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站情感化設計與内容政策》一1.2 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網站情感化設計與内容政策》一書中的第1章,第1.2節,作者 【美】aarron walter , erin kissane,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網際網路在建立情感聯系方面經曆了艱難的起步。能與遠在異國他鄉的親聯絡 是非常了不起的,但這些發明最初隻是為了滿足學術的需要,這确實很枯燥。當商業先驅們發現了“水源”的時候,網際網路很快變成了各種網際網路泡沫的滋生地。我還記得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在為自己的個人網站編寫介紹文字的時候,使用的是頗有氣勢的“我們”,因為我想要給别人傳達一個印象,我是一家大企業,盡管這些措辭的背後隻不過是一個穿着馊味兒睡衣、在卧室裡與html搏鬥的家夥。那時,我并不想成為我自己——我努力想要成為與這個行業裡面那些大佬一樣的人物。

但是一些事情的發生,使這一發展趨勢并沒有維持多久。那些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後失業或被解雇的人要麼開了新公司,要麼回到卧室繼續穿着睡衣編寫新的網站和應用。

也許是因為沒有老闆的指手畫腳,也許是因為他們需要做些提神的東西,這些新網站的聲音确實更有個性了。

在這期間,flickr釋出了著名的耳熟能詳又讨人喜愛的新的網站形式,為許多人帶來了歡笑。facebook和twitter浮出水面,改變和影響了網際網路的聲音。這些新的社交工具讓使用者可以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這些聽起來可能并不夠意味深遠,但它代表了在網際網路上交流方式的重大改變。然而,也許在社交網絡出現之前,我們的專業弱化了我們的交流,現在的對話方式更接近于和朋友的閑談。當然,一點點的調整有時候也是合理的(圖1.1)。

《網站情感化設計與内容政策》一1.2 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圖1.1 dear rainn wilson,tmi

大幕已經拉開,我們的幽默、暴戾、關心、緊張以及我們日常感受到的所有其他情緒都暴露無遺。就如我們将在後面章節中讀到的一樣,這些真實,正慢慢融入我們為産品所塑造的個性,而我們的使用者也正在期待他們所通路的網站和web應用可以與自己産生共鳴。

在本篇中,包含了許多情感化設計案例,它們飽含人性、個性、務實——同時也謹記商業目标。對此你或許還有一些擔憂,不知道該如何在不讓老闆血液噴張的情況下實施情感化設計的技巧。我們将會看到實用的、真實的設計案例,這些案例将會啟發和支援你在下一個項目中運用情感化設計。我甚至還會分享一大堆的資料以幫助組織情感化設計的經驗案例。

請記住,永遠不要忽視人類的需求。通過設計我們可以看見其他人的存在,并與之發生聯系。

那我們從何開始呢?和任何好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一樣,我們從了解使用者需求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