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民現場參與健康遊戲及兌獎活動。
2. 活動現場,印制了健康素養66條的小海報挂在遮陽棚邊沿。
3. 現場群衆認真聆聽科普講座。
10月11日上午9時,2024年健康廣東科普進鄉村活動、名醫走基層健康嶺南行廣東好醫生好護士志願服務行活動暨健康素養66條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梅州蕉嶺,在三圳鎮芳心村廣場為當地居民帶去一場好玩、有用、有料的“健康集市”。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承辦,南方都市報、梅州市衛生健康局、蕉嶺縣衛生健康局及三圳鎮人民政府協辦,是系列活動的第二場。
健康素養提升需各方共同行動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潘正欽介紹,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同時,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決定從今年6月起,開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三年行動”,以宣傳推廣新版“健康素養66條”為主線,同時開展“中國好醫生 中國好護士”、全國最美醫生等名醫走基層志願服務,此次活動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而策劃。
“健康素養的提升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行動起來”,潘正欽指出,健康科普行動要突出重點,同時要深入基層,發動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專家參與,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建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健康科普宣傳體系。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
梅州市衛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劉樂斌表示,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是確定群衆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本次活動是為蕉嶺居民送上的“健康大禮包”,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希望借助此次活動帶動全市衛健系統創新形式、深入基層,關注鄉村地區的一“老”一“小”和慢病人群,将更多科學、實用、接地氣的健康科普知識傳遞給城鄉居民。
梅州市蕉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春妮表示,蕉嶺縣“加強校地共建專科合作 造福蘇區百姓健康”成功入選2023年廣東醫改創新典型案例,此次活動中,省市專家團隊為本地百姓帶來了一場有用、有趣、有溫度的“科普盛宴”,希望本地衛健部門及醫療衛生機構學習專家們帶來的技術與科普知識,提高醫療服務水準。
現場
慢性病别拖到症狀嚴重才去看
活動當天,來自梅州市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的義診團隊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義診和咨詢服務,集合了耳鼻喉科、婦産、兒科、胸外、泌尿外科、重症醫學、老年醫學科、腎内科、神經内科、内分泌科、關節外科等10餘個科室的專業醫療力量。
何女士(化名)聽說當天有專家來義診,專門帶着自己兒子的檢查報告,找到了中山三院粵東醫院的關節外科副主任中醫師杜宇康,她的兒子在韶關讀書,腳踝多次扭傷,當地醫生建議他使用一種“生長因子”幫助韌帶恢複,她想知道“打這種‘生長因子’靠譜嗎?”杜宇康問清了情況後向她介紹,這種“生長因子”的專業名稱是富血小闆血漿,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可以先了解清楚後再決定是否使用。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内分泌科主治醫師陳錦鵬對于鄉村地區居民的糖尿病管理非常擔憂,“城市裡糖尿病發病率更高,但城市人體檢意識更強,可以早期管理,在鄉村裡,很多人發現糖尿病時症狀就很重了,會合并心梗、腦梗、腎病、眼病,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即使查出來了,之後的長期用藥、随訪也更難堅持”,他希望鄉村中老年人也要認識到糖尿病的危害,能夠定期體檢、及早治療,對于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不要拖延到症狀很明顯了才去治療。
梅州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棣聰介紹,白内障、老年性耳聾、咽喉炎等都是五官科最常見的疾病,在鄉村地區,白内障對于老年人是更大的威脅,但也更易被忽視,因為鄉村老人在戶外田間活動更多;老人節儉、喜歡吃腌漬食物,也使得他們更易受到咽喉發炎的危害,“腌菜同時也是重油重鹽的,對健康不好,吃新鮮蔬菜的習慣需要慢慢養成”。
健康科普、互動遊戲吸引居民參與
活動現場的科普報告環節,梅州市人民醫院兒内科主治醫生李敏敏帶來了關于秋冬季如何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科普小講座,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許雲俊帶來了一場關于高血壓防治的科普小講座。
兩名專家都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衛生小常識融入在講座中,從洗手要怎樣才能洗幹淨、孩子生病嘔吐後怎樣消毒,講到家庭用鹽怎樣控制量、關于高血壓有哪些認識誤區等等,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知識讓在場居民都專注傾聽、頻頻點頭。
活動中設定的健康集市互動區也相當熱鬧,居民玩健康遊戲、填問卷後可以領取小禮品,禮品包括各種生活用品和醫藥用品,這種實惠又好玩的方式,讓許多居民排起了隊,主辦方當天準備的小禮品很快就被領光。
在本次活動中,蕉嶺縣婦幼保健院、蕉嶺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表演了歌曲演唱《守護》《杏林諾》,展示了醫護人員的才藝與風采,赢得觀衆的陣陣掌聲。
科普
流感 4月-6月、11月-次年1月是高發期
本次活動上,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梅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為大家分享了實用的健康科普知識,包括秋冬季節如何預防傳染性疾病、如何防治高血壓及并發症等。
活動現場,梅州市人民醫院兒内科主治醫師李敏敏分享了《秋冬季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科普知識。
據李敏敏介紹,每年的4月-6月、11月-次年1月是流感高發期。一些患者在感到咽部刺激、疼痛、有明顯異物感後,經常以為自己是吃東西上火了,沒能及時就醫。“如果是上火了,漱口後上述症狀半天左右即可緩解。但如果咽部不适持續半日仍未見好轉,就要警惕是不是呼吸道感染。”
她建議,盡量在10月底前接種流感疫苗。疫苗接種後,還需要半個月至一個月的起效期,起效後的有效時間約為半年。在10月底前接種流感疫苗,不僅可以應對11月後的高發期,還可以在次年4月-6月的高發期繼續發揮作用。此外,接種流感疫苗時,可以同時接種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消化道感染 預防除了接種疫苗,還得勤洗手
消化道感染主要分為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秋冬季以病毒性感染為主,夏秋季以細菌性感染為主。在冷熱交替的秋季,尤其應當警惕輪狀病毒、諾如病毒,以及多種腸道病毒等消化道感染疾病。“疫苗是預防腸道病毒的最主要方式,大家可以根據情況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
李敏敏稱,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用肥皂揉搓雙手20秒以上後在流動水下清潔才是有效洗手。洗手的目的不是單純去除污物,還需要去除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病毒。
她還特别提醒,含酒精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一定要用流動水洗手。此外,要使用含氯消毒劑對患者嘔吐物或者糞便污染的環境和物品進行消毒,清理時應戴塑膠手套和口罩。
帶狀疱疹 患過的人可能再次發病,也可接種疫苗
10月11日是重陽節,李敏敏在現場還科普了一種中老年人群較為高發的疾病——帶狀疱疹。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在初次感染時通常表現為水痘,而在感染後的潛伏期内,病毒可能再次激活,引發帶狀疱疹。發疹部位會有明顯的疼痛、燒灼感。帶狀疱疹的皮疹好轉後,小部分人會留下神經痛後遺症,病程常超過1年。
“目前,帶狀疱疹的國産疫苗40歲就可以接種了,進口疫苗50歲後可以接種。”李敏敏建議适齡人群應當及時接種疫苗。此外,患過帶狀疱疹的人群可能再次發病,也可接種疫苗。
高血壓 沒任何症狀也要用藥,并定期監測
“在大陸,腦卒中(‘中風’)是高血壓人群最主要的并發症,還可能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外周血管疾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許雲俊分享了《高血壓及并發症的防治宣教》。
許雲俊表示,食鹽過多、吸煙、肥胖、酗酒、缺乏運動、精神緊張壓力大、遺傳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因素。高血壓患者可能有頭暈、頭痛、心慌、氣短、水腫、夜尿增多等症狀,不過高血壓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為身體健康埋下巨大隐患。
為了預防高血壓,他提醒大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每人每日的食鹽量逐漸降至6g以下、控制體重BMI小于24、徹底戒煙、限制飲酒、加強運動。
“所有高血壓患者,在生活方式幹預的同時,應立即在醫生指導下啟動藥物治療。用藥原則有四個方面,包括小劑量開始、挑選長效藥、聯合用藥、個性化醫治。”許雲俊建議,不能因為無症狀就不用藥,因為無症狀的血壓高,心血管風險更大。同時,也不能看到血壓達标後就停藥。高血壓一旦發生,就需要長期或終生服用降壓藥。
他還提醒,高血壓患者要養成定期監測血壓的習慣。“人的血壓存在晝夜節律,其中清晨時段血壓最高。在家庭血壓監測中,評估清晨血壓可以更準确地反映患者在日常狀态下的血壓情況。”許雲俊還建議,居民家中自測血壓最好選擇準确性更好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
04-07版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策劃:王衛國 李陽
統籌:尹來 王道斌 遊曼妮 葉可可 關健明
采寫:南都記者 李文 王詩琪 楊麗雲
執行:麥毓軒
主持:武藝璇
攝影:吳博斌
設計:尹潔琳 張博 沈淑婷 羅銳 蔡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