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循迹——走過你來時的路”系列報道②敢于抗争、投身革命的中共宿遷縣委第一任書記馬侖

作者: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文 肖偉偉/圖)繁花滿樹,春光逶迤而來,眼下的宿豫區大興鎮的懷侖社群正是這樣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中共宿遷縣委第一任書記馬侖就誕生于此,宿遷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馬莊支部也誕生于此。談起這段曆史,社群裡的老人、孩子都能說上幾句。

近日,宿遷日報社全媒體報道團隊追尋馬侖的足迹,探尋他短短27年,卻又跌宕起伏的革命人生。

主動要求進步投身革命

馬侖(1903—1930),又名馬懷侖,字君俠,宿遷縣大興集馬莊(今宿遷市宿豫區大興鎮懷侖社群)人,1903年8月15日出生于地主家庭。少年時期,他就有着強烈的正義感,好打抱不平。

在中學讀書時,馬侖非常喜歡閱讀進步書刊,對舊社會醜惡的社會現狀和政治制度非常不滿,對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十分同情。1923年7月,馬侖考入徐州省立第七師範學校讀書。

1926年秋,馬侖畢業回到宿遷,任洋河國小教員。他的同學蔡少衡是地下黨員,從武漢回來拜訪他,帶來一本書,名叫《國家與革命》。紅色封面上的“革命”二字,吸引了馬侖的目光。他想拿來看看,可他的同學低聲說:“這是蘇聯革命領袖列甯的著作,你必須與封建家庭決裂,和勞苦大衆站在一條道上,才有資格看它。”馬侖點頭說:“我早就恨透了軍閥官僚、土豪劣紳,我要脫離我的階級,和勞苦大衆心連心。”

1927年冬,經蔡少衡、蔡貢庭介紹,馬侖加入中國共産黨。從此,馬侖棄教從事農民運動,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同年年底,在大興成立了宿遷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馬莊支部。在馬侖等同志上司下,宿遷縣東部黨組織和農民協會發展很快,僅2個月時間就發展農協會員300多人、黨員20多人。

當選中共宿遷縣委第一任書記

1928年1月,中共江蘇省委派張原石從上海到宿遷傳達中共江蘇省委訓示:“農民協會組織起來,要搞農民運動。”并迅速籌建中共宿遷縣委。1928年2月,蔡少衡、蔡貢庭、馬侖三人在宿遷黉學(今宿遷中學附屬鐘吾國中所在地)開會研究成立宿遷縣委。同年3月,中共宿遷縣委在大興馬莊正式成立。馬侖任書記,馬良之、蔡少衡、管伯良、張用琪、胡俊三等任委員。

為貫徹中共江蘇省委“開展抗租、抗息、反高利貸鬥争”的訓示精神,馬侖想到革命要先革自家的命,才有資格發動群衆。1928年5月某天早上,他發動農民協會會員和貧苦農民到自家打谷場上,對他的庶母(外号楊三)進行說理鬥争。馬侖揭發其庶母放高利貸盤剝貧苦農民,其父馬成義出面幹涉,指責農民協會是“兒子鬥老子會”,會場頓時啞然無聲。馬侖見狀,拔出手槍,對天鳴放兩槍,正義凜然地說:“減租減息是上級的訓示、大家的決定,你敢違抗,我人認得人,槍認不得人!”其父懾于形勢,怯然退去。鬥争會迫使其庶母交出契約,并同意減租減息。馬侖當場宣布:“不論何人,過去所放利債,今後一律本利無歸!”馬侖的大義滅親,大長了佃農士氣,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1928年冬天,丁嘴中共地下黨員任義才問馬侖:“外縣農民的事,我們管不管?”馬侖說:“天下農民是一家,怎能不管?”于是,任義才把表兄王步雲在泗陽地主家做長工、年底不給工錢的事說了。馬侖拍案而起:“地主老财竟敢這樣欺壓農民!”當即通知大興、三莊、陸集、丁嘴等地的農協會員,聚集近千人,前往穿城找地主單明志說理。單明志聞訊驚慌失措,急忙托人向農民協會求情,并表示出錢認錯。

此外,馬侖還發動農協會員200多人,聯名以“十大罪狀”控告在地方為非作歹、仗勢欺壓百姓的堂叔馬成謙父子。中共地下黨員蔡貢庭以宿遷縣農協組織部長身份,向司法機關提出公訴,于是拘捕馬成謙之子馬良凱下獄,罷免馬成謙在地方上的職務。

1929年2月,宿遷小刀會暴動,馬侖率領運東各鄉農民協會會員,配合小刀會進攻縣城。失敗後,馬侖家中被抄,他潛赴上海,由中共江蘇省委介紹到松江以教書作掩護,開展黨的地下活動。

遭敵人暗算英勇犧牲

1930年5月,馬侖由松江回宿遷參加中共宿遷縣委。7月,縣行動委員會成立,李幹成任書記,湯滌非任總指揮。馬侖參加黨的行委和軍委工作。由馬侖、徐懷雲、趙雪門負責組建紅十五軍第三師。

軍委當時主要任務是抓武裝、搞槍支,準備開展睢甯、宿遷、邳縣、泗縣、泗陽五縣大暴動。根據省行委訓示,要求各地将民間武裝列為兵運工作範圍中一項重要任務。是以,縣委、行委派人與縣西南各路民間武裝取得聯系,讓縣委遊擊隊隊員和民間武裝人員住在一起,采取共同行動。

為了擴大武裝力量,1930年7月下旬,軍委研究決定,将中共耿車區委委員佟錫金手下的武裝收歸紅三師編制,由馬侖等人去做工作。馬侖到佟家,談及借槍之事,佟錫金拒不同意。佟原系惡霸地主,不服從組織上司,緊要關頭有可能叛變,縣委決定将其處死。

7月22日,馬侖帶人上門将佟擊斃,收繳部分槍支。佟錫金的親家、匪首王存江知道後,立誓要為佟錫金報仇。佟錫金死後沒幾天,一天晚上,馬侖率領的遊擊隊在湯家群牆(今宿遷經開區境内)。這時,匪首王存江、王振邦派匪徒100餘人,趕到湯家群牆,約馬侖他們一起到三棵樹以東某地去攻打地主碉堡,謊稱可以得到許多槍支。

馬侖等信以為真,欣然同意,便拉出隊伍和他們一起行動。不料,剛到湯家群牆北200米的一塊山芋地邊,王存江暗示親信準備動手,忽然一聲槍響,匪徒三五人圍攻遊擊隊一人,先奪去槍支,後開槍射擊。馬侖當場犧牲,時年27歲。和馬侖同時遇難的還有徐懷雲、趙雪門等15位同志。

在馬侖的影響下,他的家族先後多人參加革命,有3人犧牲。

革命者是殺不完的。英雄的宿遷兒女,繼承馬侖同志的遺志,踏着他的血迹繼續前進,終于赢得了宿遷的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蘇省民政廳追認馬侖為革命烈士,并在馬陵公園及大興鎮立碑紀念。

紅色精神在家鄉傳承

在如今的懷侖社群, 家鄉人民傳承馬侖的革命精神,将紅色基因根植于血脈之中,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建設美好家園。

在懷侖社群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紅書房”裡,記者看到這裡有很多紅色書籍,“我們經常組織社群黨員在這裡學習,搞讀書會、黨史知識競賽,每當說到馬侖烈士的事迹時,年輕黨員都會展開激烈讨論,思考年輕人怎樣才能像馬侖同志一樣,在新時期做一名優秀的黨員。”懷侖社群黨委副書記盛佑峰說。

今年春節期間,懷侖社群開展了“理論‘年貨’送到家,老少結對共學習”冬訓活動。社群的老黨員們向入黨積極分子、年輕黨員講述馬侖的事迹以及自己入黨的故事,利用結對共學架起老黨員與黨組織密切聯系的橋梁,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促使他們充分發揮餘熱,傳遞正能量,一如既往地走在追夢隊伍的前列,讓黨員冬訓走深走實。

馬侖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家鄉人民沒有忘記他。宿豫區大興鎮通過積極走訪、了解革命曆史,充分挖掘懷侖社群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内涵,規劃建設馬侖紀念公園,打造輻射5公裡範圍的“黨性教育圈”,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激活黨建陣地“紅磁場”效應。目前馬侖紀念公園主體建築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裝修設計,預計三季度竣工投入使用。

“每一段真實的曆史故事、每一座矗立着的紅色建築,背後蘊藏着豐富、鮮活且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資源。”宿豫區委宣傳部部務委員蔡妍介紹,宿豫區以“黨課+電影”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以紅色電影、本地的紅色人物故事為抓手,廣泛開展電影黨課進社群、進村居、進學校、進企業、進商圈、進家庭活動,解讀紅色電影、講述黨史故事。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即将來臨之際,貫徹落實好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大曆史意義。

馬侖的一生隻有短短27年,卻在宿遷黨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我們依然要追憶英雄的時代,仰望曆史的天空,弘揚革命烈士民族精神,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