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澤湖畔紅高粱喜獲豐收 多樣性秋糧種植助農增收

作者:MtimeTime.com
洪澤湖畔紅高粱喜獲豐收 多樣性秋糧種植助農增收

今年風調雨順,紅高粱喜獲豐收,種植戶們樂開了花。 張連華 攝

(糧安記者萬裡行)洪澤湖畔紅高粱喜獲豐收 多樣性秋糧種植助農增收

中新網宿遷10月17日電 (記者 劉林)金秋十月,禾香醉人。17日,江蘇泗洪天崗湖鄉數千畝高粱喜獲豐收,紅彤彤的高粱海中,收割機一字排開,機器轟鳴,種植戶們喜笑顔開。

泗洪縣位于江蘇省西北部,宿遷市南部,處淮河中遊,東臨洪澤湖。泗洪縣是江蘇聞名的魚米之鄉,多種農産品獲批農産品地理标志認證,榮獲金農獎“中國螃蟹之鄉”“中國碧根果之鄉”稱号。

“我以前是開收割機的,到了農忙時節,就開着收割機走南闖北,幫别人收割莊稼。”高粱種植大戶許磊正忙着給高粱裝袋,他告訴記者,高粱馬上就要烘幹,随後就會被訂購的酒廠拉走。“今年的高粱價格每公斤4元左右,畝産600公斤出頭,每畝地純利潤1000餘元。”

洪澤湖畔紅高粱喜獲豐收 多樣性秋糧種植助農增收

收割機在高粱地中往來穿梭。 張連華 攝

許磊說,種植高粱是因為前幾年在外地幫别人收割,看到别的地方種植高粱效益很好,去年就嘗試着種了一些,嘗到甜頭之後,今年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多畝,純利潤将近100萬元。

許磊是泗洪縣天崗湖鄉本地人,剛剛33歲。“以前在土裡‘刨食’隻能填飽肚子,是以都是老年人種地,年輕人外出打工。現在規模化種植的利潤可觀,而機械化的規模種植更适合年輕人。”

在許磊面前,數千畝高粱“紅海”随風起伏,谷穗飽滿,在夕陽的照耀下,映紅了種植戶們的臉龐。高粱田中,數台收割機在其中往來穿梭,切割、脫粒、烘幹等多道工序一氣呵成,諸多農戶被汗水浸濕了衣服,臉上的喜悅卻遮擋不住。

洪澤湖畔紅高粱喜獲豐收 多樣性秋糧種植助農增收

近年來,紅高粱種植‘異軍突起’,泗洪縣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張連華 攝

“高粱渾身都是寶,除了高粱米可以釀酒、食用外,高粱稈用處也很大。我家這麼多的高粱稭稈,也已經被一家飼料廠預定,高粱收獲完畢,所有高粱稭稈他們全部運走。”許磊笑稱。

據了解,高粱是在6月上旬小麥收割後播種的,到了10月上中旬就可以收獲了。高粱收獲結束,正好趕上種小麥,這種“不歇茬”的小麥和高粱輪作,大大提高了耕地的使用率。

泗洪縣天崗湖鄉分管農業的二級科員馬飛告訴記者,該鄉現有耕地面積7萬餘畝,在政府的引導幫扶下,水稻、玉米、大豆、蕃薯都有種植。“特别是近年來,紅高粱種植‘異軍突起’,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洪澤湖畔紅高粱喜獲豐收 多樣性秋糧種植助農增收

今年的紅高粱喜獲豐收,顆粒飽滿。 張連華 攝

馬飛分析,紅高粱種植技術簡單,管理比較容易,産量高,價格高,農戶們一經嘗試便會積極主動擴大種植面積。“七、八十年代,高粱是作為食用糧種植的,後來因口感粗糙,逐漸被淘汰。現在泗洪釀酒産業發達,高粱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今年的幾千畝高粱早早就被酒廠預訂了,現在有好多種植大戶都在鄉裡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準備大面積種植高粱。”

泗洪縣農技中心主任張程介紹,泗洪縣緊鄰洪澤湖,水源豐富,土地肥沃,土質為典型的黃粘土,富含鉀、硒等微量元素,産出的農産品品質好、價格高。農技中心因地制宜,在水資源豐富地區大力推廣優質稻米種植,在西南崗等丘陵地帶則推廣玉米、甘薯、花生等經濟作物種植。“高粱種植面積在泗洪耕地總面積中的占比不大,但規模在不斷擴大,我們與多所大學進行合作,做好技術扶持,農産品種植品種多樣化有助于提高農戶抵禦風險能力,提高收入。”

據了解,該縣2021年糧食種植總面積達到272.2萬畝以上,目前,全縣已收獲小麥141萬畝,畝産達到397公斤,總産量56萬噸,比上年(52.55萬噸)增加3.45萬噸,同比增長6.16%。今年主要秋糧種植面積156.84萬畝,其中水稻99.97萬畝,玉米42.25萬畝,大豆6.16萬畝,甘薯3.83萬畝,花生4.63萬畝。(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