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培养出了薛宝钗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其实,表面上看起来端庄典雅的薛宝钗,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培养出了薛宝钗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当薛宝钗在滴翠亭即将面临偷听小红和坠儿谈话的尴尬处境时,她本能的反应,就是把偷听的责任,推到林黛玉身上。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今儿我听见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

明知道听见了小红的“短儿”,是一件很没趣的事,可能会让小红“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却故意将这样的尴尬,转嫁到了林黛玉身上。

以后小红遇上林黛玉的时候,会不会心中暗暗生疑?会不会对林黛玉产生不好的想法?这根本就不在薛宝钗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她只要化解自己的尴尬处境,根本就不会考虑林黛玉的处境。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培养出了薛宝钗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当平儿要将大观园中管花草的差事,交给莺儿的母亲时,薛宝钗的表现也很耐人寻味——

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的老叶妈,她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她有不知道的,不必咱们说,她就找莺儿的娘商议去了,哪怕老叶妈全不管,竟交于那一个,那是她们私情,有人说闲话也怨不到咱们身上……”

管花草的事情,是大观园中最肥的差事,薛宝钗不是不想让自己手下的老妈子管,而是怕有人埋怨自己,手伸得太长。

经过薛宝钗的这一番巧妙安排,差事其实还是落在莺儿的母亲身上,就连茗烟的母亲,都要承薛宝钗的情,大观园的其他婆子们,还说不出什么话来。这才是薛宝钗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得到了好处,还让人无可抱怨。

当救过薛蟠的柳湘莲出家的时候,当尤三姐自刎而尽的时候,薛宝钗表现出来的冷漠和自私,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她考虑的,只有那些对自己家里还有用的伙计们,该如何招待,而对于薛蟠的救命恩人柳湘莲,则根本“毫不在意”。

薛宝钗从小跟着父亲博览群书,是《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姑娘之一,和林黛玉并驾齐驱。为什么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姑娘,会成了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的父母对她究竟进行了什么样的教育?换句话说,究竟是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才造成了薛宝钗的精致利己?

从薛宝钗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她的文化素养,都来自父亲的精心培养。而自从薛宝钗的父亲过世之后,薛宝钗很显然是深受母亲薛姨妈影响,从此以后,她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变化。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培养出了薛宝钗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曾经的薛宝钗,是一个林黛玉式的率真女子,也曾经偷着看过《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书,喜欢诗词歌赋。可后来的薛宝钗,就变成了一个貌似恪守封建道德,却一心只替自己打算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无疑,这就是薛姨妈的熏陶。因为薛姨妈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她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就是为了让女儿能成为贾府的媳妇,能成就“金玉良缘”。此时的薛家,迫切地需要一个有钱有势的家族支撑帮扶。在薛蟠的婚事上,薛姨妈也表现出“精致利己”,所以,虽然邢岫烟温婉懂事,但因为家境贫寒,被薛姨妈排除,但为了拉拢邢夫人这个荣国府的大太太,薛姨妈把邢岫烟许给了薛蝌。

这样巧妙的安排,既可以让薛家得到邢夫人的支持,又可以免掉薛蟠娶一个穷人家的女孩做媳妇的风险。

而在薛蟠的婚事上,薛姨妈选择了与邢岫烟性格截然相反,但家境非常富贵的夏金桂。薛姨妈的算盘打得巧妙,却没想到夏金桂也不是个好惹的,进门之后把薛家闹得鸡犬不宁。

这就是薛宝钗的原生家庭。虽然薛父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儒商,也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过薛宝钗,但因为薛父过世太早,薛宝钗开始转而受到薛姨妈的影响,才成了一位精致利己主义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