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貴州大方:奢香故裡唱響田園牧歌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

深秋,大方縣東關鄉經濟開發區育苗中心的溫室大棚中,一株株蔬菜嫩苗正茁壯成長。大棚裡25度左右的恒定溫度,是這些幼苗得以成長的主要保障。

貴州大方:奢香故裡唱響田園牧歌

村民采收香蔥。羅大富攝

“自從這個溫室大棚建成之後,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種苗培育了。”該育苗中心的從業人員說,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這隻是大方縣農業産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大方縣依托“中國皺椒之鄉”“中國天麻之鄉”“中國豆制品之鄉”,圍繞“3 2 N”工程,着力建構“三優兩特”的産業布局,以“菜、畜、果、藥、菌”五大重點産業全力推進農業産業發展。年均種植蔬菜30萬畝、辣椒20萬畝、大豆10萬畝,穩定發展種植水果(猕猴桃)20萬畝、天麻3萬畝、魔芋2.5萬畝、食用菌4.2萬畝、青貯10萬畝、茶葉2.5萬畝。

走進大方縣鼎新鄉新發村,一條條通村路縱橫交錯,一個個大棚錯落有緻,一幢幢新修的民居鱗次栉比。“我家土地都流轉給合作社了,在基地裡務工,算起來比以前種包谷洋芋劃算多了,做一天有70塊錢。”村民周元飛高興地說,種植基地就在家門口,每年給家裡增加了不少收入。

貴州大方:奢香故裡唱響田園牧歌

村民采摘猕猴桃。陳忠友攝

從溫室育苗到基地種植,再到最後的銷售,整條現代農業生産線形成了一條利益相關的“鍊條”,在“鍊條”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現代科技農業帶來的紅利。

大方縣通過探索“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的新型農村生産關系,引進了一批具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打造了一批有潛力的種植基地,培育了一批有責任擔當的合作社,基本上實作農業産業發展全縣覆寫,讓群衆從“為吃而生産”轉向“為賣而生産”,喚醒産業革命的内生動力,有效實作集體經濟與農村群衆“雙赢共富”,讓群衆充分享受産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貴州大方:奢香故裡唱響田園牧歌

村民正在苗床管理。羅大富攝

為最大限度發揮經濟效益,大方縣還圍繞主導産業和重點産品,着力培育農特産品公共品牌,成功打造了大方天麻、大方豆制品、大方皺椒等一批特色品牌,初步實作了部分農特産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同時,多管道、多途徑開拓農産品銷售市場,抓好縣内縣外市場産銷對接。

貴州大方:奢香故裡唱響田園牧歌

聖女果種植基地。 周訓貴攝

對内繼續推動農産品進超市、進機關食堂、進學校、進醫院、進工礦企業,實作訂單生産、訂單銷售;對外充分用好農工黨、廣州天河等幫扶資源,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農副産品市場,與千喜鶴集團、四川天味公司、江楠果蔬公司等龍頭企業簽訂農特産品銷售協定,助力“方貨出山”。

随着農業産業現代化步伐的加快,産業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農業逐漸成為群衆心中的緻富産業,農村也越來越美,一曲曲田園牧歌正在奢香故裡唱響。(楊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