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meter

1、建立测试计划:

      启动Jmeter后,Jmeter会自动生成一个空的测试计划,用户可以基于该测试计划建立自己的测试计划;

2、添加线程组:

      一个性能测试请求负载是基于一个线程组完成的。一个测试计划必须有一个线程组。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在测试计划右键弹出下拉菜单(添加—Thread(users)—线程组)中选择线程组即可。

     JMeter中每个测试计划至少需要包含一个线程组,也可以在一个计划中创建多个线程组;在测试计划下面多个线程是并行执行的,也就是说这些线程组是同时被初始化并同时执行线程组下的Sampler的;

     线程组主要包含三个参数:线程数、准备时长(Ramp-Up Period(in seconds))、循环次数。

(1)线程数:即虚拟用户数。一个虚拟用户占用一个进程或线程,设置多少虚拟用户数在这里也就是设置多少个线程数。

(2)准备时长(Ramp-Up Period(in seconds)):设置的虚拟用户数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启动。如果线程数为20 ,准备时长为10 ,那么需要10秒钟启动20个线程。也就是每秒钟启动2个线程。

(3)循环次数:每个线程发送请求的次数。如果线程数为20 ,循环次数为100 ,那么每个线程发送100次请求。总请求数为20*100=2000 。如果勾选了“永远”,那么所有线程会一直发送请求,一到选择停止运行脚本;

3、添加HTTP请求:

      添加完成线程组后,在线程组上右键菜单(添加--->Sampler--->HTTP请求)选择HTTP请求。对于JMeter来说,取样器(Sampler)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单元。一个取样器通常进行三部分的工作: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记录服务器的响应数据;记录相应时间信息;

     一个HTTP请求有着许多的配置参数,如下:

(1)名称:本属性用于标识一个取样器,建议使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2)注释:对于测试无作用,仅用户记录用户可读的注释信息;

(3)服务器名称或IP :HTTP请求发送的目标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

(4)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号,默认值为80;

(5)协议:向目标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时的协议,可以是http或者是https ,默认值为http;

(6)方法:发送HTTP请求的方法,可用方法包括GET、POST、HEAD、PUT、OPTIONS、TRACE、DELETE等;

(7)Content encoding :内容的编码方式,默认值为iso8859;

(8)路径:目标URL路径(不包括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9)自动重定向:如果选中该选项,当发送HTTP请求后得到的响应是302/301时,JMeter 自动重定向到新的页面;

(10)Use keep Alive : 当该选项被选中时,jmeter 和目标服务器之间使用 Keep-Alive方式进行HTTP通信,默认选中;

(11)Use multipart/from-data for HTTP POST :当发送HTTP POST 请求时,使用Use multipart/from-data方法发送,默认不选中;

(12)同请求一起发送参数 : 在请求中发送URL参数,对于带参数的URL ,JMeter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对参数化的方法。用户可以将URL中所有参数设置在本表中,表中的每一行是一个参数值对(对应RUL中的 名称1=值1);

(13)同请求一起发送文件:在请求中发送文件,通常,HTTP文件上传行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模拟;

(14)从HTML文件获取所有有内含的资源:当该选项被选中时,JMeter在发出HTTP请求并获得响应的HTML文件内容后,还对该HTML进行Parse 并获取HTML中包含的所有资源(图片、flash等),默认不选中,如果用户只希望获取页面中的特定资源,可以在下方的Embedded URLs must match 文本框中填入需要下载的特定资源表达式,这样,只有能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URL指向资源会被下载;

上一篇: JMeter
下一篇: jmeter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