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王宫大臣死伤无数,为何后宫嫔妃安然无恙?

1900年,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打杀洋人,围攻东郊民巷大使馆,西方列强多次敦促清廷剿灭义和团,保护在华洋人的生命安全。在“戊戌政变”中受到洋人压迫的慈禧太后深受端郡王载漪等人的蛊惑,认为义和团民心可用,对其滥杀洋人的不法行为表露出默许的态度。受此鼓舞的义和团最终酿成大乱,导致局面失控。西方列强组成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攻占紫禁城。1900年为农历庚子年,这场空前国难也被称为“庚子之变”。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王宫大臣死伤无数,为何后宫嫔妃安然无恙?

8月14日,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进攻,仅用一天时间突破内外城,15日占领紫禁城,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以后各国军队又抢劫多日。联军最痛恨义和团,对抓获的义和团成员采取格杀勿论的原则,很多无辜平民惨遭误杀,晚清十大高手之一的大刀王五因此被斩首示众。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去啃食躺着的尸体”。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王宫大臣死伤无数,为何后宫嫔妃安然无恙?

攻占北京后,八国联军实行分区看守,士兵们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内务府、户部的钱库遭到劫掠,颐和园和紫禁城内的大量珍宝也遭到掠夺,贪婪的士兵竟然连宫内水缸上的镀金都用刀刮了下来。庄亲王载勋一贯支持义和团,他的王府被联军纵火焚毁,府内男女老少被数百口被活活烧死。诺大的北京城只有一处地方安然无恙,那就是紫禁城的后宫部分。

紫禁城分为前朝和后宫两大部分,前朝被联军劫掠一空,后宫安然无恙得力于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川岛浪速是女汉奸川岛芳子的养父,联军占领北京后出任日军占领区军政事务长官,而紫禁城恰好由日军看守。为了“和平”移交紫禁城,以便向清政府索取更高的赔款和特权,在他的极力斡旋下,后宫安然无恙,未曾遭到劫掠。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王宫大臣死伤无数,为何后宫嫔妃安然无恙?

慈禧太后逃离北京时带走了光绪帝、皇后和瑾妃,并指使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入井中淹死,留在后宫的还有6位妃嫔,分别是咸丰帝的祺贵妃佟佳氏和吉妃王氏,同治帝的敦宜荣庆皇贵妃富察氏、瑜贵妃赫舍里氏、珣贵妃阿鲁特氏、瑨妃西林觉罗氏。主持后宫事务的是瑜贵妃赫舍里氏,她派内务府大臣与联军提出交涉,保全了后宫未遭兵灾。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王公大臣大都逃离北京,仅有大学士徐桐自缢,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被日军拘捕,后被清政府定为“祸乱罪魁”而斩首。同治帝岳父,蒙古状元崇绮听闻一家老小闭门自焚的噩耗后自缢于保定莲池书院,并没有王公大臣死伤无数的说法。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王宫大臣死伤无数,为何后宫嫔妃安然无恙?

反倒是在议和期间,清政府对第一批“祸乱罪魁”的处理中死了不少王公大臣。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赐令自尽;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山西巡抚毓贤,立即正法;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流放新疆,永远监禁;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斩立决,因已经病故的原因,追夺原官;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斩监候,因两人已经自杀并革职,撤销一切恤典;甘肃提督董福样,即行革职。四个月后又颁布了第二批“罪魁”56人,多为巡抚、布政使类的中高级官员。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王宫大臣死伤无数,为何后宫嫔妃安然无恙?

可能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罪魁祸首的名单上没有慈禧太后的名字。原本联军真的把慈禧放在名单里,可经过李鸿章和庆王奕劻的极力斡旋,最终把慈禧的名字从名单中删除。毕竟她还是这个国家的脸面,逼急了难免落得个鱼死网破的结局,这不是洋人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们是希望能从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与利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