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漢家衣冠正朔到偏遠的邊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經曆了什麼?引言納入版圖:霍去病的開拓讓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步入輝煌:漢至魏晉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無奈衰弱:安史之失鑄就河西走廊長達千年的衰敗。尾聲: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作者:飛眼視角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引言</h1>

公元9世紀中,曾經縱橫高原匹敵大唐的吐蕃帝國迎來了自己生命的最終時刻。一場争奪帝國最高權力的内鬥讓帝國内部積聚良久的沖突徹底爆發。先是來自底層的呐喊-奴隸平民大起義席卷了整個帝國核心地區-拉薩河谷,接着借着中央威信衰弱而異心頓生的東北諸鎮軍閥又互相征伐割據一方,最後不堪忍受的随軍奴隸成立“渾末軍”一舉摧毀吐蕃最強大的東北軍鎮,自此輝煌一時的吐蕃帝國正式壽終正寝。

吐蕃的衰弱讓飽受吐蕃壓迫的各族百姓看到了擺脫其統治的機會。就在吐蕃内亂期間,世代居住于河西沙洲豪右張議潮毅然發動河西受壓榨的漢族百姓發動起義光複河西。這支自發的起義軍便是後來被稱唐宣宗賜名的歸義軍。歸義軍英勇,光複自安史之亂喪失八十餘年的河西走廊。然而曆經吐蕃統治,昔日河西走廊的輝煌繁榮似乎不再能重制。那麼這條中原通向西域的要道到底經曆了些什麼呢?

從漢家衣冠正朔到偏遠的邊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經曆了什麼?引言納入版圖:霍去病的開拓讓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步入輝煌:漢至魏晉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無奈衰弱:安史之失鑄就河西走廊長達千年的衰敗。尾聲: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河西走廊上孤寂的唐兵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納入版圖:霍去病的開拓讓河西走廊納入版圖!</h1>

匈奴,戰國時代崛起的北方強權,以騎射為長的他們一度令橫掃六合的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并勒令三十萬精銳秦軍鎮守北境的存在。匈奴強盛時期東逐東胡西驅大月氏,掌控着東抵大興安嶺西控蔥嶺的廣袤土地。匈奴的強悍于中原王朝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時常南下劫掠的匈奴人無疑是中原王朝的最大隐患。為了剪除匈奴對中原的巨大威脅,中原王朝不斷嘗試着瓦解打擊匈奴。這些嘗試中有漢高祖劉邦遭受白登之圍的慘敗,有文景時期和親的屈辱,但這些失敗或屈辱隻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絆腳石罷了,是漢武帝的橫空出世與北伐匈奴的墊腳石。随着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到達鼎盛時代,西征河西掌控西域斷匈奴右臂達到經濟與軍事兩方面扼殺戰略的成型,漢朝找到了對付匈奴的辦法。顯然這一戰略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對河西走廊的掌控。

天縱奇才,似乎是為了配合漢武帝的這一戰略思想,一名年輕的将軍橫空出世,它就是霍去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騎将軍霍去病于春夏兩次率兵席卷河西大敗匈奴。當年秋,駐守河西的匈奴渾邪王決定率部歸降漢朝,霍去病率兵迎接。但匈奴渾邪王投降之舉算是臨時起意的個人之為,并未徹底說服部衆,是以臨降之前竟有部分部衆打算作亂擊殺漢軍。危急時刻霍去病快刀斬亂麻,率精銳騎兵突入匈奴大營之中擊殺變亂者進而穩定局勢讓漢朝得以成功接收河西。漢軍接收河西走廊是斷匈奴右臂戰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為了確定西通西域道路的暢通,漢武帝下令遷移百姓充實河西走廊,由此河西走廊去胡迎漢開啟了長達數百年的漢化過程并最終在西漢末年得以徹底消化成為了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漢家衣冠正朔到偏遠的邊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經曆了什麼?引言納入版圖:霍去病的開拓讓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步入輝煌:漢至魏晉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無奈衰弱:安史之失鑄就河西走廊長達千年的衰敗。尾聲: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少年将軍霍去病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步入輝煌:漢至魏晉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h1>

霍去病的橫掃河西氣吞山河讓河西走廊走進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但這僅僅是走進,消化并确确實實将其轉化為漢文化的傳承地才是其真正走進融入中國的根本。顯然這是需要時間。曆經王莽篡漢重新續接西漢的東漢王朝率先面臨的便是西部邊境的羌人作亂。中原王朝控制河西走廊之前,羌人是可以通過河西聯絡匈奴的,但漢朝的橫插一刀令兩者聯絡中斷,沒有強大匈奴的支援羌人自然極難興風作浪,這也是西漢時期羌人問題不明顯的根本。但當時間進入東漢,随着匈奴被漢軍徹底擊潰西遁及漢朝進一步深入河湟地區的行動徹底激起羌人的抵抗。百年羌戰,漢朝損耗大量資源最終平定,在這場平叛之中漢朝為了切斷羌人可能的外援進一步加強了對河西走廊的建設與控制,這間接造就了覆滅漢朝的肇源-涼州軍閥的崛起。

涼州軍閥的崛起表面上看是漢朝地方勢力的坐大,但這背後也顯示了涼州地區(包括河西走廊)漢化的深入。漢末至三國,河西走廊所在的涼州地區一度成為了争奪的重點。諸葛亮七出祁山為的就是打通這條通道憑借蜀漢為漢朝正朔的身份争取更大的外援,可惜最終功敗垂成。西晉一統後,涼州地區一度發生了異族叛亂甚至一度造成晉軍大将周處身亡的惡性事件,可見漢化的河西地區漢胡沖突開始尖銳。然而河西的短暫叛亂終究隻是“大餐”前的甜點,不久五胡亂華爆發,中原百姓四散奔逃,除了随晉室南逃之外,西奔早早被名士張軌布局控制的涼州成為了另一個可行的選擇。于是在大量關中漢族百姓的湧入之下,河西走廊的漢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一時間由張軌所創的立足涼州的前涼政權一度成為了五胡亂華之下少有的庇護安全之所、漢文化的傳承發揚之地。正是張涼政權的奠基,河西走廊漢家力量得以存續壯大并一度建立西涼政權以抵抗胡人在河西走廊的坐大。終究五胡亂華之下,胡人成為了中國北方最大的勝利者。公元439年,北魏滅北涼一統北方成為了北朝奠基的王朝。不過北魏的壯大終究離不開漢家士大夫的支援,是以不斷地漢化之下北朝最終由漢家出身的楊堅所篡。隋朝的建立意味着河西走廊再次回歸漢家之手,那麼隋朝之後河西走廊将會面對何種命運呢?

從漢家衣冠正朔到偏遠的邊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經曆了什麼?引言納入版圖:霍去病的開拓讓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步入輝煌:漢至魏晉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無奈衰弱:安史之失鑄就河西走廊長達千年的衰敗。尾聲: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掙紮在河西走廊上的西涼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無奈衰弱:安史之失鑄就河西走廊長達千年的衰敗。</h1>

隋朝一統後,北方再次崛起了一個類似匈奴一般的強權,它就是突厥。突厥的壯大讓中原王朝不得不再次重視河西走廊的重要戰略價值。是以從隋文帝用長孫晟之謀離間突厥到唐太宗大舉揮兵西進以武滅突厥,河西走廊始終對中原王朝抵禦甚至擊潰遊牧民族起着重要的戰略作用。然而在唐代迎來最輝煌時刻的河西走廊地區卻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其命運的十字路口。将河西走廊推向命運十字路口的是誰?正是唐初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國。吐蕃帝國與大唐帝國百年的曆史争鋒中一直落于下風。但身處貧瘠青藏高原的他們卻無時無刻垂涎着富饒的大唐。吐蕃如同一隻蟄伏的猛虎耐心等待着能夠讓它染指富饒大唐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恰恰在公元755年到來。這一年,認楊貴妃為幹娘善于阿谀奉承的安祿山突然暴起自立為帝發動叛亂。由此導緻大唐帝國衰敗的安史之亂席卷整個中國北方。為了平定叛亂,唐朝不得不調撥精銳的河西、安西軍東進增援,這給吐蕃出兵河西攻略涼州的機會。從公元761年至公元781年,迅速東進北上的吐蕃進取唐隴右、河西地區,自此河西走廊陷入吐蕃之手,輝煌百餘年的漢化河西開始了漫長的吐蕃化。

河西地區的富饒使得大量吐蕃部族進入河西走廊,由此使得本身占據人口優勢的漢族無法再成為河西地區的主導力量。雖然如文頭沙州豪強張議潮借吐蕃内亂得以光複整個河西走廊,但大量異族的存在使得河西走廊再難現昔日輝煌。自唐末起,河西走廊便陷入了諸多政權争奪的混戰局面,從歸義軍到沙州回鹘再到涼州吐蕃六谷部,河西走廊始終未能角逐出一個真正勝利者,反而是河西走廊之外的夏州黨項人橫刀插入摘得勝利果實。黨項人的勝利是河西走廊漢族的失敗,更是封建社會時代巅峰的宋朝永遠的痛。自此之後河西走廊淪陷近四百餘年,直至自南向北一統的明軍的到來。然而明朝的重新一統根本沒有改變河西走廊的狀态,邊陲之地的定位已經深刻烙印在河西走廊的靈魂深處!

從漢家衣冠正朔到偏遠的邊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經曆了什麼?引言納入版圖:霍去病的開拓讓河西走廊納入版圖!‬步入輝煌:漢至魏晉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無奈衰弱:安史之失鑄就河西走廊長達千年的衰敗。尾聲: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河西走廊上最後的漢魂-歸義軍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5">尾聲: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h1>

河西走廊作為曾經漢文化的繁榮之地最終沒落了。表面上來看,安史之亂中吐蕃的乘火打劫是直接的肇因,同時晚唐與北宋的不争氣也是河西走廊越行越遠的重要因素。但縱覽晚唐之後的中國曆史,似乎在大趨勢之下河西走廊的沒落成為了一件必然之事。何種大趨勢?恰是中國經濟重心的向南遷移。

晉末,五胡亂華之時曾有一段時間的衣冠南渡,但彼時中國經濟的重心依然在北方,人們心中的家還在中原。但自安史之亂之後,中國經濟重心開始改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使得南方經濟更為繁榮。利益驅使之下,漢族百姓不再是因為戰亂而避難東南,而是主動向南遷移尋求新生活。這便是日後北宋稅賦依仗江南而南宋可憑半壁江山不倒的根本。兩宋江南經濟地位的确定自然讓西北的重要性大為降低。這也是明朝以玉門關為界不再西進的内部因素。當然好在繼承明朝的大清皇帝好大喜功并在西部準噶爾汗國的威脅之下最終邁出了西進的步伐讓河西走廊不再成為中國的西部邊界。晚清雖庸腐,在對河西走廊的再造奠定了今日甘肅省的地位,其功甚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