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作者:新民晚報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圖說:《生命的寓言》袁侃作品展現場 主辦方供圖

時隔3年,雕塑家袁侃又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裡開講另一場“新寓言”。入口處的海報先聲奪人,不鏽鋼的“鲨魚魚鳍”從海報背後刺穿出來,像把明晃晃的尖刃,這座殺機四伏的動物園裡充滿神秘。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袁侃告别了原先那群與世無争的萌萌的白熊,它們在這場舞台劇裡暫時隐到了幕後。一群野心勃勃、孔武有力的新夥伴開始登場:若隐若現的鲨魚觊觎着海獅,匍匐在水中的河馬和孤獨起舞的犀牛隐喻着不安的環境……這座在美術館裡起建的“動物園”,仿佛即将啟幕的大戲,包裹着一則富有深意的生命寓言。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袁侃将與孩子在海洋館和動物園裡見到的動物搬進展廳。一樓入口處頂球玩樂的海獅渾然不知遠處有成群的鲨魚。這些鲨魚被安置在一樓寬廣的空間内,在被規劃為海洋的地面上有規律的排列着。而在二樓則有一群河馬三五成群的被擺放在中庭的兩側。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順着通往二樓的樓梯向上走,可以看到幾隻企鵝在展覽的二樓入口處。随即映入眼簾的是更多的排着隊朝聖的企鵝。這些用樹脂、鋁闆制成的企鵝在袁侃手中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為了差別于動物園内的企鵝,企鵝雕塑主色是夾雜着金色的灰和白。而白灰交界處所展現的金色,以及企鵝喙的下方的金色則提升了動物的神性。這些企鵝直立行走着,然後俯下身來消失在遠處旗杆上的染血的衣服那。一隻手指懸挂衣物的旗杆,悲泣的彼得兔被放置在牆後。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此次展覽的布置具有強烈的舞台效果。穿過河馬群,觀衆可以在狹長走廊的盡頭看見一頭犀牛,就如同在月夜裡,這頭孤獨的犀牛在獨舞,展現了一種最後的舞蹈。在這個光線昏暗但又重點突出的展覽裡,最亮眼的,也是牆面上唯一的作品是燈箱裡的鴕鳥。袁侃從米蘭·昆德拉的《消亡錄》裡獲得靈感,随即創作了兩組三聯的波普式的鴕鳥畫像,這些面相誇張的鴕鳥張大了嘴。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此次展覽中所展出的作品以動物為主題,創作為展覽場館定制,在空間和展品布置與創作上,超越了傳統的雕塑作品的展現形式。策展人江梅說,今天的展覽是四年前“明天寓言”的繼續,藝術家塑造了一系列熊貓的形象。和當時自身的處境,焦慮感和危機感都有關系,對于社會中的人的未來的關注和反思還有憂慮憂慮。《生命的寓言》則是對于生命自身存在價值的思考,視野更加廣闊。

鲨魚河馬彼得兔……去美術館裡參觀殺機四伏的“動物園”

此次展覽将關于生命重量的思考蘊藏在這些可愛的動物背後。袁侃的作品展現了對動物神性的贊歎和生命的思考。而海洋色以及土地色的沙漏,則暗喻了地球上不同形狀,不同色彩,不同消逝速度的生物,展現了對生命的敬畏。

作為上海油畫雕塑院第四屆雕塑學術系列展之一,“生命的寓言——袁侃作品展”将持續到12月23日。(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實習生 葉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