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作者: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複聯4》自上映以來赢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口碑方面,豆瓣開畫被狂熱粉刷到了9.3分,随後理智粉入場,分數也穩定在了8.7分,基本預定了漫威系列的no.1。

票房方面,更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5天狂卷22億+,排片占比一直維持在95%以上,讓柏林電影節影帝王景春也忍不住在社交動态上酸了一把。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緊接而至的“五一檔”,看看複聯4的對手,确實沒有一個能打的。

當所有人都覺得又會是《複聯4》的“碾壓局”時,一部黎巴嫩電影卻上演“虎口奪食”,成了不折不扣的黑馬。

這就是《何以為家》!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導演: 娜丁·拉巴基 編劇: 娜丁·拉巴基 / 吉哈德·霍加裡 / 米歇爾·凱斯沃尼 / 喬治斯·哈巴茲 / 哈立德·穆紮納 主演: 贊恩·阿爾·拉菲亞 / 約丹諾斯·希費羅 / 博魯瓦蒂夫·特雷傑·班科爾 / 卡薩爾·艾爾·哈達德 / 法迪·尤瑟夫 類型: 劇情 制片國家/地區: 黎巴嫩 / 法國 / 美國 語言: 阿拉伯語 / 阿姆哈拉語 片長: 126分鐘 / 117分鐘(中國大陸)豆瓣:8.9

本片原名叫《迦百農》,一個很拗口的名字。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地名,位于加利利海附近,耶稣傳道時途徑此地,留下不少神迹與故事。

女導演娜丁·拉巴基敢于選用這個名字,就代表了她在創作本片的初衷不為了迎合商業化。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這部2018年的電影今年4月29日才引入内地,上映後,豆瓣評分從8.8分升到了8.9分,超越了《複聯4》,足可見它的品質之硬。

而6天1.4億票房或許在《複聯》面前不值一提,但對于一部低成本文藝片卻是一個相當了得的成績。

其實它早已得到了業内的認可。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凱撒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亞洲太平洋電影獎最佳導演……

當如此多榮譽加身時,你或許還會心生懷疑:黎巴嫩,一個動蕩不安的國家,一個電影荒漠能拍出這麼好的電影嗎?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可當你實際看完電影後,你就明白它獲得的贊美是多麼實至名歸。

用三個詞概括《何以為家》:感動、真實和勇氣。

首先說感動。

好萊塢電影往往很會玩套路,每隔幾分鐘來一個笑點,第幾分鐘男女主上床,第幾分鐘反派gg,第幾分鐘來個淚點,都像流水線産品一樣計算得很精準,看多了難免變得麻木。

可是《何以為家》卻讓皮哥找回了那種久違的最純粹的感動。

感動在于故事。

一個黎巴嫩的貧困家庭,父母養不起孩子,将11歲的女兒賣給了雜貨商。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12歲的哥哥紮因憤然離家出走來到了大城市,在那裡他遇到了來自埃塞俄比亞移民拉希爾,這位善良的黑人女子也過着窮苦生活,還有一個沒有身份證明的兒子約拿斯。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同是天涯淪落人,小男孩和拉希爾母子建立了深厚的關系,後來拉希爾被捕,男孩帶着嬰兒開始了逃亡之旅,一番颠沛流離之後,紮因最終被生活壓垮,忍痛将嬰兒交給了人販子,換取了逃亡國外的機會。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為了自己的身份證明,他重返家中,才得知自己出嫁的妹妹因過早為人妻而慘死在醫院,男孩揮着刀開始了複仇之旅……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感動也在于人物。

男孩父母的麻木不仁,男孩妹妹的天真無邪,黑人女子的善良無助,嬰兒的童真可愛都讓人百感交集。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而周旋在這些人物當中,男孩時而是保護妹妹的哥哥,時而是小偷小摸的混混,時而是嬰兒的貼身保姆,時而又是帶刀狂奔的暴力狂徒。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他是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他小小的身體就是一個戰場,時刻上演着正與邪的較量,這樣的負荷一個成年人都難以忍受,更何況一個孩子。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片中很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男孩自己搞得髒兮兮的,卻讓嬰兒不要亂摸,說這樣會髒了手。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隻是有人負重前行。

那一刻真心覺得他帥炸了。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是以當最後他提刀奔向仇人的時候,觀衆瞬間被這個“小壞蛋”俘獲,流下了複雜的淚水。

感動還在于台詞。

全片隻記住一句台詞:“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這句台詞被放在了電影海報最醒目的位置。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一個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真的讓人痛徹心扉,這句話其實痛斥的是那種“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社會怪象。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這句台詞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其次再來說說真實。

影片的真實之處在于沒有把主角塑造成一個“完人”。

他是一個沒有身份的人,長期在父母的責罵下生活,為了生存還要去賣東西,這樣的孩子一定充滿戾氣。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片中紮因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污點的人,他小偷小摸,滿嘴髒話,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抽煙,夠真實。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最讓皮哥印象深刻的一點是,紮因離家出走來到了大城市的遊樂園,坐不起旋轉木馬,他将一個美女雕像的外衣脫掉,露出渾圓的乳體,觀衆看來絲毫不覺得猥瑣下流。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而在餐廳廚房洗碗的黑人女子透過窗戶看到這一幕,也是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圓桌派》裡主持人問許子東,通俗小說和文學作品最簡單的差別是什麼?

徐子東回答:“就看書裡有沒有純粹的好人和壞人,有的話就是通俗小說,沒有的話就是文學作品,比如《紅樓夢》。”

同樣拿《複聯4》和《何以為家》作對比,《複聯4》裡的正反派清楚明白,而《何以為家》裡沒有純粹意義上的好人壞人,更接近生活的真實。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當然以上的真實還是歸功于編劇與導演精心的創作,不過看了片尾的彩蛋才讓我們更加震撼。

原來片中的主演就是真實生活在叙利亞的難民,他是偶然的機會被選角導演選中,和片中角色一樣,被發現時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他以非職業演員的身份主演了本片,一方面沒有了演員的那種匠氣,一方面片中大部分情節都是他的真實經曆,他不是演的,而是完整複刻自己經曆的生活。

是以說,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說是一部介于紀錄片和電影之間的作品,它不是搖尾乞憐的街頭乞丐,而是接地氣的真實記錄,這種真實更加震撼人心。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最後說說勇氣。

一個女導演,找來一個叙利亞12歲難民當演員,最後拍出一部震撼世界的藝術片,這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本片制作時間長達5年,前期調研進行了3年,劇本是在調研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除了主演很多參演人員都是真實生活的人,甚至導演自己都親自出演了片中律師一角。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影片拍攝時間長達6個月,積累素材超過520個小時,後期剪輯花了整整兩年,最後卻起了一個不讨喜的名字,徹底與商業絕緣。

導演敢于揭露自己祖國“醜陋”的一面。

讓皮哥深刻的,除了幾個主要演員的表演外,還有黎巴嫩難民區那些密密麻麻的破敗居所,裡面的人如蝼蟻般生活。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影片中小男孩帶着嬰兒流浪,周圍的人群那麻木的眼光像極了魯迅筆下看熱鬧的中國人,這些是在廉價的感動之外深刻的地方。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除了賺取我們的眼淚,導演其實還在勇敢控訴這個社會,到底是誰做錯了?為什麼把責任都推向一個小男孩?

男孩的父親無力地推搡着兒子,質問為何他們活得沒有身份和尊嚴?

黑人婦女隔着監獄的鐵欄杆,哭着問小男孩,她的兒子去了哪裡?

少年監獄的獄友看到小男孩給電視台打電話,跟着起哄,企圖讓一個小屁孩為自己發聲。

許多人說結尾過于煽情,其實這是導演借助一個12歲男孩的口表達自己的心聲:沒有能力,就不要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是以說本片不隻是感動,女導演處處綿裡藏針,哭過之後,會給你沉甸甸的思考。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好在最後是一個光明的結局,當小紮因拍攝身份證照片時,因為自己成了“有身份的人”而露出了開心的一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複聯4》讓許多人落淚,《何以為家》也讓許多人落淚。

兩種眼淚是不一樣的,前一種是11年的陪伴的淚,是滿足了我們英雄夢、少年志的淚;後一種則是目睹了生活真相的淚,是感懷于手足情、同理心的淚。

黎巴嫩某法庭上,12歲的男孩:我要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兩種淚,一種仰望星空,一種腳踏實地,缺一不可。

是以二刷三刷完《複聯4》的朋友,期待也能夠去影院支援一下這部同樣精彩的《何以為家》。

文/皮皮電影特約作者:忍者愛吃魚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