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力學傳感器五大應用領域解析

多年以來,視覺傳感器的應用都比力傳感器要廣泛,往往能在工業生産上起到更大的作用,而相對的力傳感器就沒那麼受歡迎。但在某些應用方面,力傳感器能比視覺傳感器更加實用、便捷,而且價格實惠。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力傳感器上的五大應用。

力學傳感器五大應用領域解析

力感測可以通過機械臂上内嵌的力傳感器獲得,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協作機器人已經具備。使用内置力傳感器的唯一缺點是,你沒有一個精度相同的裝置可以把力“讀”出來。大多是内置力傳感器都是通過讀取機器人的電流來測量力的。當然,有些力傳感器采用的是其他方式,例如根據材料變形來确定施加在上面的力的大小。

1.恒力

力矩傳感器首次制造出來,是用于打磨、抛光等應用。由于這些應用都很難實作自動化,因為機器人需要某些力回報來确定它推動的力夠不夠。

通過在程式中引入力回報回路,你可以很輕易地讓這些應用實作自動化,實作制造流程的一緻性。在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使用一個外部裝置,而不是機器人制造商提供的嵌入式解決方案。

2.目标定位

我們經常接觸到一些客戶,他們通常認為,零部件定位和定量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視覺傳感器。但實際上這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不可否認,視覺系統是零部件定位或量化的好方式,但采用力傳感器來尋找和檢測零部件也是可行的。确定他們在x-y平面上的位置是一回事,确定他們所處的高度又是另一回事。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套3d視覺系統。如果是一堆物體,你不需要知道整堆物體的确切樹良,隻需要每次去那堆物體裡找就可以了。機器人隻需确定那堆物體的高度,然後不斷調整其抓取高度就可以了。

另一種使用力傳感器的搜尋功能是傳感器的“自由模式”。這有可能是未能充分利用ft傳感器的參數。“自由模式”或“零重力”模式将讓您“解放”機器人的軸,這将使它能夠提高其合規性。例如,如果你想在一台數控機床上擰緊一個零件,你可以解放2個軸讓零件能完美地合上,同時還保持着一定的抓力。這就使得力全部作用在零部件的中心,不會有額外的力作用在機器人的軸上。

3.重複力

如果你正在考慮使用機器人做裝配任務,你希望機器人能夠一遍又一遍重複同樣的任務。然而,裝配任務很難實作自動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需要操作員進行力檢測。通過引入ft傳感器,你可以感受到裝配過程中施加的外力。

機器人在給手機裝上電池時,需要施加非常精确的力量。由于這些部件很容易損壞,要想完好無損地組裝起來确實很困難。這就是為什麼要設定一個很低的力門檻值,以防止部件錯位和損壞。

4.稱量東西

力學傳感器五大應用領域解析

上圖的應用是把橙色和藍色的冰球分開。然而,我們采用的方式卻跟它們的顔色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跟他們的重量有關。橙色冰球比藍色冰球重一些,根據重量的不同,傳感器可以将它們區分開來。

這還可用于區分外形相似的不同零部件。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知道你的抓手裡是否有正确的物體,或物體是否已經掉落,是非常有幫助的,它在你的生産流程中可以真正幫到你。力矩傳感器可以很容易地實作這一點。

5.手動引導

大部分協作機器人都是通過使用内置ft傳感器來實作手動引導的,但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并沒有内置這種類型的傳感器。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傳統工業機器人需要一個ft傳感器。有了它,你就可以手動引導示教機器人,而不需要使用示教器。隻要一個ft傳感器,就可以通過設定機器人的起點和終點,以及中間的線性軌迹,完成機器人的示教。

正如你所看到的,力回報非常有用,可以應用到很多不同的應用中。可以分析一下你的工作流程,看看是否可以使用力傳感器替代視覺系統。大部分時候,力傳感器更容易內建,不需要內建商,你自己就能完成。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