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作者:往事叉燒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許多父母把《傅雷家書》奉為“教育聖經”。傅雷經常在信裡哀求兒子不要嫌自己煩、多給自己回信。但事實上傅聰卻鮮少給傅雷回信。

傅聰曾說:”這些(家書)我是嫌他煩的,這些我從來沒有好好看過。“

傅聰的好朋友廖沖看過《傅雷家書》,說:“這樣的父親怎麼受得了啊!”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08年,傅雷出生于江蘇南彙縣的一個地主家庭,在戰亂環境下,他也能衣食無憂。

四歲那年,傅雷的父親受當地土豪鄉紳誣陷被捕入獄,在獄中得了肺痨。母親在外面四處打點關系,好不容易把父親救了出來,但出獄不久他就去世了。

母親為救父親連日奔波,無暇照顧家裡的孩子,傅雷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相繼因病夭折,隻有傅雷一個人幸存下來。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

丈夫和三個孩子死後,母親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了傅雷身上,渴望僅存的孩子能早日出人頭地。傅雷七歲的時候,母親給他請了一個私塾先生。教書時,母親在一旁做着針線活,眼睛卻監視着傅雷的一舉一動。

傅雷貪玩不讀書的時候,母親就拿繩子把傅雷綁在桌子腿上,對着已逝父親的靈牌下跪認錯。

有一次傅雷溫習功課時不小心睡着,被母親發現。母親把蠟燭頭塞進銅錢的孔中,點燃貼在傅雷的肚臍眼上,用蠟油把熟睡的傅雷燙醒。

傅雷被燙得連聲尖叫,鄰居家太太被傅雷叫聲驚動,跑來他們家,被眼前的景象吓壞了:“少奶奶,你怎麼能對孩子下手這麼狠啊,你想整死他嗎?

為了懲罰傅雷,母親還試過把不會遊泳的他丢進河裡,傅雷在河裡邊撲騰邊喊救命,直到他快要不行了,母親才把他撈上來。

最嚴重的一次,傅雷國中逃學,母親打算先殺掉他,再上吊自殺。那天鄰居聽到了傅家的呼聲跑來阻攔,救下了傅雷和他的母親。那以後,傅雷再也不敢逃學。

傅雷考入上海大同大學附中。進入附中後,他認識了一個和他身世相同的朋友雷垣,雷垣自幼父母雙亡,多年孤苦。

傅雷本不認識雷垣,但看了他寫自己身世的文章,跑去雷垣的宿舍,眼淚汪汪地拉着雷垣的手,和他訴說自己的童年。

自那以後,兩人一見如故,傅雷把自己的行李搬過去和他一起住。相近的成長環境讓兩人很快結為知己。但沒多久,雷垣就見識到了傅雷的脾氣,兩人意見不同時會大吵,傅雷吵到激動的時候,還會把課本摔在地上,兩人經常鬧到要翻臉的地步。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在上海大同大學附中念書時,參加了進步學生運動,校長下令逮捕他。母親聽聞消息馬上趕來,強制傅雷跟她回家。不久後,母親變賣資産,送傅雷去法國留學。

在法國留學時,傅雷邂逅了美麗的法國女郎瑪德琳,他徹底愛上了瑪德琳。而那時他已經和表妹朱梅福訂婚。為了瑪德琳,傅雷給母親寫信,提出退婚。他把信轉交給好友劉海粟,讓他幫自己寄給母親。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法國留學結識劉海粟>

劉海粟覺得,瑪德琳這樣漂亮的女人容易變心,傅雷也許很快就會被抛棄了。他想着現在要是把信寄回去,很有可能害了傅雷。

果然,沒幾天,傅雷手握一支槍,氣沖沖闖進劉海粟家裡。他渾身發抖,嘴裡念叨着:“瑪德琳不要我了。”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在法國(1930年)>

在與傅雷交往同時,瑪德琳交往好幾個男朋友,瑪德琳的濫情傷透了傅雷的心,這次的失戀讓他想要自殺。

劉海粟勸住了他,傅雷想到家裡的母親和他訂婚的表妹,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1931年,傅雷結束四年留學生涯,回到上海,應劉海粟的邀請進入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美術史和法文,并擔任學校的辦公室主任。

傅雷任教期間,劉海粟校長費了好大的力氣從北京請來了一位美術老師。劉海粟讓人把那位老師畫的十幾幅作品挂在學校走廊,供大家欣賞。

第二天,傅雷和劉海粟一起進入校園,一看到走廊上挂的畫就生氣了,他立即指令勞工把牆上的畫全部取下來。當着美術老師的面,傅雷大罵:“這些畫太死闆了,沒有創造性,沒有資格展在這裡,撤掉!”

這讓一旁的劉海粟非常難堪,他不停給新老師道歉,但他攔不住傅雷。美術老師在學校待不下去,沒多久便辭職離開。

1932年,傅雷和朱梅福結婚,他嫌棄妻子的名字太土氣了,給她改名“朱梅馥”,還為妻子取了一個法文名字“瑪格麗特”。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母親去世不久,兒子傅聰在上海的巴黎新村出生。

傅聰五歲時,傅雷在他邊上吃花生米,不知為什麼突然心情不好,抄起桌子上的陶瓷小盤子就往傅聰的方向砸。盤子砸斷了傅聰的鼻梁骨,血流不止,朱梅馥被吓哭了。

由于傅雷美術評論家的身份,他身邊有許多優秀的畫家。他有意培養傅聰畫畫,但是傅聰隻是抓着筆胡亂畫了幾筆,對畫畫并不感興趣。傅聰八歲那年,傅雷上學時的好友雷垣給傅聰當啟蒙老師,發現了傅聰的音樂天賦,雷垣跟傅雷說:“傅聰有一雙音樂的耳朵。”

這句話讓傅雷難得露出了笑容。為了培養傅聰,朱梅馥賣掉嫁妝給兒子租了架鋼琴,傅雷親手幫兒子抄寫五線譜。同時,傅聰也迎來了傅雷更加嚴厲的教導。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朱梅馥與傅聰、傅敏>

傅聰不聽話的時候,傅雷會把他綁在家門口,讓街坊鄰居都看到。

傅雷在樓上書房工作,傅聰在樓下彈琴,一聽到樓下琴聲停下,傅雷就用手杖咚咚咚地敲。傅聰一聽到手杖敲響的聲音,吓得小臉發白,又馬上彈起來。

有一回,傅雷發現傅聰彈琴的聲音斷斷續續,悄悄上樓,發現傅聰邊彈琴邊看《水浒傳》。

傅聰一轉頭,看見傅雷抽出腰間的皮帶……

傅雷的翻譯家好友樓适夷曾在傅雷家暫住過一段時間。他在文中寫道:

“我親眼看見他抓住孩子的頭發,提着小腦袋往牆上撞,好像立時三刻要把孩子處死的表情。母親在旁邊兩手發抖,不敢上前營救,我隻好實行幹涉内政,把孩子從他手裡搶了出來。”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39年,傅雷和劉海粟的小姨子成家榴相識,這個漂亮的女高音歌唱家一下就吸引了傅雷的注意,從那以後傅雷開始瘋狂追求成家榴。

傅雷白天工作,晚上瘋狂給成家榴寫情書。他認為成家榴是自己靈感的源泉,有一次成家榴去雲南出差,傅雷簡直要瘋了,他跟朱梅馥說:“見不到成家榴,我就要用鋼筆戳穿自己的喉嚨。”

朱梅馥沉默了一會兒,就去給成家榴打電話:“你快回來吧,老傅快不行了,沒有你他沒法工作。”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與成家榴>

有空時,朱梅馥還會主動邀請成家榴來家裡做客。

傅雷和成家榴的這段戀情被張愛玲寫進了小說裡,《段寶滟送花樓會》寫的就是兩人的故事,張愛玲借段寶滟之口,痛罵傅雷:“他那樣神經病的人,你怎麼能和他結婚?”

小說發表不久後,成家榴害怕自己名聲被毀,退出這段關系,去了香港嫁人。

多年後,成家榴曾對傅敏(傅聰弟弟)提起過這件事:“你爸爸很愛我的,但你媽媽人太好了,好到最後我不得不離開。”

關于傅雷對感情的不忠,朱梅馥後來曾在家書中寫道:“我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我再三考慮,覺得不是那麼簡單。我走了,孩子要吃苦,我不應該那麼任性、自私,為了一個‘我’而犧牲了你們的幸福。我終于委曲求全的忍受了下來。”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48年,傅雷一家人搬到了雲南昆明,國際上甘地遭刺殺,傅雷為了這事幾天不吃飯,關着門不見人。

朱梅馥流着眼淚,敲起書房的門說:“老傅啊,不要這樣,吃點東西吧!”

在昆明,十四歲的傅聰也迎來了叛逆期,和傅雷鬧起反抗,整天無所事事到處遊蕩。傅雷索性不管他,交代好昆明的老朋友之後,把傅聰一個人丢在了昆明,自己和朱梅馥、傅敏回上海了。

在昆明上中學時,傅聰不服從教官管教,整天逃課談戀愛、打橋牌,很快被開除。傅聰隻能換一個學校上學,但每換一個學校,過不了多久校方都會因為傅聰不務正業把他開除。

直到傅聰跟着同學一起考雲南大學,誤打誤撞考上後,他才逐漸開始醒悟。

在大學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在唱詩班給同學們伴奏了一場音樂會,傅聰收到一封解放軍聽衆寫的信,裡面包着一枚長征紀念章。信裡寫着: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新中國的希望。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聰>

傅聰非常感動,十七歲的他覺得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度日。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籌齊路費,一個人從昆明步行一個月回到上海。

傅雷看到走回家的傅聰,覺得兒子長大了,他認為傅聰很有骨氣,也能把音樂學好。

那時起,傅雷和傅聰的關系不再像以前那麼僵硬。

為了把之前落下的鋼琴給補回來,傅聰每天苦練八小時鋼琴。1952年,傅聰在蘭心劇場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18歲的他第一次登台就吸引了上海音樂節的注意,被選送參加1953年夏天在羅馬尼亞舉行的鋼琴比賽。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54年1月17日,傅雷、朱梅馥、傅敏一起到上海北站送傅聰上北京,火車遠去,家人還站在月台上望着傅聰遠去的火車。

後來,傅雷開始給傅聰寫信。他給傅聰寫的第一封家書,是一封道歉信:“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腦袋。”

“可憐的孩子,怎麼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麼相似呢?”

那一年,傅雷四十歲。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與傅聰>

此後傅雷給傅聰的信中,寫得更多的是傅聰自己注意不到的一些細節,例如:

傅聰到了别人家進了屋子,脫了大衣,會忘記摘掉脖子上的絲巾,傅雷讓他必須把絲巾和大衣一起脫到衣帽間;

傅聰常常把手插到上衣口袋處,或是褲袋裡,傅雷認為不符合西洋禮節,讓他不要把手插進上衣袋裡;

傅聰彈琴時會搖晃身子,傅雷覺得這種動作會影響聽衆們的注意力,讓他戒掉搖頭晃腦的習慣。

類似的“小毛病”,傅雷寫了非常多。《傅雷家書》中,傅雷給傅聰寫了一百七十七封信,大概三十五萬字。而傅聰寫給傅雷的回信卻隻有六封,且都很類似:

他一般會先說自己很久沒有寫信了,然後再為自己很久沒有回信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就像這樣:“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又好久沒給你們寫信了,當然心裡常常是在挂念的。”

這讓傅雷心生不滿,他給兒子寫信:“我們曆來向你讨家信,就像讨債一般。你該多了解你爸爸的脾氣,别為了寫信的事叫他多受屈辱,好不好?”

“做爸爸的不要求你什麼,隻要求你多寫信,為了你對爸爸的愛,難道辦不到嗎?”

傅聰對父親感到抱歉,但卻又無力分身:“我不敢寫,我隻寫這麼少的信,隻要随便說一句,一個小小的感想,就引起父親這樣的反應。我要是再多寫一點,那更不得了,那就什麼也不必幹,鋼琴也不必練,整天得寫信了。”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55年,傅聰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演奏獎,在世界打響了名堂,波蘭人民非常驚訝又十分感動,他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中國人怎麼能那樣深刻地抓住肖邦的靈魂?”

傅雷和朱梅馥在國内得知傅聰的成績非常驕傲,他在給傅聰的信中誇獎傅聰,也讓他不要自滿,要謙遜。

次年,傅聰放暑假從國外回來,他的變化很大,比之前自信了很多。傅聰說的很多話,傅雷都聽得很認真。兩人從音樂、美術聊到哲學,父子倆有說不完的話題。

暑假結束,傅聰回到波蘭。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57年,傅聰回到北京,因為比賽,他沒時間回上海見父親。傅雷非常思念傅聰, 讓好友樓适夷去北京看看傅聰。

樓适夷曾經從傅雷的手裡救過傅聰,傅聰見到他很高興。兩人聊了很久, 出于信任,傅聰和樓适夷聊了外國的政治,對波蘭事件和蘇聯的政局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樓适夷聽完後心裡不安。在國内緊張的局勢下,他擔心傅聰像傅雷那樣,因為“口無遮攔”落得被人批判的下場。他找上司聊天,彙報了傅聰的情況。

樓适夷原本隻是想讓他們多關心傅聰,沒想到,上司很重視,樓适夷前腳剛走,後腳就把傅聰給叫了過來。

傅聰受到警告:“再這樣下去,就把你調回來!叫你下鄉勞動去!”

傅聰回到波蘭,不久後,他接到了指令,要求他提前結束學業回國。回國後,傅聰整天參加批鬥大會和政治教育,根本沒有時間練鋼琴。

好不容易再次回到波蘭,傅聰在國内的初戀偷偷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他不要回國。這封信讓傅聰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在一位英籍音樂老師的幫助下,買到了從華沙飛往倫敦的機票。他避開中國留學生的注意,悄悄登上了飛往英國的班機。

傅聰出走的消息走漏風聲,他一下飛機就被等候已久的記者們團團包圍,但他面對提問一言不發。

到了英國後,由于沒有英國護照,傅聰有很多演出都無法參加,再加上經紀人的克扣,導緻傅聰在很長一段時間連溫飽都難以解決。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聰在英國>

外國記者對傅承諾,隻要他能接受專題采訪,說些國内的事情,傅聰馬上能獲得一筆财富。傅聰很清楚他們想聽到的是一些不利于祖國的資訊,出于對祖國的維護,傅聰拒絕了他們的采訪

由于沒有英國國籍,他沒辦法參與演出,連生存下去都很困難。1964年,傅聰無奈加入英國國籍。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1966年8月30日開始,傅雷遭遇了接連幾天的抄家和批鬥。

9月2日晚上,傅雷和朱梅馥從土布被單上撕下了兩根布條,在地上鋪了厚厚的棉被,放上方凳,以免方凳倒下發出的聲響驚醒樓下的鄰居。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兩人留下一封遺囑,信裡寫留出600元給保姆周菊娣,“她是勞動人民,一生孤苦,我們不願她無故受累。”

9月3日,傅雷飲毒自盡,朱梅馥把他安放到沙發上後懸梁。

兩個月後,傅聰從朋友那裡得知父母自盡的消息。那一晚他沒有練琴,拿着酒瓶在倫敦的街頭遊蕩。

多年後,傅聰回北京表演,晚上他一個人坐在飯店看電視,當看到劇中一個走失的孩子在街頭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找爸爸的時候,人到中年的傅聰突然忍不住嚎啕大哭。

傅聰:從來沒好好看過《傅雷家書》

傅雷去世的前一年,傅聰路過香港,那時他已經七年沒和家裡聯系,趕緊打了長途電話給家裡。那天是朱梅馥接的電話,傅聰隻喊了一句“媽媽”,就哽住說不出話來。

傅雷在信中寫到過這次通話:“美中不足的是那次通話中你沒有叫我,大概你太緊張,當然不是争規矩,而是少聽見一聲‘爸爸’好像大有損失。”

-END-

作者 | 宋居寒(叉少知識星球學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