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居建設七十年 百姓滿滿獲得感

作者:人民網

人民日報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攝制的4集系列專題片《安居中國》近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熱烈反響,全國各地幹部群衆收看節目,深切感受新中國成立70年來住房領域,尤其是住房保障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91科技集團黨支部書記、董事長許澤玮說:“在中國人傳統思維中,家是維系社會關系的最小單元,而房子則是這種關系的載體,是以,有房住是普通大衆的基本需求之一。我從《安居中國》中看到,我們國家已經從‘有房住’邁向‘住得好’階段,從中最能感受到中國共産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

在北京市海澱區工作的平善濤則對片中的共有産權住房故事深有感觸,去年,他因為這項政策解決了住房難題。“當時北京有30%的共有産權住房房源配置設定給非京籍家庭,我也如願以償在海澱區購買了一套兩房間。下一步我準備和女友舉辦婚禮,完成對她多年來的承諾。”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2018級碩士生蔔玉說,通過觀看《安居中國》,她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發展全貌以及改革過程。“我的父母那輩,多數人都是自己蓋房,房子都比較簡陋,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隐患。現在,中國的許多家庭都搬進了商品房,房屋的品質大大提高,小區的物業管理越來越規範。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棚戶區被改造,保障性住房的數量不斷增多,品質不斷提升,讓更多人得以安居。”

“片中房改房的故事,仿佛把我又拉回到上世紀90年代。我是在1996年購買的房改房,人均住房面積從3平方米增加到了10平方米,後來房改房上市交易後,我們置換了一套面積更大的普通商品住宅。可以說,沒有當初的房改售房政策,就沒有後來我家的安居樂業。”家住廣州的黃瑞芬說。

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盛和苑小區的丁榮英被片中的公租房故事深深觸動,她表示,國家的公租房政策不但解決了她家的住房難題,而且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了她家的命運。“前年做過一次手術,靠着終身俸,又要生活又要養病,十分困難。感謝國家的公租房政策,我們2018年入住公租房,有了自己的家,我可以安心養病。等病好起來我就再就業,相信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

阿裡巴巴進階算法工程師劉慈航說,“《安居中國》中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讓我很受感動,公租房讓龔益平老兩口有個溫暖的歸宿,廉租房讓陳浩瀚能夠安心學習,并堅定了他當兵報效祖國的理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類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貫徹落實讓老百姓住有所居,心有所安。也正是因為這些惠民政策,青年們可以安心在大城市奮鬥打拼,老年人也能在家鄉安享天倫。”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住房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翻了幾倍,可謂奇迹。”江西省上饒市房地産估價與經紀行業協會會長陳康美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為破解當下住房問題指明了方向。我們作為從業者,一定要以高度的責任心,為房地産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70年來,在黨的上司下,人民群衆的住房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原廳長楊占報表示,住房領域所取得的一切成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實作人民群衆“住有所居”的夢想。而江蘇省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産局局長郭宏定則表示,将繼續發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的優良工作傳統,永葆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崗位上為住房保障工作添磚加瓦,加快解決困難群衆的住房問題。

(本報記者劉陽、趙兵、鄭海鷗、程龍、楊昊)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0日 06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