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釉彩大瓶看大清王朝: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中国自古是陶瓷大国,“China”一词便形象地说明了陶瓷在中国的渊源。当陶瓷烧制技术传入欧洲的时候,中国的陶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在世界史上曾经有过科技落后,国力衰败的时刻,但是陶瓷却一直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各种釉彩大瓶更是历代陶瓷的集大成者。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各种釉彩大瓶,烧制于清代乾隆时期,“洗口瓶,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相较于一般花瓶而言,不管是从外观还是颜色来说,各种釉彩大瓶都有更多的层次。各种釉彩大瓶的瓶身不像普通花瓶那般通体光滑圆润只呈舒展的弧形,光是它的瓶颈便呈现有好几折,其瓶肚的弧形也相较于其他花瓶更加平缓悠长。从色彩上看,各种釉彩大瓶的用色是及其大胆的,在者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设计者烧制者敢将十七种颜色用在一个瓶身上,从瓶口,瓶颈,瓶腹再到瓶足,都设计了独特又精致的图案,尤其是瓶腹更是由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组成的。

从釉彩大瓶看大清王朝: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也因为各种釉彩大瓶过于“夸耀”的独特性,就其烧制过程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的出世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技术到达巅峰。当时景德镇集聚了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工匠,他们各执所长尝试了许多次失败后,竟真的将高温釉和低温釉融合在一起,各种颜色,图案也是浑然一体,将历代以来的所有工艺技巧都发挥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作为陶瓷史上里程碑式的活化石,它被称为“瓷母”,不仅是历代来陶瓷的集大成者,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其实这些赞美的话很多也都是后话,在历史上,当乾隆拿着各种釉彩大瓶的样式图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在乾隆之前,大清的审美一直是庄重淡雅的,而各种釉彩大瓶在当时来说简直是花里胡哨得有些低俗。但是乾隆皇帝是个很特别的人,他特别喜欢文物,不管是字画还是器物他都能有自己的欣赏,当时在众臣不解的情况下,乾隆表现得很坚定,他就是要把历代来所有美好的事物融合到一起,要让后人看到大清的盛世,看到大清匠人的能力,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他的自信,更是他的自豪。我们抛开这个花瓶的俗艳与否,它在工艺上表现出来的细致和复杂确实是无与伦比巧夺天工的。

从釉彩大瓶看大清王朝: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我在每一次凝视各种釉彩大瓶的时候,脑海里总是能浮现出那个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乾隆,不仅是因为他是各种釉彩大瓶的创造者。各种釉彩大瓶在陶瓷史上是自信的、美丽的,因为它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其实乾隆也同样如此,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宝藏皇帝,在这里要除去他的晚年,这世上不受一点诟病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在政治上,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君主,历史上记载“乾隆帝重视社会的稳定,继续施行雍正帝的“摊丁入亩”制度,同时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人口大幅增长”,当时社会一度出现了堪比当年“文景之治”的盛况。

除了政治,乾隆还很喜欢培养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琴棋书画都学习,还是一位热爱汉族文化的蒙满血脉皇帝。乾隆爱作诗,生平创作四万余,只是除了一些悼念富察皇后的诗外(我也着实羡慕史料上记载的这一对帝后的琴瑟和谐),就没有什么能入眼的了,只是辛苦了那些朝臣们还要苦涩地吹嘘拍马,体验着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乾隆还是章印的狂热分子,章上多半刻的是自己的称号,看见喜欢的字画就喜欢在旁边题字并盖章,这也让后人头痛不已,好好一个大家的传世之作被画蛇添足。其实这个时候的乾隆还是很可爱的,反正我是皇帝你们也不能奈我何,喜欢就多盖几个章,像是个坦率又大方的孩子,就像各种釉彩大瓶,不顾世俗的眼光,大大方方地展现所有的颜色。

从釉彩大瓶看大清王朝: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不仅是乾隆,一个文物更反映的应该还是一个朝代。那个时期的清朝,也是盛极一时的,经过他爷爷和父亲的平定四方和政治改革,这个皇位传到他手中之后已经是条阳光大道了,国运如日中天,没有内忧外患,因为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和其他铁腕,皇位也是坚固无比,上下没人敢有二心,再加上前期的乾隆也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大清在乾隆在位期间发展到了鼎盛。在乾隆期间,因为国库富裕,曾两次出兵准噶尔部,国土面积达到了整个大清史的之最。在最繁荣的那段日子里,全国的人口涨到了当时历代历史上的最大数,第一次全国人口破亿除了领土和人口,不仅如此,当时因为国泰民安,各族人民也是空前团结,乾隆时期的经济也同样在历史上令人望尘莫及。各种釉彩大瓶就像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表示它所属的那个年代是历史空前的。

从釉彩大瓶看大清王朝: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总之,那段时期的大清王朝一切都是充满生气,宏伟到让人产生仿佛这一切都会这般一直持续下去的错觉,忘记了凡事物极必反的道理。在乾隆后期政治开始腐败之后,大清已经开始由盛转衰了,后期便开始的不断的大小战乱,在他死后更是愈演愈烈,后来的鸦片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这个王朝从风雨中的摇晃走到最后的瓦解。

我看着各种釉彩大瓶,眼前浮现的是那个在紫禁城上居高临下的少年乾隆,他看着朝气蓬勃的江山意气风发,然后风风火火地要制作一个能真正展现他眼前风采的事物;浮现的是从甁腹的画上展开的大好江山和民间生气,是极负盛名的繁荣中国史......

参考文献:

《中华瓷王(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再造纪实)(精)》

《片面之瓷——用瓷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

《社会历史文化成因探析》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