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文柱 | 讀《任正非傳》

作者:雲蔔堂

作者 李文柱

李文柱 | 讀《任正非傳》

任正非

我一直對任正非這個神秘人物充滿好奇。随着他近幾年出鏡率的增多,我越發對這位軍人出身的43歲才開始創業的企業家感到驚奇,便跑到書店買了一本孫力科寫的《任正非傳》,盡管這本書是6年前出版的,但我讀後對任正非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商海生涯還是有了比較系統的了解,也很想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朋友們。

任正非率領的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從1987年創辦時隻有6人和2萬元起步,到目前擁有幾十萬員工、年上繳稅近千萬元的國際化大企業,這當然和任正非本人紮實的知識基礎、豐富的人生經曆、熾熱的家國情懷、強烈的責任擔當、銳意的進取精神密不可分。他就象大陸的航空航天、量子計算、基建狂魔、智能汽車等行業一樣,取得了領先世界的傲人戰績。任正非身上具有很多成功企業家的特質,比如他有卓越企業家的戰略眼光,方向定位把控得準;有戰狼一般的敏銳嗅覺,對搶占市場"出擊"的時機掌握得好;有堅韌不拔的軍人意志,善于攻堅克難"打硬仗";有與時俱進的上司者風範,能夠及時調整戰略重心等等,這就注定了任正非這位不同尋常的人物能夠幹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任正非帶領華為在"絕境"中誕生,"活下去"是他不懈的追求。任正非1944年10月出生在貴州省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在困苦時期,"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吃上一個白面饅頭。"1963年他憑借自己的努力考進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在大學裡完成了所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還自學了饒有興趣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等與資訊技術相關的知識,并讀完了《毛澤東選集》,這些經曆和閱曆的積累,為他以後的成長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14年的軍旅生涯可圈可點,34歲發明了大陸第一個"空氣壓力天平,"獲得全軍技術創新一等獎,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38歲參加了中國共産黨第12次全國代表大會,軍隊為他"提煉出最具男兒本色的堅強氣質"。1982年裁軍時任正非離開部隊,經商遇挫,不得不另謀生路。失去工作和妻子的他便開始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擠在十幾平米的小房子裡面,過着捉襟見肘的生活。"為了"活下去",他便聯手在商海中認識的5位好友,籌措了2萬元錢,草創了"華為公司"。當時由于資金短缺,經驗有限,他們隻能"打遊擊",什麼賺錢就做什麼。後來任正非盯上了頗具開發潛力的電話交換機,通過技術革新、攻關克難,終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取得了1億元的銷售額,員工也增至100多人。他的這些坎坷磨難,正好驗證了孟子所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空勞其神,行拂亂其所為,是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30多年來,任正非思考最多的就是"怎麼幹才能活下去","活下去"成了華為的堅定信念、強勁動力,任正非說:"活下去,永遠是硬道理"。這種"活下去"的憂患意識,實質上是華為公司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任正非所說:"讓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負我們。"他要求華為"每一個員工都熱愛自己的祖國,隻有背負着民族的希望,才能進行艱苦的搏擊,而無怨無悔。"

任正非率領的華為在學習中成長。善于學習是華為快速成長的一條最寶貴經驗。特别是在技術、經驗不足,遇到難題不得其解的情況下,向西方發達國家同行業先進企業學習就是一條捷徑。任正非特别重視學習美國人銳意創新、日本人踏踏實實、德國人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他說:"華為公司從一個小公司發展起來,是在中國發展起來的,外部資源不象美國那麼豐富。是以,要借助美國的經驗和方法,借用外腦。"他不僅多次親赴或派員到美國考察各大工業、科技城市,還廣泛與美國先進企業合作,在合作中"師夷之長,補己之短。"在一次次赴美考察後任正非認識到,"要想改變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足三年的命運,必須虛懷若谷地向西方學習。"要想保證華為在今後能夠繼續"活下去",就要向西方那些已經活了很長時間的企業學習。華為在管理經驗上,主要從師于美國1924年創辦的一家公司,在企業薪酬和績效管理上,主要得益于1943年在美國成立的另一家公司。華為在向西方學習中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與華為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與毛澤東"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做法頗為相似。通過向西方學習,他們找到了"符合華為節奏的發展之路,"為實作華為跨國集團化發展鋪平了道路。在向西方學習中,華為除了"走出去"學,還采取"請進來"幫的方法,任正非認為,"求助沒有什麼不光彩的,做不好事才不光彩,求助是參與群體奮鬥的最好形式。"任正非還十分重視"自我批判",就是自己找自己的問題,找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這也是華為不斷成長進步的一個妙招。

任正非率領的華為在競争中壯大。通信産品作為當今世界上最高端産品,不僅技術更新速度非常的快,而且競争異常激烈殘酷。華為能夠在國内外市場競争中一次次獲勝,最根本的是靠實力說話,也就是靠華為優質的人才、産品和服務。任正非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他說:"華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當然是指奮鬥的、無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他重視選人,大膽用人,真誠對人。為了網絡人才,他不僅以高薪在國内外名校廣招精英,還偶爾仿效美國以優厚待遇從其它企業"挖人",目前華為已建立起了擁有20餘萬人的龐大科發隊伍。他們還越級提拔重用給公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少年得志的李一男就是典型的例子。李一男1992年22歲進入華為公司,工齡超過半年就任華為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工作5年就被提拔為華為副總裁,後來兩進兩出,仍受到任正的關注和器重。任正非視華為産品品質如生命,産品"零缺陷"已成為華為内部的鐵打定律。任正非強制性要求華為每年要以20%的改進率促進産品品質的優化,僅在2015年華為就拿出600億元作為研發費用,投入比例超過15%,是同年蘋果公司的4倍多。華為對不放心産品采取"零容忍",在2015年一次運輸途中,由于貨車輪胎起火,導緻貨櫃裡的手機遭到了高溫烘烤,雖然經過檢測發現98%以上的手機并無大礙,任正非還是忍痛下令将這批價值2000多萬元的手機全部碾軋成碎片。華為在服務品質上更是勝人一籌。任正非秉持"客戶比天大"的理念,他深情地對員工說:"天底下唯一給華為錢的,隻有客戶,我們不為客戶服務,還能為誰服務?客戶是我們生存的唯一理由。"也正因為他們真正把客戶視為"上帝",克服一切困難,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最終赢得了國内外的衆多客戶。

商場如戰場,市場競争不僅靠過硬的實力,還要像打仗一樣講究戰略戰術。任正把百戰百勝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學習得爛熟于心,運用得得心應手,在市場競争中,他總體上采取先易後難、從小到大、"農村包圍城市"戰略,這與老子《道德經》中所講的"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不謀而合。他在開拓市場中堅持先國内後國外,在國内先本土企業後外國企業,在國外先欠發達地區後發達地區。在戰術上,高度重視每一個競争對手,找準對方"軟肋",發揮自身優勢,集中力量,以優對劣,各個擊破。在國内,華為針對對方不注重技術更新、市場反應慢等弱點,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很快戰勝了本土企業巨龍、大唐、中興通信等競争對手,趕走了到中國搶占市場的有靠山的上海貝爾、加拿大的北電網絡公司和美國的朗訊等外國公司。在歐洲和美國市場,華為憑借先進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優惠的價格,也很快打開了局面。靈活的戰術,使華為在國内外市場攻城掠地,開疆擴土,屢屢得手,目前華為已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分支公司和研發機構。此外,在市場競争、特别是國際市場競争中,還要有智慧。這是華為在與美國巨頭思科公司"世紀之訟"官司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就是企業要走向世界,不僅要與世界列強拼實力、講戰略戰術,還要有應付官司所需要的智慧,特别是在國際上打官司,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學習運用法律手段和媒體輿論工具,學會打法律戰、輿論戰,以争取更多的支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華為就是這樣,不畏強敵,勇于參與市場競争,在競争中固強補弱,在競争中鍛煉提高隊伍素質,在競争中披荊斬棘一路前行。

任正非率領的華為在打壓中崛起。華為從最初隻有幾人的小作坊到現在幾十萬人的國際化大企業,一直都面臨着來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而且企業做得越大壓力也随之增大。是以,任正非一直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始終把"活下去"作為華為最主要綱領。任正非一直告誡華為員工:"在這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唯有适者才能生存。"華為在艱難時候"活下去",是号召大家要艱苦奮鬥;順利時候"活下去",是警示大家要戒驕戒躁;成功時候"活下去",是激勵大家要勇攀高峰。華為30多年的曆史,就是一部在憂患中誕生,在憂患中成長,在憂患中崛起的奮鬥史,他們越是在順利的時候憂患意識越強。他們在研發出兩款電話交換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後,任正非沒有被"初戰告捷"沖昏頭腦,而是居安思危,瞄準通信産業發展趨勢,立即投入全部人力、财力研發萬門交換機,萬門交換機的研發成功,不僅為華為赢得了國内市場,而且為華為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華為在戰勝國内對手和在國内的外國對手以後,為了進軍國際市場适時調發展戰略,開始用國際化标準整饬華為内部人力資源和财務管理,使研發與營銷首尾相顧,使企業發展與管理規範同步進行,不斷提升華為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争力。強烈的"活下去"的憂患意識鑄就了任正在超前的戰略眼光,這是一個優秀企業家立于不敗之地的最大優勢。"落後就要挨打,先進就要遭壓",這是我們至今仍無法擺脫的叢林法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也正是未雨綢缪,預有準備,才使華為突破美國制裁重圍,涅槃重生。早在20年前任正非就對華為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遭美國打壓有了預判和布局,在近10年更是加大研發力度防備美國制裁,3年前美國動用全球之力對華為實行全方位制裁後,華為更是開足馬力,迎難而上,愈戰愈勇,愈挫愈強,經過幾年的艱苦拼搏,終于活了下來,轉危為安,逆襲成功。正如華為在新年緻辭中所講:"公司經營基本回歸常态",也就是說美國制裁所造成的問題都已得到解決,如今華為市銷售額近萬億、繳稅上千億元,不僅制造出了自己的"中國芯",還推出了先進的智能汽車駕駛、高端手機、雲計算等一系列黑科技,實作了快速的國際化發展,"沖破千難萬險,屹立民族之巅。"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造晶片專家倪光南所說:"華為當之無愧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