(zēng,增)國、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的救兵。諸侯們沒有人再派救兵來。申侯就把幽王殺死在骊山腳下,俘虜了褒姒,把周的财寶都拿走才離去。于是諸侯都*攏申侯了,共同立幽王從前的太子宜臼為王,這就是平王,由他來繼承周朝的祭祀。

平王登位之後,把國都遷到東都洛邑,以躲避犬戎的侵擾。平王的時候,周王室衰微,各諸侯以強并弱,齊國、楚國、秦國、晉國勢力開始強大,一切政事都要經由各方諸侯的首領。

《詩經·秦風·蒹葭》一詩,《詩序》以為秦襄公(前777-前766年)時之作。産生于秦文公(前765-前746年)時的秦《石鼓詩》第二首中有:“于水一方”的句子,與《蒹葭》中“在水一方”句型、句意一緻,或者是襲用了《蒹葭》一詩的成句,則《蒹葭》應如《詩序》之說産生于《石鼓詩》之前。

秦襄公之時秦人尚居于西垂天水西南、禮縣東部、西和縣以北,《蒹葭》一詩為襄公時作品,則詩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背景應就當時這一帶求之。由甘谷朱圉山南流的冒水河(古峁水,曾名茅水,文革中曾改稱作紅河)同西漢水交彙處為峽谷地帶,有幾條河在那一段(當禮縣東北)流入西漢水,其越向上遊則水越小,可以泳渡,正與《蒹葭》一詩所寫地理環境相合。《蒹葭》全詩如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本詩點出了所寫時令是秋天。從詩中“溯洄從之”、“溯遊從之”來看,抒情主人公應是男性,被追求的“伊人”是女性。詩人是希望走近他所向往的人,但總是可望而不可及,無法到伊人身邊。“在水一方”,即是說在水的對岸。“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也都是說在對岸的水草相接之處,對岸的水邊。“一方”與“湄”、“涘”互文見義。“溯洄從之”,指沿着彎曲的水向上行。“洄”指回旋的水,引伸為曲折、彎曲的水道,這由“道阻且長”、“道阻且跻”兩句可以看出。“道阻且右”的“右”,也是迂回的意思。順着直流的河道走呢,伊人好像總是在水的中央。看來詩中所寫,抒情主人公應是在一條直流同一條彎曲的水流交彙之處,水邊又長滿蘆荻。詩不正面刻畫或贊美“伊人”,而隻從詩人對她有着深切的愛來表現這是一個很值得追求的人。晉傅玄《拟四愁詩》雲:“牽牛織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無由。”正是對《蒹葭》一詩所寫景況的确切說解。傅玄,甘肅古代詩人。

我認為這首詩的内容同秦民族祭祀女修之神或曰織女星,歌舞以樂神的活動有關。由《史記·封禅書》看,秦人祭祀星辰之神多種,同楚人差不多。其所祀二十八宿中,就有牛宿、女宿,這是由牽牛星、織女星分化出來的。因為織女星一大二小星中織女一為零等星,為全天第五最亮星,在北方高緯度夜空則是最亮的一顆星,而且由于其緯度較高,一年中大多數的月份都能看見;牽牛三星之主星為一等之标準星,也是亮星,故織女星,牽牛星為人們所熟知,最初以之為确定歲星程序的标志。而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即玄武七宿之第二星,有星六,而均亮度低;其東北為女宿,即二十八宿玄武七星之第三星,有星四,亦亮度低。這兩個星宿最初都不可能被先民作為紀時的依據。隻是後來随着二十八宿系統的調整,由于原來的牽牛星、織女星位置比較靠北,離赤道遠,後來的天官才在臨近赤道的星宿中,找到另兩組星作為牛宿、女宿。為了差別,原先的牽牛就被改稱為“河鼓”或曰“天鼓”,或曰“三将軍”。織女星名稱則因社會基礎更廣,故未變,而稱二十八宿中相應的星座為“須女”或“婺女(務女)”。但民間仍稱靠近銀河者為牽牛,故常相混,《南陽漢畫像石》中也有牛宿、女宿圖:右上角牽牛星畫有三星,其下一人牽牛,為牽牛星;左下角在相連四星中一女子作坐式,為織女星。則是仍以原牽牛星為牽牛星,而以二十八宿中四星組成的女宿為織女星。但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石刻畫上,織女卻是三星。雖然負責觀測天象的天官将牛宿、女宿同牽牛星、織女星作了區分,但由于民間根深蒂固的群體記憶,互相幹擾,使得很多文獻難以嚴格區分。

《蒹葭》一詩,《詩序》以為秦襄公(前777-前766)時之作。産生于秦文公(前765-前746)時的秦《石鼓詩》第二首雲:“于水一方。”此指文公初遷至汧渭之間所見情景,與《蒹葭》中“在水一方”句型、句意一緻,或者是襲用了民間流傳詩歌的成句。則《蒹葭》極可能産生于《石鼓詩》之前。秦文公為秦襄公之子,時代相接。《詩序》之說應非無據。

秦國發祥于甘肅南部天水西南、禮縣東部、西和縣北部之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禮縣西漢水上遊、禮縣永興鄉大堡子山發現大型秦先公先王墓葬群,出土大量精美的禮器、樂器等陪葬品,其中有54件金棺飾,2隻金虎,成對的秦公壺和成套的編鐘。從墓葬地域和出土文物可以斷定,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宮及西縣的具體方位,就是在大堡子山以東附近的永興、長道一帶。大堡子山的陵墓,應是秦仲、秦莊公(當周厲王、周宣王時)等秦先公先王之墓,秦襄公(當周幽王、周平王時)、秦文公(當周平王時)之墓也應在此。《史記·秦本紀》中說秦人祖先“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犬丘”,又說“莊公居其故西犬丘”,“文公卒,葬西山”,則秦文公以前直至非子(當周孝王)的秦先公、先王,俱葬于大堡子山一帶。實際上早在1919年,禮縣紅河鄉王家台東就出土了極為珍貴的秦公簋,1923年王國維考其銘文撰《秦公敦跋》中雲:“蓋”者,漢隴西縣名,即《史記·秦本紀》之西垂及西犬邱。秦自非子至文公陵廟皆在西垂。此敦之作雖在徙雍以後,然實以奉西垂陵廟,直至秦漢猶為西縣官物(《觀堂集林》卷十八)。

秦襄公之時秦人尚居于西垂,《蒹葭》一詩為襄公時作品,則詩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背景自然應就當時這一帶求之。冒水河(古峁水,曾名紅河)下遊同西漢水交彙處為峽谷地帶,有幾條河在那一段流入西漢水(即古漢水上遊),其越向上遊則水越小,可以泳渡,正與《蒹葭》一詩所寫地理環境相合。

本詩前兩句點出了時令是在秋天,時間是早晨。詩人通過老青色的狄、蘆,和秋天的霜、露,描繪出一幅靜谧、清冷的圖畫,表現了“我”的孤獨。從詩中“溯洄從之”、“溯遊從之”來看,抒情主人公應是男性,被追求的那個“伊人”是女性。

詩人是希望走近他所想往的人,但總是可望而不可及,無法到伊人身邊。而那個人呢,則給人以缥缈不定的感覺,詩人無論怎樣追求,總不得如願。“在水一方”,即是說在水的對岸。“在水之湄”,“在水之涘”(sì),也都是說在對岸的水草相接之處,對岸的水邊。“一方”與“湄”、“涘”互文見義。“溯洄從之”,指沿着彎曲的水向上行。“洄”指回旋的水,引伸為曲折、彎曲的水道,這由“道阻且長”、“道阻且跻”兩句可以看出。沿彎曲的一條水走,水靠近以至于緊挨峭崖,便沒有了路,這就被擋住了,因而說“阻”;要攀登到崖上去,在半山或山梁上行,是以說“跻”(攀登);上山走要繞很大的圈子,是以說“長”。“道阻且右”的“右”,也是迂回的意思。順着直流的河道走呢,伊人好像總是在水的中央。看來詩中所寫,抒情主人公應是在一條直流同一條彎曲的水流交彙之處,水邊又長滿蘆荻。“宛在水中央”,宛,宛然,好像。可見而不可及,這種心情是失望、急切摻雜着的。詩不正面刻劃或贊美“伊人”,而隻從詩人對她追求的強烈願望來表現這是一個很值得追求的人。晉傅玄《拟四愁詩》雲:“牽牛織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無由。”劉宋時謝靈運《七夕詠牛女詩》寫牽牛織女相會雲:“淩峰步層崖,憑雲肆遙脈。”唐代李翔《百步橋》雲:“亘險淩虛百步橋,古應從此上幹霄。不辭宛轉峰千仞,且喜分明路一條。銀漢攀緣知必到,月宮斟酌去非遙。牽牛漫更勞烏鵲,歲歲填河綠頂焦。”這都同《秦風·蒹葭》一詩所寫意境相近,很有益于我們對《蒹葭》詩意的了解。尤其傅玄、李翔皆甘肅古代詩人,更可令人玩味。

陳子展《詩三百解題》說:“不錯,我們不能确指其人其事。但覺《秦風》善言車馬田獵,粗犷質直。忽有此神韻缥缈不可捉摸之作,好像帶有象征的神秘的意味,不免使人驚異,耐人遐思。在《三百篇》中隻有《漢廣》和這首詩相仿佛。可是《漢廣》詩人自己明說是求漢上遊女而她不可求;這詩所求的是所謂伊人,伊人何人竟不可曉了。可曉的是詩人渴想求見伊人而伊人竟不得而見。”陳先生雖未能指明詩的本事,但注意到了它的特征的幾個方面,尤其注意到同漢水邊相關傳說的關系,是有啟發性的。日本學者白川靜據《漢廣》三家《詩》漢水女神的傳說,以為此詩是漢水上遊祭祀女神的歌曲(《詩經研究》)。他将此詩同《漢廣》的本事看作同一來源,以為此詩的形成同漢水上遊祭祀女神的活動有關,也是卓見。與中國學者比起來,白川先生受中國傳統經學和舊學的束縛少一點,故可以打破其藩籬而出新見。但白川先生也畢竟是一位日本漢學家,其所依據,依然是舊有關于《詩經》的文獻,故仍未能擺脫《韓詩》的影響。漢水邊上神女的傳說,應該是織女傳說的早期分化。

詩中所寫男女雙方分隔在漢水兩岸,不能相見,這同牽牛織女被隔在天漢兩側的情節是一緻的。是以說,《蒹葭》這首詩的朦胧詩意中,實際上包含着《牛郎織女》中國民間流傳的一個最古老的傳說故事。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日書》秦簡中有兩簡寫到牽牛織女的情節。《日書》甲種155簡雲:“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第三簡簡背雲:“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看來《三輔黃圖》中載秦始皇并天下以後“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是可信的。秦簡中說“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是說他們分離了。在古代極少有丈夫被妻子抛棄的,有之,則是女方家長因門第的原因而從中作梗,加以破壞。所謂“不出三歲,棄若亡”,是說他們夫妻在一起隻三年,女的便離去,丢棄了他們,就像從來沒有一樣。這個傳說在民間流傳很久,才有可能成為民間嫁娶選擇吉日的參考或忌諱,寫入《日書》。《秦風·蒹葭》為我們考察《牛郎織女》傳說早期流傳的情況提供了寶貴的文獻。

據《淮南子》記載:“峣山崩,薄洛之水涸”,“泾出薄洛之山”“洛出獵山,汶出弗其,西流合于濟。漢 出れ冢。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鳥鼠同穴。伊出上魏。雒出熊耳”。峣山就是徽縣的青泥嶺,就是李白發出“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地方。”

隴南是中國大陸地震活動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地震活動非常頻繁,複雜的地質環境是隴南地震的基本背景,巴顔喀拉地塊動力受控于青藏亞闆塊、柴達木地塊、羌塘地塊、川滇菱形地塊、龍門山大斷裂、東昆侖南緣大斷裂、金沙江—鮮水河斷裂、玉樹—甘孜斷裂,這些大斷裂帶,為該區域的大震、強震活動提供了必要的地震構造背景。隴南地震災害十分嚴重。據有記錄曆史記載,4.7級以上50多次。《史記·夏本紀》記載: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宮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陝西岐山地震發生于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據《淮南子·覽冥訓》記載:“故以智力治者,難以持國,唯通于太和而持自然之應者,為能有之。故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區冶生而淳鈎之劍成;纣為無道,左強在側;大公并世,故武王之功立。”峣山即隴南市徽縣嘉陵江邊的青泥嶺,李白發出蜀道難的地方。薄落之水就是洛水、洛河。

伊洛隕:伊河洛河之間,隕石無蹤,其地無考。《竹書紀年》曰:“帝禹後氏八年雨金于夏邑”。《竹書紀年》又雲:“夏桀”十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

共工氏與颛顼争帝,兵敗怒而用頭去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撐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發出了驚天動地的一聲響。山體崩塌,天柱折斷,大地向東南傾斜,海水向陸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數都被淹死了,幸存者隻好逃往山上。

西漢高後二年(前186年)正月,羌道(今宕昌縣南河鄉)、武都道(今西和縣洛峪鎮)一帶地震,武都山(昆侖山)崩。壓殺760人。

東漢漢安三年(144年)正月,隴西、武都道(今西和縣洛峪鎮)一帶地震,山崩地裂。敗壞城寺,殺害民庶。

陝西華縣地震世界十大死亡人數最多的事件之一。發生于1556年1月23日,也就是明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時,震級達到8.25級,受災地區有河南、甘肅、河北、山東等11個省,不加上失蹤的人數,光是有姓名記載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了83萬人,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甘肅文縣地震發生在1879年7月1日,也就是清光緒五年五月十二日,這場地震的發生的年代比較久遠,根據近代地震專家研究考證,确認該地震震級不小于8.0級。據說地震發生時猶如天崩地裂,房屋全部塌陷,人們無處可逃,許多人都被活活埋在地震裂縫中,一共造成的30000人死亡。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于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地震震級為8.0級。其強度之大,波及面之廣,破壞性之巨,餘震持續之久,在全球大陸地震中殊有。截止6月3日07時,汶川震區共發生餘震10037次。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大地!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時,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大禹治水在隴南也改變了山水的走向。禹疏通了九條大江大河:第一,疏通弱水(在雍州)。引導弱水到達合黎,在下遊彙入流沙河;第二,疏通黑水(在梁州和雍州)。引導黑水到達三危山,然後流入海;第三,疏通河水。引導河水從積石山到達龍門,向南到達華陰,向東到達砥柱,然後向東到孟津,彙合洛水和汭水後經過大山,轉向北經過降水,到達大陸澤,向北分流為九條河,到下遊又彙合成為一條河流,被稱為逆河,(西漢水從嶓冢山發源後稱河水,是從禮縣東向禮縣西流,至雷壩鄉(龍門)急折東流)最後彙入大海。第四,疏通漾(音,yàng,樣)水。引導漾水從嶓(音bō,播)冢山開始向東流後稱為漢水.據建國前中央大學編印的《地理雜志·甘肅西南之森林》記載:“成縣仇維山上之仇池,漢初為池,其後水涸,逐成平田,唐時還有九十九泉,今則溪流潺湲,僅供人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