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記者 杜江西朱甯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雲計算技術專家王健介紹,城市數字化可以提高城市資源的效率。9月7日,在第一屆中國數字碳中和峰會上,他承認,即使實作了碳中和,生活水準仍在提高,這是城市數字化重要性的重要展現。
王健提出了一個更通用的資料集。目前,世界上50%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國的城市化率為60%,目前仍有上升趨勢的資料,到2050年,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是以,城市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工具,但與此同時,它們擁有50%至60%的人口,但它們也消耗了世界70%以上的能源。

以此為背景,在王健看來,城市應該當做一個主體。"電氣化加速了城市對資源的使用,排名前100位的城市約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0%。同時,從目前的世界電力資料來看,2015年資料顯示,世界各大城市工商業用電量,與當地人民生活用電量居之比實際上是不平衡的。例如,在洛杉矶和紐約這樣的地方,包括中國廣州和上海,家庭用電量和消耗量并不等于它們的工業消耗量。這種結構性變化正是數字技術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地方。
另一項資料顯示,到2020年,中國将使用電力遠遠超過美國,但其工商業用電量遠高于美國,但我們的居民用電量比美國少,如果我們把總量除以一個人均用電量,我們實際上人均用電量遠遠少于美國。據王健介紹,數字化在同等用電量的基礎上,在中國用電量的基礎上起着關鍵作用,但我們可以實作更好的生活品質。
對此,論壇上,王健用三個非常微觀的資料,展示了城市數字化在城市效率方面的潛力。
"可以想象,今天上午我們講成都的時候,說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僅次于北京,這表明我們說到城市交通,都是看機動車數量。但與此同時,一個城市在其巅峰時期,其實隻有大約10%的汽車上路,"這裡可以看到一個90%和一個10%的關系,解決300萬輛車需要的資源,用大約30萬輛車的資源來解決,對于城市來說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資源。"
王說,這類似于一家因為配置不合理而浪費大量能源的酒店,這些事情可以在不減少消費的情況下完成,"這就是數字化為我們所做的。"
最後,他談到了網際網路、資料和計算。在王健看來,這是數字化的三大基石。在過去十年到18年中,全球計算增加了500%以上,而能源需求僅增加了6%。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有機會用計算來換取我們的節能,是以我個人認為,在未來,每增加一度電,應該會減少世界10度左右的用電量。"就個人而言,我認為雲計算将對社會産生重大影響,就像電氣化時代的電力一樣。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