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桂花飄香留壩路

■丁晨

2024甲辰龍年中秋節剛過,應《陝西公路》雜志之邀,有幸參加金秋九月漢中“美麗公路行”采風活動。

今年的天氣特異反常,時令早已過了三伏天,到了中秋,氣候竟然異常酷熱難耐。有首歌唱得好“八月桂花遍地開”,可是,老天爺似乎年歲忒大了,忘了按常理出牌。酷熱的天氣使得西安城和全國很多地方的桂花,沒能在農曆八月如期綻放。當我凝視着依然翠綠的桂樹枝葉在秋風中輕輕搖曳,卻不見甜香的桂花開來,一時間心中不免充滿了惆怅和失落。

專家說:桂花開花的适宜溫度範圍是攝氏13—28度,濕度條件是75%~85%。

看來人怕天忒熱,花也怕天忒熱啊!忒熱了,就會出現異常。

雖然酷熱,桂花沒能如期綻放,我們的采風活動,卻如期進行了。我也帶着對秋的疑惑,南下漢中。

采風團在漢中南鄭區,參觀了漢中首個“巴山魂”G244南鄭石人山紅色文化公路主題公園。以巴山遊擊隊石人山戰鬥為素材,結合公路文化傳播,把“憶革命先烈、揚公路風采、展漢中魅力”理念融入陝南交通旅遊和漢中幹線公路建設中。精心打造的“巴山魂”G244石人山紅色文化公路主題公園,讓昔日紅軍的戰鬥故地,成為今日集紅色宣傳、停車休憩、觀景公園為一體的多功能基地,推動漢中幹線公路高品質發展。陝南山水畫卷G316秦巴路魂廣場,表現公路人服務社會、服務遊客的博大情懷和現代文化意識。天漢濕地公園随風飄蕩的雪白、紅色、粉色的蘆葦,讓人感受、體驗了一回美麗和迷人,令人遊不思歸,渾然輕松。

參觀漢中西鄉縣檀木壩災毀治理工程,反映了漢中公路人的無畏、智慧和奉獻精神;造訪三合村路地共建風情街和陝南山水畫卷210國道紅石梁公路驿站,展現了新一代公路人的創新、服務和路産保護工作新模式、新局面。

不論是在漢台區、南鄭區和西鄉縣,每日一路走來,都是烈日杲杲,流金铄石,汗流如注,勝似三伏。但是這兩區一縣的路美、景美、人美,使我們的心靈不為所擾,依然可以保持甯靜與豐富,繼續完成令人神往的留壩采風。

農曆八月十八日,我們進入采風最後一站——漢中北部的留壩縣。驅車一進入留壩,飒飒的秋風,爽人的氣溫,靜谧的環境,一下和前面經過的南鄭區、漢台區和西鄉縣,判若兩個世界。前者酷熱難耐,後者涼爽宜人。

留壩即為曆史上南北通衢,素有“秦漢咽喉”之稱,是秦嶺南麓一座小城。小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秋近半,年平均氣溫約11.5℃左右,是夏季具有天然氧吧的避暑勝地。

小城雖小,留壩的公路人卻把他們境内轄養的244國道、316國道共計113公裡山區二級路,養管出了“花”子,養管出了名氣和榜樣。建立成了設施更完備、路域更和諧、服務更優質、管理更高效的高品質美麗幹線路。為了夏季吸引和安排好司乘人員及遊客的旅程和住宿,公路部門提供便利,發展地方民營經濟。他們把原玉皇等閑置道班,出讓地方政府,辦成秦嶺民宿,推動交旅融合發展,收效顯著,利民利政。

2018年,在江口道班所在地擴建投入營運的江口公路服務區,是目前漢中幹線公路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公路服務區。服務區可向過往司乘人員提供停車、入廁、住宿休息、特色餐飲、特産超市、汽車維修加水等功能。同時,還配備了兩個無障礙衛生間,滿足公衆出行多樣化、人性化服務和需求。

就在我們即将離開服務區的時刻,随着微風拂面,遽然一股馥郁的桂花芳香撲鼻而來。我和采風團的同僚們都貪婪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并幾乎異口同聲地蘧然驚叫:“啊,桂花開了!”

人們在網上抱怨:“八月桂花遍地開,今年不見桂花來!”可在秦嶺小城留壩,仿佛小精靈似的盛開的桂花,如期飄香在留壩全城,彌漫在秋色的空氣中。我看到,在火燒店鎮的一個遊覽區,整棵整棵的桂花樹密密麻麻的,一排接着一排。燦爛的金桂、明豔的銀桂,競相開放。

面對眼前如此盛開的桂花,我想起了宋代楊萬裡筆下的《詠桂》詩:“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原來按照楊萬裡說的,桂花樹不是人間的樹,而是從月宮移栽來的。它的香氣是發自天上,是以滿山遍野飄香。

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也誇贊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女詩人充滿了對桂花的偏愛,她認為無須有吸引人的淺綠大紅之色,也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的芳香,飄逸、彌漫在整個留壩小城。留壩的路經過公路人的辛勤、智慧勞作,本來就已路美、景美、設施功能齊全了,今天在金秋的9月,又恰逢甜美的桂花飄香,這氛圍、這環境,就美上加美,好上更好,和諧完美地融合為一體了。

不論是參觀244國道留壩姜窩子至渾水溝智慧公路試點工程,還是走進244國道青崗坪公路文化主題公園,也不論是觀賞高江路陝南交通旅遊山水畫卷試點工程沿線,還是仰視那被公路人保護的4000多年高大銀杏樹,此時此刻,面對如此和諧美好的環境,我貪婪地吸着濃郁的桂花的芳香,一種從未有過的舒暢、惬意和敬慕之感,渾然釋懷出來。

桂花飄香了留壩路。在武關驿鎮有一座80多年前民國建的武關橋,其位于素有“秦蜀襟喉”的武休關武關河上,抗戰時,充分發揮了支撐抗戰的作用。1949年胡宗南軍兵敗四川遭到破壞,但橋墩基礎完整。1950年經過修複,一直使用發揮了半個世紀,直到1998年武關橋完成了曆史使命,退出交通橋的作用。公路人的胸懷是博大的。為了不忘傳統、牢記先賢,武關橋雖棄置不用,但保護遺址,立碑镌文,繪圖雕像,講述曆史故事,彰顯曆史變遷是公路人的理當作為。現橋面上兩端布滿了漢中曆年建造的重要橋梁的珍貴圖檔。如今這裡已是“老橋遺址文化長廊”,警示教育着今人和後人。

在目前,國家高度重視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的情勢下,我省數倍于高速公路的國省幹線公路的勞動者們,獨辟蹊徑,默默奉獻,智慧創新,改變面貌,建立成了美麗幹線路。我們造訪的漢中留壩的美麗公路隻是全陝西2萬多國省幹線公路的一隅縮小版。

金秋九月桂花的飄香,彌漫在留壩的山路上,使得留壩的路、景和人,錦上添花,獨樹一幟,風景這邊獨好!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