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城市将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抓好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

在今年的市“兩會”上,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成為委員們口中的高頻詞彙,而這正是聊城市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必由之路。

日前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中明确指出,城市是我國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實作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而對于聊城來說,這個“火車頭”集中展現在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上。

“具體到我市的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态優先等原則,将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定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作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淨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态環境保護。”在針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提案中,來自民盟聊城市委的政協委員明确指出做好海綿城市建設應做好“截、滲、蓄”三方面文章:截,就是截留,通過建構綠色屋頂和植物冠層實作;滲,即下滲,通過減少水泥硬化面積,促進雨水的下滲,降低地表徑流量;蓄,通過河湖體系、生态溝、雨水花園、 多功能調蓄池等的建設把雨洪水儲存起來。

相比于海綿城市的潤物細無聲,智慧城市建設則更加明顯地展現在群衆生活的各個角落。面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将在“十三五”集中釋放的大環境,“十三五”期間,新型城鎮化将是我市内需增長的最大動力,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托。其中,資訊化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支撐,it系統将成為核心業務系統及決策系統,而智慧城市就是資訊化和城鎮化的結合。

委員建議,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必須以便民惠民為重點,進一步推廣網格化管理,積極建構适應特大型城市發展要求的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城市運作服務水準和應急能力。同時,應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結合區域特色、行業特點和原有基礎,組織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範,探索新型建設推廣模式,建立健全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