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鲸魚自殺為哪般?

作者:帝癡齋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人類自殺,但你聽說過鲸魚自殺嗎?

鲸魚是足迹遍布全世界各個海洋的哺乳動物,它的眼睛很小,視力很差,但聽覺卻十分靈敏,能感受超音波。

鲸魚大緻可分為兩類:須鲸類,有鲸須,沒有牙齒,兩個鼻孔;齒鲸類,有牙齒,沒有鲸須,一個鼻孔。一般情況下,兩類鲸魚都是群居生活。但讓人意料不到的是,鲸魚自殺時竟然也是集體自殺!

鲸魚自殺為哪般?

1976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海灘,突然有250餘條鲸魚遊入淺水中,當潮水退下,它們就被擱淺在了海灘上。美國海岸警衛隊帶領數百名自願救鲸者想盡一切辦法救助那些絕望的鲸魚,但最終還是沒能挽回悲劇。

鲸魚自殺為哪般?

不僅是外國,在我國也有着類似事件發生。2005年和2008年,在廣東、海南和青島先後有三頭鲸魚擱淺死亡。

那些可憐的鲸魚應該知道,一旦在靠近岸邊的淺灘擱淺,對自己而言是極度危險的事情。但它們為什麼還要遊到那裡?難道真是因為“看破紅塵”而自尋死路嗎?

鲸魚自殺為哪般?

我們知道,雖然鲸魚“老眼昏花”,但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高靈敏度回聲測距本領。鲸魚能發射出範圍極廣的超音波,這種超音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根據超音波往返的時間,鲸魚就能準确地判斷出自己與障礙物的距離,一般情況下誤差很小。

是以,就有人推測,鲸魚為了追食魚群而遊近海邊時,向着有較大傾斜度的海灘發射超音波,回聲誤差變得很大,甚至完全接收不到回聲。是以它們會以為前方是一片坦途而繼續前進,這才釀成殺身之禍。

鲸魚自殺為哪般?

目前這種說法得到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可,因為有很多鲸魚自殺事件都印證了這種說法:

1975年,一群魯莽的逆戟鲸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海灘集體擱淺。動物學家在鲸魚的耳内發現了許多圓形的昆蟲。很可能是它們破壞了鲸魚的回聲定位系統,使鲸魚不能準确收聽回聲而“誤入歧途”。

1986年,4頭鲸魚沖進蘭薩羅特島擱淺,另2頭鲸魚沖上附近一座島嶼的淺灘。

1989年,24頭劍吻鲸沖上那利群島沿岸的淺灘。這兩起事件的共同點是當時都有海軍演習,是以生物家認為是水下爆炸、軍艦發動機和聲納的噪音導緻鲸魚“探路系統”出現了差錯。

1997年,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海岸,約300頭鲸魚集體自殺。阿根廷學者分析後認為,當時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了地球磁場異常,破壞了鲸魚的“導航系統”,使其犯下“方向性”的錯誤。

另有一些科學家将自殺的鲸魚解剖後,發現很多死鲸發出超音波的部位紅腫病變,失去了辨識方向的能力,這個很可能是由海洋污染引起的。

以上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關于鲸魚自殺之謎,還有其他推測和說法。

鲸魚自殺為哪般?

根據2004年12月美國《科學》雜志的報道,科學家在擱淺緻死的抹香鲸骨骼上發現小凹洞,這是骨頭壞死的現象。抹香鲸可以潛到水下3200多米深的地方,如果它們迅速上浮,體内會在短時間内湧出大量氣泡。這些氣泡會壓迫神經,阻塞血管,導緻其肌肉缺氧,進而使骨頭壞死,留下小凹洞。這表明,抹香鲸的死很可能是它上浮過急而付出的代價。

也有觀點認為鲸魚可能是受到意外的刺激而倉皇逃命,才無意擱淺的;有些人還認為鲸魚群中常有一個帶頭的,當“老大”擱淺時,整群鲸魚也會像殉葬似的同歸于盡;還有說現在流行複古,是以鲸魚也就跟風想回到陸地上生活(也不知道這麼搞笑的說法是哪來的,難道連命都不要了啊?);也有說是鲸魚是生病之後無力掙紮到水面呼吸才自己遊到淺灘的;說鲸魚由于嘴饞貪吃、戀食忘返而造成退潮後擱淺的也大有人在……

這些靠譜的和不靠譜的說法太多了,但沒有一個能讓人完全信服。

鲸魚自殺為哪般?

不過,不管鲸魚自殺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從以上種種推測都可以看出,那些可憐大家夥的死都和我們人類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大家确實應該行動起來了,否則将來看到隻能是無數鲸魚的屍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