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国一番内斗之后,孙皓坐上了皇帝宝座

作者:品读二十四史

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腊祭之日的前一天,建业城内忽然传唱起了一首歌谣,大概的意思是,第二天腊祭聚会的时候会有事情发生。孙綝听到以后,心里是一阵的不痛快,当天夜里,外面刮起了大风,搞得飞沙走石还有好多树木被连根拔起,孙綝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

吴国一番内斗之后,孙皓坐上了皇帝宝座

等到了第二天,宴会快要开始的时候,孙綝心里慌啊,就推说身体不舒服,不想去参加宴会了。主角不来,这宴会也没法开席啊,孙休就一直派人去催,前后派去了十几批使者。可能这个腊祭聚会是个比较大的事情,对于孙休的催促,孙綝并没有起太大的疑心,就觉得这是在尊重自己,后来没办法了,只好勉强着准备前往赴宴。

临走之前,家里人还是不太放心,孙綝就说了,这是国家比较重要的事情,实在是没法推脱,这样吧,等一会估计开宴的时候,你们就在家里放火,然后假装府内失火,派人去请我回来好了。

这一路上无话,孙綝到了以后就坐在了宴席之上,没过多久,果然有人报告,说丞相府失火了。孙綝赶紧起身要回家去看看,孙休哪能答应啊,说丞相不要着急,外面的士兵很多,多大的火都能扑灭,就不用劳烦您自己动手了。孙綝觉得不对劲,他扭头就想往外面走,这时张布和丁奉向左右使了个眼神,几个手下人冲了过来,把孙綝捆绑起来。

这时候孙綝才彻底明白,自己是被人给算计了,所谓光棍不吃眼前亏,孙綝马上跪倒在地边磕头边求饶,臣有罪,臣愿意被流放到交州赎罪。此时孙休也站了起来,他走到孙休身边,冷冷的看着他说,你当初怎么不流放滕胤、吕据哪?孙綝也顾不了许多,继续磕头求饶,臣愿意受罚,做官府的奴隶。看到眼前孙綝的这幅模样,孙休又说到,你当初怎么不让滕胤、吕据做奴隶哪?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孙綝也是无计可施了,看看孙綝不会再有什么表演了,孙休下令,把孙綝斩首示众,同孙綝同谋作乱的人一律赦免。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孙綝的部下们纷纷放下兵器请求投降,这也充分印证了孙綝的人品。

吴国一番内斗之后,孙皓坐上了皇帝宝座

孙綝被杀之后,孙休并没有过于大度,他下令夷灭孙綝的三族,又把孙峻从地下挖了出来,取出陪葬的印绶之后,把棺木砍成碎片,而后重新埋葬,这算是清算了他当年迫害朱公主孙鲁育的罪行了。

孙綝死后,孙休才真正有了做皇帝的样子,他任命自己做诸侯王时期的故交濮阳兴为丞相,张布为中军督,把国家重要的事情都委托给他们二位,其中张布掌管宫内官署,濮阳兴管理军国大事,这两个人关系还非常好,所以吴国基本被他们把持了。

要说孙休一点作为也没有吧,也是有点冤枉他了,他也曾下发诏书,让国家重视教育,尊重人才,也下达命令,让官府尽量不要骚扰百姓,让人民安居乐业。不过,可能是自身能力实在不足吧,在孙休做皇帝的那几年,蜀魏两国经常打来打去,吴国并没有趁机把自己发展起来。

公元264年,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休因病去世了,临终之前,他把十岁左右的太子托付给了最信任的濮阳兴和张布,希望他们能辅佐太子登基继位。可是,这二位还是让孙休失望了。

濮阳兴和张布其实也是有自己的难处,你想啊,就在前一年,魏国刚刚灭了蜀国,现在魏国已经对吴国形成了包围之势,反正打过来是早早晚晚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西南交趾一带刚刚发生了叛乱,这都让吴国人民陷入了恐慌之中,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当皇帝,显然是镇不住场面的,大家还是需要一个成年人来当家做主。

前任废太子孙和有个儿子叫孙皓,此时已经二十三岁了,孙皓从小就十分聪明,深受爷爷孙权的喜爱。左典军万彧以前做乌程县令的时候,跟乌城侯孙皓关系非常好,他就向濮阳兴和张布推荐孙皓,说这个人有才识,做事果断,很有当年小霸王孙策的风采。除此以外,孙皓还非常好学,遵守法度,以后肯能是个好皇帝。

听完万彧的推荐,濮阳兴和张布非常满意,他们就说服了朱太后,没有让她的儿子继位,而是选择孙皓做了吴国的第四任皇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