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說古玩藝術品貴:早年買的藏品,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作者:芝麻開門收藏網

收藏古玩撿漏是常有的事情,撿漏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用較小的錢買到價格很高的古玩。物質本身的價值超出了他所标的價格,我們會發現在很早之前買的一些撿漏,現在回過來想一想其實也是一種撿漏。畢竟物價在上漲,現在的古玩藝術品的價格相比,以前已經高出了好幾十倍。是以有的人說早年買的古玩,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别說古玩藝術品貴:早年買的藏品,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1:清早期銅鬲式戟耳爐,尺寸:長19.3厘米;高12.9厘米,估價:RMB 800,000 ~ 1,000,000,成交價: RMB 1,069,500

我們來舉一些真實的例子,齊白石的《牡丹》就是如此,在早年間的時候,齊白石的牡丹成交價格在¥70,000左右,那個時候是1996年成交的。然而現在齊白石這幅畫的市場價格大約在1127萬元。相比之前的價格已經翻上了好幾十倍。僅僅23年的時間價格上漲幅度這麼大,這說明了藝術品在不斷地增值。在拍賣會上剛開始拼的是财力,到最後大家會發現其實拼的是眼力。

别說古玩藝術品貴:早年買的藏品,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2: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爐、瓶、盒(一套),尺寸:尺寸不一,成交價: RMB 1,035,000

可能在以前大多數人都看不起的一件藝術品,拿到現在的市場中的定價是非常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高幅度上漲的情況呢?其實是由于藝術品是具有特殊性的和現在的很多藏品有一定的差別,藝術品代表則是不可複制,同時也具有單一性。既然能夠成為藝術品那麼就不是量産出來的,所謂物以稀為貴,在收藏市場中展現得淋漓盡緻。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現在的現存量隻有一件,是以價格上漲幅度大,也是其重要的原因。

别說古玩藝術品貴:早年買的藏品,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3:清晚期黃玉麟制并刻不遠複齋主人上款紫泥過橋圓壺,尺寸:10×17.2厘米,成交價: RMB 977,500

收藏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三分靠本事七分靠運氣,然而其中三分是指的自己需要有足夠的辨識能力要有眼力勁,而其中的七分靠的是運氣,因為如果自己運氣不好,很容易買到假貨赝品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是在收藏市場中收藏家們不願意自身體驗到的。而之是以能夠簡陋,也是由于剛開始關注這件藝術品的收藏者比較少,是以價格低,這時候一些有眼力勁的也趁此收藏,等待不斷增值。

别說古玩藝術品貴:早年買的藏品,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4:清乾隆剔紅百壽蓋盒,尺寸:直徑39.5厘米,估價:HKD 500,000 ~ 800,000,成交價: HKD 943,000

我們會發現這裡的撿漏,和我們平時的撿漏是不一樣的,這裡的撿漏更多的,是指那些有眼力勁的人能夠懂得預判的收藏者。是以我們看在收藏市場中可能一些不值錢的古玩,隻是現在沒有展現出它的價值,在經過時間的沉澱之後,可能是非常有潛力的古玩,這一類的藝術品是值得各位收藏者所注意的。

别說古玩藝術品貴:早年買的藏品,現在回頭看都是“漏”

5:明寄寄齋主人清玩款鬲式爐,尺寸:直徑13.5厘米;高5.5厘米,成交價: RMB 931,500

雖然說簡陋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是作為一個是不長久,我們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收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要撿漏我還是需要靠真本事,才能夠有機會創造記錄的。一些不出名的藝術品,可能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關注也沒有人知曉,一旦有人知曉,并且絕大多數的人都在關注。這件藝術品的時候,就說明這些藝術品的價值将會被展現出來,是以價格提高是必然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