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申遺”成功隻是起點一一紀念“一宮三陵”申遺成功20年(十一)

作者:樂觀的潤無聲

“申遺”成功隻是起點

一一紀念“一宮三陵”申遺成功20年(十一)

引言:

2004年7月1日,1在第2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遼甯省的五女山山城、沈陽故宮、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通過審議,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帶來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但随之而來的就是旅遊的升溫,持續上升的旅遊熱,會不會給世界遺産帶來壓力,這是許多人擔憂的。為了保護好世界文化遺産,《遼甯日報》記者刁建立有針對性地組織采寫了《戴上世界遺産桂冠之後》的報道,《遼甯日報》2004年8月2日以整版的篇幅發表。這是其中的一部分,“申遺”成功隻是起點。

在紀念遼甯“一宮三陵”申遺成功20年的日子裡,我在今日頭條和微信自辦的“聽到看到想到”欄目裡裡釋出記者刁建立采寫的報道,旨在感謝新聞媒體長期以來對遼甯文化遺産的有力宣傳;倡導文化遺産的守護者引以為戒,真正全面擔負起文化遺産保護的曆史責任。

2024年7月2日

“申遺”成功隻是起點

一一紀念“一宮三陵”申遺成功20年(十一)

内容源于《遼甯日報》

記者刁建立采寫的報道

2004年7月26日,在省文化廳,副廳長張春雨和文物處副處長吳炎亮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話題是從世界遺産帶來的旅遊熱拉開的——記者提到了“申遺”成功近一月來,各世界遺産地旅遊迅速升溫的現象,張春雨認為這是必然的,他舉了黃山和平遙的例子:黃山被評為世界遺産後,旅遊收入由數百萬猛增到2億元;平遙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後,第二年的門票收入就從18萬元增加到500多萬元。打上世界遺産的标簽,會帶來多麼巨大的旅遊品牌效應和社會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既然如此,那麼九門口水上長城早已先行一步,登上世界遺産名錄,為什麼旅遊業卻一直不溫不火呢?吳炎亮解釋說,九門口水上長城旅遊不太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交通不如山海關友善,其次是宣傳沒有搞上去,本來九門口水上長城就是作為長城的擴充項目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知名度遠遠不如八達嶺和山海關等地,宣傳再不到位,自然知之者就少了,在這方面我們與河北方面溝通不夠,沒有被納入到山海關的旅遊線路中。

他們認為,與九門口水上長城不同,5處“新科”世界遺産地的旅遊将持續升溫,成為遼甯旅遊的拳頭品牌、主要經濟增長點。副省長滕衛平在“申遺”成功後表示,我省要将世遺項目作為旅遊經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景點,組織開展世界遺産系列遊。我省要通過文化旅遊帶動其他相關産業的發展,并且将遼甯中部城市群的“金三角”旅遊構想推向一個更高的層面,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服務。此前,沈陽市政府已經推出連接配接沈陽、撫順之間的“尋根遊”活動,兩地之間的旅遊銜接大事已成。與此同時,作為清東陵、清西陵“祖宗根”的關外三陵也将與它們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整個清文化産業帶即将形成。

在暢想興旺的旅遊業同時,張春雨想的更多的還是文化遺産的保護:“申遺”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是我們的工作定位。我們從老祖宗那裡繼承這份遺産,要把它更好地傳承下去。還要處理好眼前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問題,從科學發展觀看,社會效益是更加可貴的,雖然我們在保護文化遺産的同時不排除經濟效益,但必須處理好這個沖突,否則就會殺雞取卵。

目前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沒有意識到遺産價值的時候,就随意地改造破壞,一旦意識到遺産能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的時候,又急功近利地開發利用。首當其沖的是旅遊,旅遊對于大陸世界遺産的沖擊已經比比皆是。

那麼,保護和利用究竟是什麼關系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明确新時期文物工作方針為“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這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原則。“十六字”方針是一個有機整體,明确了工作重點,強調了各個方面的辯證關系。在文物工作中“保護”是核心和前提,“搶救”是當務之急,“利用”是最終目的,“管理”是關鍵和保證。文物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性,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保護為主”,把文物本體及其原生環境的保護放在主要位置,這是文物事業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鑒于文物保護任務繁重而人力、财力又十分有限的現實,在工作中應把瀕危文物的搶救放在首位。在保護、搶救措施上展現國家行為和政府職責,必要時通過法制強制執行。要積極探索保護前提下的合理利用,凡能保留曆史原貌、符合文物展示和流傳後代的本質要求,實作傳遞曆史文化資訊的利用方式,都屬于合理利用,通過利用來展現文物的價值和功能,進一步推動和促進文物保護。要切實加強科學規範的管理,提高保護、搶救和利用水準,為做好文物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十六字”方針是環環緊扣、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必須全面、完整、準确地了解和執行,切忌各取所需、斷章取義。

張春雨說,現在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雖然“申遺”成功了,但并不意味着我們的保護水準就是世界一流的,這恰恰是一個新的起點,前面的路還很長,遠沒到自我陶醉的時候。世界遺産保護得越好,延續得越久遠,我們的責任才越到位。他表示,近期省文化廳将組織專家對各個遺産地進行調查,摸清狀況,并進一步探索合理适度利用的經驗,做好世界遺産地保護與全省文化資源整合。省長張文嶽要求文化部門整合文化資源,包括文物資源,擴大對外交流,營造遼甯的文化環境,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這就是我省下一步文化工作的方向。

原載《遼甯日報》2004年8月2日 第10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