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涉足伺服器晶片領域 高通能否撼動英特爾霸主地位?

高通,移動晶片巨頭;英特爾,伺服器晶片巨鳄。

談及高通和英特爾的關系,首先要說說英特爾敗走移動晶片市場。作為pc處理器領域最大的廠商,英特爾卻在智能手機移動晶片市場栽了跟頭,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最終仍以失敗告終,不久前正式宣布停止對broxton和sofia兩款針對智能手機的“atom”(淩動)系列處理器産品線的開發。

然而,高通的危機并未解除,畢竟除了聯發科和展訊這兩大玩家之外,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占比最大的三星、華為的自主晶片日益成熟,使用自主晶片比重在逐年加大,逐漸降低對第三方企業晶片的依賴。同時,由于擁有自主晶片,三星、華為的議價砝碼得以增加,可以拿到更好的晶片采購價格。

正是基于智能手機晶片的過度競争的局面,高通開始思變。今年1月17日與貴州省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正式進軍伺服器晶片市場。雖然早在2014年高通就宣布計劃進入伺服器晶片市場,并在2015年11月份宣布開始研發基于arm架構的伺服器晶片,向潛在客戶傳遞伺服器晶片樣品。但是,直到與貴州省達成合作,并成立合資企業——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芯通”),高通才算有所突破。是以,高通仍算伺服器晶片領域的一名新兵。

高通涉足伺服器晶片領域,與本已沒有交集的英特爾再次相遇,讓業界對伺服器晶片市場産生了無限想象。

高通計劃2017年上市arm伺服器晶片

資料顯示,華芯通目标是成為一流的伺服器晶片企業,設計、研發、銷售面向中國市場的伺服器晶片,立足貴州輻射全國,進而推動中國伺服器處理器和內建電路産業的發展,首期注資18.5億元人民币。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arm伺服器晶片有很多玩家,但是高通有兩方面獨有的優勢。其一,高通在智能手機soc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能夠很好地平衡終端的功耗、計算能力和價格,高通也完全有能力将這一經驗應用到伺服器晶片上。其二,高通對中國市場以及合作夥伴非常有信心。華芯通不同于其他合資公司,這是高通唯一一家既進行了資金投入,又進行了技術投入的公司,中國市場百分百交由合資企業華芯通開拓,而非合作夥伴。

同時,孟樸指出,高通将持續向華芯通提供設計和技術支援,幫助華芯通利用高通的伺服器晶片技術,研發适合中國市場的國産化伺服器晶片,并與貴州省一同推進伺服器晶片領域的技術革新和産業發展。

分析認為,伺服器晶片是高通全力開拓的利潤新增長點,以移動晶片的技術經驗切入,利于産品研發和推廣,利于低功耗arm架構伺服器晶片的發展,使用諸如在晶片層級上部署時鐘門控或者電源孤島、以及在系統層面上使用功率管理單元等設計技術,在保持功率消耗盡可能低的情況下,也能提供最高的cpugpudsp性能。gartner研究總監盛淩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高通選擇與貴州省合作是非常聰明的戰略動作,貴州省的大資料體量能夠給高通提供發展初期的市場支援。不過,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短期内高通還無法對英特爾形成實質性威脅。

市場期待新玩家

高性能的伺服器晶片使得英特爾得以壟斷資料中心市場,然而有報告指出,僅以性能為名額來設計soc,将對計算機系統的總能耗帶來挑戰,如果目前的計算機系統設計方式不發生改變的話,計算機系統總能耗将在2037年超過全球生産的能量總和。

更讓人擔憂的是,大資料方興未艾,正以幾何速率增長,且發展必将越來越快,對資料中心的需求也将越來越大,要知道資料中心由伺服器堆積而成,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能耗,将在不久的将來直接影響到大資料産業的發展。

高通進軍伺服器晶片領域或許意義就在于此,如果高通能夠以其移動晶片的低功耗技術經驗為基礎,研發出低功耗的伺服器晶片,不但能夠給高通帶來新的利潤增長,更将有利于全球大資料産業的發展。

其實,對于英特爾伺服器晶片的高功耗以及高售價,資料中心營運商們是最希望高通盡快有所作為的。今年2月份,高通與全球最大的伺服器晶片買家——谷歌達成了合作意向,雙方共同參與晶片設計工作,如果高通的伺服器晶片能夠達到性能目标,谷歌将使用高通的晶片。

要知道,對于谷歌而言,支援高通就是幫助自己,英特爾成功戰勝amd之後,其伺服器晶片市場占比已經超過99%,形成了絕對壟斷,谷歌在購買其産品時已完全失去議價能力。如果高通能夠成功跻身伺服器晶片領域,對英特爾構成威脅的話,對于谷歌而言,就有了議價的籌碼,進而有效地控制資料中心的建設成本。

在降低功耗、控制成本方面,谷歌一直在努力,而非單純的寄希望于第三方。近年來,谷歌不斷推出新的供電架構解決方案,優化并精簡資料中心的供電架構,于2012年采用第一代48v供電架構,并不斷改進48v機櫃和ups,2015年48v來到第三代,用锂離子電池包替換掉原來的鉛酸電池。資料顯示,采用48v供電架構比起傳統的12v伺服器架構降低了30%以上的能耗。有報道指出,晶片廠商宣布提供相應的晶片對48v對pol負載點的支援,而至于是英特爾還是高通,不得而知。

英特爾霸主地位難撼動

近十年,英特爾統治着伺服器晶片市場,超過99%的市場佔有率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為何無人能挑戰英特爾伺服器晶片霸主的地位呢?

分析認為,商業模式和市場屬性是最為主要的原因。商業模式方面,英特爾早已習慣了掌控售價,追求高利潤,這也是為什麼谷歌支援高通的原因。當然,也正是因為追求高利潤,英特爾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下一代處理器技術和生産線制程上,進而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英特爾的伺服器晶片售價達5000美元,部分甚至達7000美元。基于此,2015全年,雖然英特爾的pc端銷量仍在下滑,但是伺服器晶片營收仍年增11%,達到近160億美元,營業利益則年增6%,來到78億美元,超過英特爾全年營業利益的50%。

市場屬性方面,伺服器晶片市場不同于移動晶片市場,其并非消費級市場,而是專業級市場,對性能和穩定性的要求極高,而非價格。英特爾有着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根基,能夠率先掌握市場需求,并且,資料中心一旦應用英特爾的伺服器晶片,很難相容arm架構伺服器晶片。同時,盛淩海認為,arm架構晶片确實可以做到更低的功耗,但是如果高通想要通過arm架構跻身伺服器晶片市場,勢必需要更多的晶片滿足性能和處理能力的需求,功耗自然也将随之增大,優勢也将不複存在。不過盛淩海也表示,雖然簡單的移植很難,但高通的技術積累雄厚,或許能夠找到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