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徽宗失勢記:三個月滄海變桑田,親信被撤大權旁落

作者:顧道驚城

單說宋徽宗禅讓皇位這件事,就已經讓朝廷在戰略上出現了危機,因為兒子宋欽宗坐鎮中原,老子宋徽宗坐鎮東南,誰才是真正的老大呢?

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發生這種糾紛,是以宋徽宗剛走,宋欽宗就開始全面搶班奪權了,而且在宋欽宗清洗宋徽宗親信時,相對容易地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支援,這裡面主要有四個理由:

第一、敵軍來侵時,宋徽宗撒腿跑路,宋欽宗坐鎮守都城,他公開搶班奪權,本身就不容易受到道德上的指責。

第二、宋徽宗時代的重臣,很容易被戴上奸臣的帽子。在收複幽雲十六州之前,他們就是幫助宋徽宗搜刮民财的好手,而且就是因為他們胡折騰,是以才弄得現在局勢一團糟。且不說這種論據論點有沒有道理,至少在那個時候,這種輿論容易占據上風,

第三、基于民間輿論,難免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政府官員全拉出來槍斃了,也不會冤枉幾個人。而那些身在高位的家夥,更是個個該死。

第四、基于許多人淳樸的政治觀念,我堂堂大宋,居然先後被遼國和金國吊打,就是因為肉食者鄙,換幾個心懷國家的底層上去,啥問題都解決了。

當然了,基于許多人的想法,他們就是心懷國家的底層。讓他們上去,把那些肉食者換下來,大宋立刻就會雄起。

宋徽宗失勢記:三個月滄海變桑田,親信被撤大權旁落

在這種背景下,宋欽宗在清洗宋徽宗時代的官員時,自然是一聲令下,四面都是喝彩聲。

問題是,現在是什麼時候?宋徽宗的打算明明是空間換時間,可留下來的一幫人,卻非要說宋徽宗貪生怕死,不顧國家安危逃命去了。

這樣一折騰,其實也斷絕了宋欽宗玩空間換時間的理論基礎。因為,宋徽宗一夥這樣做叫貪生怕死,不顧國家安危,宋欽宗一夥如果再這樣幹,又要怎麼向大家解釋呢?

後來,衆多軍事統帥都勸宋欽宗,我們必須得遷都,因為以汴梁為中心搞防禦,就是無解的死局。宋欽宗也覺得必須得走,可問題是,宋欽宗就是無法執行這種選擇。

師道行次河陽,遇王汭,揣敵必大舉,亟上疏,請幸長安以避其鋒。大臣以為怯,故召還之。

時唐恪計無所出,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寶而後,屢失而複興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舉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幸西洛,連據秦雍,領天下兵親征,以圖興複。”

及叔夜入對,亦言敵鋒甚銳,願如明皇之避祿山,暫詣襄陽以圖幸雍,帝不答。

在清理宋徽宗的親信時,大家都是大言不慚,擺出一副“誓與汴梁共存亡”的樣子。可問題是,當宋徽宗的親信都被清理後,大家還是老樣子。至少面對金軍時,該吊打還是被吊打。

當然了,面對這種可悲、甚至絕望的事實,許多人還認為是内鬥不夠激烈。總而言之,再清理一批奸臣、賣國賊,大約就可以了。

對于這種呼聲,總是容易讓人們熱血沸騰,因為清理一批奸臣、賣國賊,這種方法是不是有用,誰也不知道。

但是這樣一折騰,肯定有許多人會借此機會往上爬。就算自己不能借機上位,看着那些高官被打得滿臉都是血,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啊。

話題回到清理宋徽宗嫡系的行動上,這種行為主要是受制于兩種原因推動。

第一種原因就是奪權,宋欽宗想趁亂搶班奪權,必須得清洗宋徽宗的嫡系,想趁亂上位的人,也必須得清洗宋徽宗的嫡系,宋徽宗的嫡系把位置占住,後來的人怎麼往上擠呢?

這種人的動機常常是貪婪的,從某種意義上,這就是在發國難财。因為大敵目前,竟然架着高大上的理由挑動内讧,這是什麼性質的事?

第二種原因就是理想主義,普遍老百姓大都是這樣的。

因為,宋徽宗的嫡系制訂的國家大戰略竟然是空間換時間,敵人還沒來,他們就計劃着朝東南方向逃竄,這在廣大人民群衆眼中,就是賣國行為啊。

在這兩種力量的推動下,宋欽宗的權力很快就鞏固了。

宋徽宗失勢記:三個月滄海變桑田,親信被撤大權旁落

第一次汴梁保衛戰結束後,宋欽宗派人請宋徽宗回汴梁。

宋欽宗之是以會這樣做,是不希望國家分裂成兩個中心,否則,萬一到了關鍵時刻,支援空間換時間的人,難免會向宋徽宗那邊靠攏。

時用事者言道君将複辟于鎮江,人情危駭。

如果宋欽宗沒有奪權成功,宋徽宗肯定不會回汴梁的,因為空間換時間是既定大戰略。問題是,宋欽宗奪權成功了,宋徽宗如果敢繼續呆在江南,宋欽宗一翻臉,那可要壞事了。到時,可千萬别說什麼,我是你爹,你是我兒子。

往小了說,為了帝國的最高權力,爹殺個兒子,兒子殺個爹,它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往大了說,為了國家、民族、天下蒼生。立志中興帝國的宋欽宗,殺一個隻知道跑路,還一心破壞抗戰的宋徽宗,它更不是多大的事。

在這種背景下,就算宋欽宗下不了手,廣大愛國軍民也會勸他大義滅親的。于是,宋徽宗一聽宋欽宗讓他回汴梁,自然隻有乖乖地回去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宋欽宗清洗宋徽宗親信時,許多人就紅了眼,認為應該派人把宋徽宗身邊的奸臣也全部抓起來。

問題是,人們更清楚地知道,這樣一折騰,萬一宋徽宗一夥狗急跳牆,在東南另立中央,那可壞事了。

道路籍籍,言貫等為變,朝廷議遣聶昌為發運使,往圖之。李綱曰:“使昌所圖果成,震驚太上,此憂在陛下。萬一不果,是數人者,挾太上于東南,求劍南一道,陛下将何以處之?莫若罷昌之行,請于太上,去此數人,自可不勞而定。”帝從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宋徽宗這一招空間換時間,真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面對這種結果,宋徽宗的親信肯定悔得腸子都青了。

早知如此,何苦玩空間換時間呢?他們玩空間換時間的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了萬劫不複之中。早知如此,他們肯定也會壯起鼠膽死守汴梁的。因為死守汴梁,大不了也就是這種結果。

事情已發展到這一步,留守在汴梁的宋徽宗親信,自然都是非死即傷,跟着宋徽宗玩空間換時間的親信,也得跟着回汴梁,繼續接受廣大愛國軍民的審判。

宋徽宗失勢記:三個月滄海變桑田,親信被撤大權旁落

宋徽宗回到汴梁,還想依靠占據輿論制高點的方式,重新搶回權力,他首先批評了宋欽宗一夥,認為他們畏敵如虎。

對此,李綱對宋徽宗說,宋欽宗率領大家取得了汴梁保衛戰的勝利(其實隻是談判交錢交人質、息事甯人),您回來之後,一句表揚的話也沒有,就這樣沒完沒了地指責,有點不對頭吧?

許多話,李綱一夥不能直說,否則肯定會告訴宋徽宗:敵人還沒有來,你就跑得連影也沒有了。我們在前方殺敵,你們在後方還想瞎指揮,憑什麼啊?我們畏敵如虎,你勇敢?你勇敢,為什麼一路跑到東南了?

對于李綱的話,宋徽宗沒有回複,隻是轉頭責問汴梁城的進階官員:不是說好了,事事還向我彙報嗎?為什麼前方戰事從不向我彙報?

進階官員沒回話,又是李綱開口告訴宋徽宗:前方形勢緊急,如果事事向您彙報,那黃花菜也涼了。

許多話,李綱一夥不能直說,否則肯定會告訴宋徽宗: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現在你不是皇帝了,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身份。

李綱說這些話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你不要試圖搶占輿論制高點了,接受現實吧。你的嫡系成員,現在都已被定性為奸臣集團了;你們所謂的空間換時間,現在早已定性為怕死鬼的行為了。

如果你想和宋欽宗玩這種輿論戰,可不是我們吓唬你,賭場之上都無父子,這種争權奪利的行為,就算宋欽宗認得你是爹,他的馬仔們可真不知道,你是哪頭蒜。

實相點,你就乖乖到後宮享清福去,那裡,吃喝玩樂你可以盡情享受,至于權力,你就别想了,希望你能認清形勢。

面對此情此景,宋徽宗也不敢繼續胡扯了,他乖乖地鑽進了後宮,但始終不願意放棄折騰,是以就拿出一些錢财,試圖收買人心。

對此,宋欽宗的态度很簡單:誰收到過太上皇的賞賜,趕緊把它上交國庫,否則後果是什麼,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細說。

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誰敢大意呢?于是,都乖乖把宋徽宗的賞賜上交了國庫。

宋欽宗一看宋徽宗這樣不安份,直接就把他的親信全部調離:您從前就是這些人的誤導下,迷戀上了吃喝玩樂。現在,我們必須得把這些誤國的小人,全部調離您的身邊。

這樣一折騰,宋徽宗立刻就成了光杆司令。

宋徽宗失勢記:三個月滄海變桑田,親信被撤大權旁落

後來,宋徽宗請宋欽宗喝酒,宋欽宗接過酒杯剛要喝,他的親信就一個勁兒地暗示:酒無好酒、菜無好菜,誰敢說這不是鴻門宴?

收到暗示之後,宋欽宗馬上就把酒放到了桌上:父皇的盛情我領了,但這杯酒就免了吧。

宋徽宗一聽,當時就大哭起來:我們是親生父子啊,我一直最疼你啊,否則,我怎麼會把皇位讓給你,你現在竟然這樣懷疑我,你有良心沒有了?

但無論宋徽宗說什麼,他都無法改變,自己已經成為光杆司令的殘酷現實。

宋徽宗失勢記:三個月滄海變桑田,親信被撤大權旁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