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鲜血换来的教训,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不惜代价也要消灭的东西是何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就能了解到很多的信息,包括衣食住行这些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通讯的发达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也让科技的发展变得快速起来。那么在以前的时候,网络还不普及的时候,人们都是靠什么来传达信息的呢?

鲜血换来的教训,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不惜代价也要消灭的东西是何

在以前的时候,在没有电话发明之前,人们一直是靠书信来往的,但是由于我国地形辽阔,靠人力一直来送信也显得不是太可能,所以在隋唐时期,古人就发现了鸽子能够自己寻找巢穴的本能,培养和繁殖信鸽来帮助传递信息。在这个时期,日本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进行学习,信鸽的饲养和训练技巧就这样被传到了日本,且一度在日本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鲜血换来的教训,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不惜代价也要消灭的东西是何

后来,信鸽成了日本军队各级部队的标配。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的胜利都与信鸽的传递情报息息相关。这样的甜头也让日本意识到信鸽的重要性。日军全面侵华之后,我过土地大量地沦陷了,在中国如此广袤的土地上作战,日本信鸽的数量明显杯水车薪。日本国内为了支持战争,许多养鸽子的人都把信鸽捐献给了军队,还传授自己训练这些格子的秘诀,而这些多起来的信鸽也成了日本侵华的帮手。

鲜血换来的教训,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不惜代价也要消灭的东西是何

在战争的初期,我国军队并没有意识到信鸽的巨大作用,直至后来才遗书到信鸽的危险性。于是,八路军部队专门成立了一支神枪队,主要任务就是在战争期间击毙空中的信鸽,防止来泄露我国的军事机密。事实上,放走任何一只信鸽,都有可能找来日军数以万计的部队。所以士兵们的第一任务就是击毙信鸽,其次才是攻击敌人,还制定了军令,否则会受到一定的处罚。

鲜血换来的教训,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不惜代价也要消灭的东西是何

日军还在南京城中修建了大型的信鸽培育基地,害怕受到我军攻击,就派重兵把守,防护相当严密,我国的部队一时难以攻破他们。在基地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当地的居民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后来知道了以后,他们用弹弓和土枪这些武器来打信鸽,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鲜血换来的教训,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不惜代价也要消灭的东西是何

后来,除鸽队的队长华容龙,利用自己小舅向日本提供生鲜食物的机会,乔装打扮进入其中,在信鸽的水源地撒下了大量的毒药。信鸽大量的死亡,让日军摸不着头脑,只能不了了之。后来抗战结束后,当地的百姓全都攻进基地,把数以万计的信鸽带回了家,吃起了香喷喷的鸽子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