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相比于經濟和文化成就,宋朝在軍事領域的羸弱總是遭人诟病。尤其是騎兵部隊的乏力,讓他們很難在同北方勁敵的沖突中占便宜。

然而,這種困境并非單一因素造就,而是諸多結構性問題互相聯系。

分散部署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中興瑞應圖》中的宋代精銳騎兵

僅從比例而言,宋朝騎兵的絕對數量相當可觀。宋仁宗時期,禁軍的騎兵規模就達20萬之巨。雖然其中有不少缺編和冗兵冗将,但在經過宋神宗時期的裁剪後,仍舊維持在10萬人規模。另一方面,遼國叛将曾報告,契丹人手裡的騎兵不過約12萬人。可見至少在北宋初期,騎兵規模并沒有太大劣勢。

然而,宋朝非但沒有試圖把這些機動力量集中使用,反而進一步強化規模劣勢。因為必須和相應數量的步兵一起駐守,嚴重限制能力發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五代教訓的必然結果,有意削弱将帥兵權,擔心對方突然不忠于自己。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當時,宋朝需要用約五成騎兵同時應付西北三路,留下四成駐紮開封待命。此外,前線的騎兵部隊之間難以有效協同。澶淵之盟前面對遼軍入境,由于宋真宗堅持讓衆将“分握精騎”,否決有識之士編組騎兵“悉隸所部”要求,造成連統一的指揮都做不到。

最終,這種死闆體制隻能讓本就不多的騎兵分散,由不同将領分别運用。因為相比外部勝利,内部的政治安全更為重要,絕對不要一員大将獨掌重兵。源自宋太宗以來的“兵威不振”,恰好就是其戰略的核心部分。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缺編少馬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宋朝畫家筆下的馬

除犯有分散部署的兵家大忌,宋朝騎兵的硬條件也不過關。騎兵隊伍的建設離不開馬,奈何因為先天不足和後天腐敗,馬政建設效果極差。在失去西北部分的戰馬産地後,很大程度上依賴牧監養馬機構。但是其管理腐敗,空用大量土地、人員,産出戰馬效率卻不高。

其次,宋朝先後頒布保馬法、戶馬法以及向民間購買的括馬政策。隻能暫時解決缺馬問題,還會給民間造成騷擾,并不能真正改善馬政的情況。時間一長,還是需要向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買馬。在數量和品質方面受邊境形勢變化的。随着西夏割據,不少貿易的通道被封死,可買馬的地方就越來越少。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西北方向是宋朝外購良馬的主要途徑

這種先天不足,必然影響到騎兵戰力。宋朝的敵對政權,往往給單個騎兵配備多匹馬:

遼軍--每正軍一名,馬三匹

金軍--倍養副馬

相比他們,宋代的騎兵,卻連一人一匹馬都做不到。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遼國騎兵不僅集中使用 個人備馬也多于宋朝

相比之下,宋人缺馬才是常态。太宗初即位,就已經閱諸軍戰馬多阙。到宋神宗時期,馬軍多不精,一營或隻有數十匹馬。宋哲宗時,騎兵有十分之三四無馬。整個北宋時代,個别騎兵部隊配馬能到7-8成已是精銳。個别倒黴機關僅僅1-3成,都難以稱之為騎兵。

長此以往,就連參加騎兵的士兵也存在着較大缺額。其實,缺編問題是宋朝軍隊的普遍現象。當時并無有效的數量統計制度,理論上的兵籍數會和實際軍隊數量有較大出入。朝廷負擔着理論上的編制所需,實際則落入将校私人口袋。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缺少戰馬讓很多宋代騎兵在實際上隻是步兵

不能打硬仗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在合适的時候 宋朝騎兵依然發揮出不少作用

雖然存在上文提到的種種問題,騎兵還是在宋朝的内外戰争中發揮不小作用。北的兵書《武經總要》就講到騎兵的戰術優點,總結出偵查敵軍、襲擾敵陣、側擊合圍、追逐敗寇與斷敵糧道等作用。實戰中也确實多次利用機動性迂回獲勝。奈何更多時候隻是步兵附庸,極大限制了功能施展。

當然,宋朝也有像嶽家軍那樣通過繳獲戰馬組建大規模騎兵。他們能在郾城之戰中同完顔兀術進行萬人以上規模的騎兵正面對抗,數度交手後還能取得勝利的例子。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嶽飛可以說是少有能夠集中使用騎兵的宋代将領

總的來說,宋朝騎兵往往規模較小、作用有限,更多處于輔助性地位,難以同北方政權對抗。除上文中提到的分散部署和缺編少員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訓練中更講究騎射,而不是近戰突擊。

弓弩是宋代軍隊的主要兵器,這一特點同樣也展現的騎兵身上,元豐元年宋神宗下诏:馬步軍以十分為率,馬軍一分習槍刀,餘習弓。說明騎兵除較為重視弓弩之外,還開始有一定的專業化和分工的趨勢。但使用弓箭者仍占絕大部分,幾乎占總數的八成以上。旦被敵人接近就失去了戰鬥力,往往束手被害,而負責近戰和突擊的重騎兵在品質上和數量上卻又都不能達到要求。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宋朝騎兵對弓弩的過度依賴 削弱了自身戰力

宋人當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公元1099年,泾原路經略司要求騎兵訓練要兼習馬槍。後來到南宋初年,還要專門學習長刀和棍棒來制禦金軍鐵騎。但中原地區的士兵素質确實很難做到馬槍與弓矢精通。平日訓練能做“透空發矢,可疊出”,“之”字隊形騎射法。另一種“騎兵習五變法”卻參照步兵模式,一闆一眼非常機械,完全喪失了機動特點,進而脫離了實際需要。

與之相對,宋朝勁敵們的騎兵訓練要嚴格很多。例如金國的女真人,除善用弓矢外,每五十個騎兵中就有二十人身披重甲,持槍或棍棒的重騎兵。他們的戰鬥作風十分彪悍,能做到“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後,更進疊卻,堅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

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朝騎兵的結構性困境

金軍的重裝騎兵一直是宋軍的噩夢

當然,騎射是古代騎兵的基本技能,宋朝的訓練偏重本無可厚非。但與北方敵對勢力不同,宋人武裝幾乎都以步兵為主力,隊伍中不乏弓弩手力量。是以,遠端輸出能力并不需要額外補充。他們更急迫的需求,恐怕并不是增加寫會騎馬的射手,而是一支同敵人正面相撞而不落下風的突擊力量。

顯然,宋朝騎兵的戰力低下,雖有一定先天因素,但更多原因還是出在制度層面。過于消極的戰略思想和腐敗的軍政管理,鉗制住騎兵的發展可能,屬于非常典型的自廢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