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是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奠定了他無以替代的唐詩名家之位

作者:閑來話文史

唐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詩人們創造了絢爛多彩的唐詩,唐詩也造就了無數偉大的詩人。星光璀璨的詩海,彙集了衆多燦如星鬥的詩人,有這樣一顆閃亮的星星,在星空照耀千年,依然閃爍着熠熠光輝,他就是唐朝詩人韋應物。

韋應物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的與衆不同被人稱為奇葩,因為他自幼就是個問題少年。雖出生在極有名望的貴宦世家,但卻是個調皮搗蛋,橫行霸道的小地痞,别看年齡不大,但做的壞事不少,聚衆賭博,窩藏罪犯,調戲女子,劣迹斑斑,但仗着家族勢力和玄宗對他的喜愛,沒有人敢動這個惡少。

這是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奠定了他無以替代的唐詩名家之位

韋應物脫胎換骨的轉折點是安史之亂,23歲的韋應物,突然頓悟,或許是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觸發了韋應物内心潛在的優良品質,他竟然走進學堂開始讀書,從此大徹大悟,開始了他另一半溫雅博學,敦厚善良的人生,之後,他的詩才漸漸顯露,最終譽滿天下,成就了唐朝詩人無以替代的重要位置。

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就是《滁州西澗》,寫這首詩時,韋應物47歲,早已名聲極大,當時滁州有一處景點叫做西澗,閑暇之餘,他常來西澗散步遊玩,某日有感而發,揮筆寫下了這首讓後人贊歎不已的《滁州西澗》。

這是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奠定了他無以替代的唐詩名家之位

滁州西澗

韋應物 〔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是韋應物山水詩的代表作,也是唐朝山水詩的傑出之作, 看似作者不過是将目之所及的景色記錄下來,但在韋應物的筆下,單純平凡的景色可以變得生動幽遠,充滿詩情畫意,這與當初那個不學無術的纨绔子弟有着天壤之别,甚至難以劃上等号。

這是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奠定了他無以替代的唐詩名家之位

前兩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詩人寫道,我獨獨憐愛生長在澗邊山谷的幽幽芳草,還有樹林深處婉轉啼鳴的黃鹂。清麗雅緻,幽靜恬淡的景色,讓詩人沉醉其中,萋萋的芳草,靜寂的深樹,婉轉啼唱的黃鹂,由多個夢幻般的畫面交織而成。

在“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兩句中,首句寫靜,次句說動,由靜到動,讓畫面充滿鮮活與動感。而“獨憐”一詞則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展現,詩人獨獨憐惜在澗邊默默生長着的萋萋芳草,是什麼原因呢,或許是因為芳草的籍籍無名,才讓詩人有着如此的感慨。

這是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奠定了他無以替代的唐詩名家之位

後兩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詩人将筆端切到了另一個畫面,但見,已是傍晚時分,春潮悄然上漲,好似帶着雨水洶湧而來,西澗的水勢猛然變得湍急,荒野的渡口不見來人,唯有一隻小舟悠然的橫在水面上。

第三句中的“晚”與“急”,用得頗有技巧,似乎沒有比這兩個字放在這裡更加适宜,而“春潮帶雨”,更是有着特别的韻味,為何說“春潮帶雨”,不說 “雨帶春潮”呢,而且本就應該是“雨帶春潮”,但詩人選擇的是春潮帶雨,因為先寫春潮更具湍急和激蕩的震撼之感。

這是韋應物最有名的一首詩,奠定了他無以替代的唐詩名家之位

韋應物的這首《滁州西澗》,全詩寫的都是所見之景,有人說詩人是不是有所寄托或是另有深意呢,對于這個問題,曆來有所争議,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難以服衆,其實讀詩賞詩,需要了解寫作背景,但卻也無須“唯背景論”,也或者詩人不過是單純被景色所驚豔到,是以揮毫而作,後人何以一定要牽強附會呢。

但需要說的是,韋應物從有恃無恐和荒唐蠻橫的少年,到後來成為儒雅謙遜的詩人和心系百姓的有為官員,這個跨度之大,作者的内心一定是有着波瀾起伏的經曆的,而這首有着如此幽雅意境的詩作,是可以反映出作者已趨恬淡平和的心境和心裝家國的廣闊胸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