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作者:行杯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下面是我讀高中時,跟一位同住洞庭湖畔的同窗的對話:

他:你見過白鳝嗎?

我:沒有。你見過?

他:見過,跟黃鳝不同,黑背白肚皮,樣子更像魚。

我:好吃不?

他:沒吃過,也怕吃得。

我:為什麼怕吃得?

他:聽說白鳝是專門吃河裡死人子的,誰敢吃?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這次對話後不久,我在湖邊的漁船上買魚時,第一次看見了白鳝,半漁桶。當有人告訴我那就是白鳝時,我特意跑過去仔細看了看。咦,這個傳說中吃死人子的惡魚,看上去一點也不讓人感覺害怕。

相反,還覺得有點可愛,黑背白肚皮,尖尖的腦袋,鼓鼓的眼睛,扁平的身體,半米來長,在漁桶裡靜靜地呆着,偶爾輕輕地滑動一下,挺溫馴的樣子。

可是有了”吃死人子“這麼一個先入為主的惡劣印象,就再也沒有吃白鳝的念頭了。漫長的歲月裡,關于白鳝的記憶越來越悠遠,仿佛盛産白鳝的洞庭湖根本就沒有這種魚,貌似它就不是一個能給人們吃的魚。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時光流逝,關于它的惡譽積累得越來越多——幾乎衆口一詞地認為它們真的以死人肉為主食。以至于洞庭湖裡産量不小的野生白鳝,即便還是有些人會向往,會惦記,卻似乎無法在濱湖各大小城市上市。

全國著名的嶽陽魚巷子,什麼稀奇古怪的魚沒有啊,卻唯獨很難看到白鳝那婀娜曼妙的身姿。嶽陽大大小小的專業魚館裡,如果不是客人刻意“點播”,那也沒人能夠輕易吃到它。蒙冤的洞庭湖白鳝,就這樣年複一年地遭遇冷落,大量流往外地。

野生的白鳝極其珍貴,網上看到的價格可以高達每市斤255元,高于甲魚。而人工養殖的白鳝價格沒有上100元的。在相對流行吃白鳝的江浙,最便宜的竟然僅20多元一斤,估計味道也是天壤之别。

食在廣東,倒是廣東人啥都不怕。就像當年内地還在為企業姓啥激烈過招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埋頭發大财了一樣,當内地在長久地糾纏于白鳝的“人肉”問題時,他們一直在悶聲不響地大快朵頤,大吃特吃,大飽口福。甚至把白鳝奉上粵菜系的大雅之堂。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廣式烤白鳝,稱得上大快朵頤吧?

廣東人真的是慧眼獨具,敢為天下先。白鳝因其食用價值高而有“水中人參”和“軟黃金”之稱,時下風行大江南北的新派粵菜“生猛海鮮”一族中,白鳝正是其中備受食客嗜好的名貴魚類之一。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廣東人的清蒸白鳝,不曉得是不是從咱洞庭湖發運過去的?

它肉質細嫩、肥潤、味道鮮美,還是粵菜中高檔酒席常用的烹饪原料。據科學分析,白鳝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對維持人體正常視覺機能及上皮組織形态,維持人體正常性機能有重要作用。

科學家認為,白鳝的食譜很廣,傳說中的白鳝吃死人肉,純屬無稽之談。事實上,那麼多傳說白鳝吃死人肉的,從來沒有得到過科學證明,僅僅是一個悠久的傳說而已,就像傳說貓有九條命而事實上貓同樣會死一樣。

“白鳝為肉食性魚類。自然界鳗苗主要攝食浮遊甲殼類生物,長大後主要攝食小蝦、小蟹、水生昆蟲、螺、蚬、蚯蚓等,也捕食小魚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吃死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可以放心使用。”

白鳝吃死人是真的嗎?_39健康問答_39健康網

ask.39.net

1998年,我們報社一行赴江浙考察學習,在蘇州、無錫、南通等地,東道主都給予了盛情的款待。所到之處,幾乎都是用當時最時尚、最昂貴的白鳝、駝鳥肉招待我們,幾天時間讓我們過足了口腹之瘾。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駝鳥不是湖鮮,這裡就不說了,隻說白鳝。我們一行十多人當中,也有個别不吃白鳝的,估計也是受了“不良風氣”的影響,這就讓我們喜歡的大飽口福。白鳝一端上來滿屋子就香了,江浙流行的做法跟廣東一樣,也是“烤”為主。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烤出來的白鳝肉,色香味俱佳。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本來以為這肉會很油膩的,事實上白鳝做得不好是會有些油膩,有些腥味。可是烤白鳝落口之後,感覺肉質又緊又酥,香氣襲人,簡直稱得人間美味,可以當作最好的點心來吃。

洞庭湖鮮之蒙冤的白鳝

面對着如此誘人的佳肴,你要是還在猶豫不決,用咱們嶽陽土話來說,那你就是扮把(摔傷)哒腦殼。。

到了這個份上,說得不好聽一點,那白鳝肉,即便真有惡譽,在如此美味誘惑之下,俺也要棄之不論、光着膀子上了!真的,我平常是最怕肥肉腥膩的,魚肚皮、扣肉、豬腳之類的東西邊都不沾。可是面對着如此誘人的白鳝,我一塊接一塊吃得猴急,全然顧不得吃相是否難看。

朋友,換了您,您會怎樣?

圖自網,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