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作者:魚棠觀賞魚

|· 本文來自“我是科學家”·|

如果讓你選出世界上最醜的動物,你會選哪種動物呢?可能每個人對于醜的定義不同,給出的答案也會不同。但是在曆史上唯一一次關于最醜動物的票選中,一種叫做水滴魚的動物脫穎而出,榮登榜首。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水滴魚。圖檔來源:MichaelHearst丨UnusualCreatures

2013年,英國醜陋動物保護協會(竟然有這樣的協會)舉辦了一次“世界最醜動物”的網上投票評選活動,其中有種身體化成一灘,長着大鼻子,看上去心情超級不美麗的的古怪生物——水滴魚最終成為網友票選的冠軍。而和他競争冠軍位置的還是人類的遠親長鼻猴,隻能感慨,比最醜的人類還要醜,果然是“醜王”,也難怪人們會拿水滴魚和特朗普開玩笑了!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A,B分别為水滴魚和長鼻猴[1],C為網友将水滴魚和特朗普惡搞的圖檔[2]

出自深海的“醜王”

水滴魚,學名Psychrolutes marcidus,屬于隐棘杜父魚科(Psychrolutidae),生活在紐西蘭、澳洲和塔斯馬尼亞附近水深600-1200米的深海海域裡。雖然不少人對水滴魚的大名有所耳聞,但是其實我們對于這個物種的了解還知之甚少。水滴魚的英文别名叫做Blobfish,blob的字面意思就是“難以名狀的一團”(假如水滴魚知道自己被人這麼簡單粗暴的形容,一定很受傷)。不過,這也反映了人們對這種魚一個重大誤解:水滴魚長的就是我們看到的照片上的樣子。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各種“難以名狀的一團”A[3],B[4]。

水滴魚的“證件照”不是本尊?

水滴魚生活在深海中,那裡的壓強是陸地的100-200倍。和其它深海生物一樣,為了适應深海的生活,水滴魚進化出了一整套的适應機制。它們沒有很堅硬的骨骼,肌肉含量很少,身體更多是由一些密度比水小的凝膠狀物質構成,這樣才會有更好的韌性,承受住海底巨大的壓力[5]。水滴魚也沒有魚鳔,因為充滿空氣的魚鳔在深海也會輕易被壓碎,成為一種自殺式的器官[2]。

這些身體特性能幫助水滴魚很好的适應深海的生活,但是當它們離開深海來到陸地上的時候,一切就會變成災難。因為壓強急劇改變,而它們又缺少骨骼和肌肉,是以才像我們在它出水後被拍到的那樣,化為“難以名狀的一團”。是以說,雖然“證件照”被人到處傳,但離開深海的水滴魚并不是“水滴魚”真正的樣子。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現在看水滴魚,是不覺得有點可憐.。圖檔來源:參考文獻[6]

真實的水滴魚是啥樣?

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沒有拍攝到活着的水滴魚,但是科學家相信,在深海,它們會和陸地上我們看到它們的樣子完全不同[7]。科學界推測,在深海,它們保持着正常的魚的身體形态,而不是軟綿綿的一團。水滴魚會潛伏在海底,不經常遊動。這一點也可以在水滴魚近親Psychrolutes phrictus在水底的樣子得到印證[5]。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A.科學家猜想水滴魚在海底的真實樣子[7]。B.水滴魚的近親Psychrolutes phrictu

水滴魚吃什麼呢?科學家認為,水滴魚主要以深海的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為主,但是由于它們缺少肌肉組織,遊動能力和掠食能力相對來說很低,主要還是以伏擊的方式捕食。

放過我吧,我很溫柔!

不幸被曝光“醜照”的水滴魚,日子過得并不好。

随着近海捕魚的收獲越來越少,人類已經将捕魚的重心逐漸轉移到更深的深海,不善運動的水滴魚經常淪為深海捕魚的犧牲品。

很多科學家也推斷,水滴魚的數量已經明顯下降,很可能已經屬于瀕危物種了[8]。而且,離開深海的水滴魚,既不能人工飼養,也不能作為食材(就算能,大概很難有人願意對這樣一團黏糊糊的“史萊姆”下口吧),被捕捉後隻能白白陪葬。

水滴魚身上仍有很多未解之謎,人們目前僅對它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遠房親戚們有了一些了解——水滴魚所屬的隐棘杜父魚科目前一種有9個屬40個物種被發現。這些物種共同的特點是都長着個大腦袋,喜歡栖息在水底。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想象中兩隻水滴魚在海底纏綿的場景。圖檔來源:Rachel Caauwe | Wikimedia Co

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變色隐棘杜父魚(Psychrolutes phrictus,也叫做Blob sculpin),一個原因是Blob sculpin在很多地方都被找到,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科學家們通過它發現了隐棘杜父魚科魚類與衆不同的特點——這類魚的雌魚在産卵後會守護在魚卵附近,直到幼魚孵出為止。是以不得不感歎,雖然人家長得“醜”,卻是非常盡職和溫柔。(編輯:Yuki)

世界最醜動物——原本不醜還很溫柔?

正在守護魚卵的變色隐棘杜父魚。圖檔來源:參考文獻[9]。

本文來源果殼: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586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