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国人对宋朝评价较低,而外国对宋朝评价却很高?

一般来讲,外国人对中国宋代这段历史是分为两部分来看的。

一部分认为辽国(契丹政权)是正宗的中国文明,这是因为辽国军力强盛,一度击败北宋和西域诸国,疆域面积和地区影响力远超北宋,因此在唐朝灭亡后,西欧、中亚等地的外国人普遍只认可中国是辽国契丹政权。

另一部分则是认为北宋农耕文化为正宗的中国文明,因为宋朝虽然疆域和地区影响力不及辽国,但是生产力水平更为先进,在科技文化方面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更强,所以他们认可北宋的正统地位。

为什么国人对宋朝评价较低,而外国对宋朝评价却很高?

至于部分外国学者对宋朝评价极高,而国人对宋朝评价不高的现象应该辩证看待,这正是由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别所造成的。

传统中国史观判定一个王朝强弱,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疆域面积。而广阔疆土背后则是以强大武力作为支撑的,故而在封建时代,武力的强大就决定了这个政权的绝对权威,周边邻国由于忌惮外部强大的军事威胁,纷纷成为其附属国,无形之中就塑造了一个法定的权威政权。

为什么国人对宋朝评价较低,而外国对宋朝评价却很高?

但是宋朝却与传统的汉、唐王朝不同,首先它是不足以称之为大一统的王朝,不光中国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没收复,国家西部的控制力也严重不足。其次,宋朝是崇尚文治的时代,武将的权力和地位很低,就决定了宋朝的军事相对落后,甚至连西域的小国都能屡屡击败宋朝,可见宋朝当时的国际地位多么低,连最起码的国家主权都维护不了,反而丢城失地,年年花钱买太平,作为国家荣誉感极强的中国人,怎能不扼腕叹息?又怎能评价的高?

为什么国人对宋朝评价较低,而外国对宋朝评价却很高?

相对于中国人激亢的民族情愫,外国人倒可以抛开家国主观情怀,以历史唯物史观来客观看待宋朝的发展。外国史学家将宋朝历史剖析的很细致,从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的变法中总结政治经验,看到了古代中国版本的“凯恩斯主义”;在指南针、印刷术的启发下探寻到了科技创新的奥妙;从宋词中领略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外国人对这个富有特色的朝代充满了新奇,随着对宋代了解越深,越能够体会到宋朝的魅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