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欢迎大家走进【潮流史诗】的频道,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溥仪亡国,清朝在历史上存在了296年,未躲过300年魔咒。

大清为何而亡,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清朝地图

原因很多,野史君今天从乾隆皇帝的发妻富察皇后的葬礼来浅谈,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因《延禧攻略》大火,死于百年前的富察皇后也火了一把,成了世人眼中的白月光。在《延禧攻略》中,由秦岚所扮演的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的发妻,她不争不抢,温柔善良,端庄秀美,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但最后因两个儿子接连夭折而大受打击,从角楼跳下而亡。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

与《延禧攻略》一样,历史上的富察皇后同样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在她离世之后,她成了乾隆皇帝一生最爱,一生难以忘怀的白月光,一生缅怀的对象。

即使,乾隆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依旧忘不掉15岁就嫁给自己的富察皇后。

86岁那一年,乾隆已经退位成了太上皇,富察皇后也已经离世长达48年,他带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一起去祭奠富察皇后,写下又一首悼念富察皇后的诗: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

我们不知道,乾隆对富察皇后的爱,到底有多深,但我们可以从富察皇后的葬礼,看出164年后,大清为何而亡。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皇后崩。”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葬礼

谁能想得到,富察皇后的死亡,会给乾隆和大清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富察皇后的死,并非没有任何预兆。

在她死前的三个月,她的小儿子夭折了,未满周岁。那个时候的富察皇后,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小儿子的再次夭折,深深打击到她。

本就是高龄生子,儿子的夭折,让她的身体越发不好,在随乾隆东巡之时,崩于德州舟次。

她的死,深深影响到了乾隆,更是引发了一系列风波,有人因她而死,有人因她被罢官,有人因她而受罚。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富察皇后画像

富察皇后死于德州,未在京城,为了让富察皇后死时所乘坐的青雀舫曾保留了她最后的体温,乾隆竟然下令让这艘大船完完整整运回京城。巨大的船,狭窄的洞门,大船如何进京?那时的乾隆,已经疯狂了,他下令将城门楼拆掉,只为保留大船。

幸好,古人是聪慧的。最后,在礼部尚书的办法之下,富察皇后死时所乘坐的大船顺顺利利进了京城,未拆掉城门楼。

富察皇后遗体进京,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葬礼的开始,风波四起。

一开始,乾隆不顾先例,越过礼部和内阁,直接降旨定谥号为“孝贤”。

后来,为了富察皇后的葬礼,乾隆又斥巨资、大兴土木,给予富察皇后死后最高的待遇。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和乾隆皇帝

葬礼开始,乾隆给了办丧礼处白银三十万,后来,他又下令挪盖观德殿,动员工匠8242个,各作壮夫9593名,耗费白银9600余两。再后来,乾隆又将停放棺木的静安庄扩建,耗费白银91300余两。

更别说,后来葬礼风波而使得乾隆大怒,被乾隆杀了和降职的那些官员。

可能因为是少年夫妻,乾隆对富察皇后的死很不甘,也很不愿,始终无法从富察皇后离世的事实中走出来。

他暴躁,他愤怒,他嗜血,他杀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

我想,因为富察皇后葬礼而引发的这些风波或许就是大清为何灭亡的原因之一。

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统治者专制独权,没有人去制约,没有人敢制约。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从秦始皇到清朝,中央集权制度演变了千年,并在清朝达到了顶峰,这使得王朝成了一个家族的王朝,一个人的王朝。在乾隆为了统治大兴文字狱之时,西方已经开始议会制,国家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文字狱让文人不敢说话,无人敢抨击,无人敢反驳,明明是民不聊生,但只能称赞国泰民安。

在富察皇后葬礼的问题上,乾隆做错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他不应该为了一个离世的人,想把城门楼拆除;他不应该为了一个离世的人,斥巨资大兴土木;他不应该为了一个离世的人,肆意杀戮。

看到他犯了错,大臣为何不谏言,内阁为何不阻止?莫非大臣们和内阁都觉得乾隆无错?

从《延禧攻略》富察皇后的葬礼,就能知道大清为何只有296年历史

乾隆皇帝画像

不,事实是,他们不敢,看到震怒的乾隆,他们不敢以命去阻止。或者,就算他们以命去阻止,乾隆会听吗?

他们有权阻止乾隆吗?

没有,当时君主专制已经达到了顶峰,内阁等同于虚设,他们无权阻止皇帝的任何行为。

那个时候的大清,已经成了爱新觉罗家的大清,而非3亿百姓的大清。

这样的大清,怎么可能会万万岁?万万世?

灭亡,是它的归宿和结局。

版权声明:码字不易转发请标注来源,发现抄袭全网维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