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仙镇的前世今生

春秋时期,这里是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取名“启封”意好启拓封疆。进入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国,成为魏都大梁城的南大门,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直至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景帝刘启名讳,改启为开,是为“开封”,这便是如今“开封”一名的由来。

到了隋朝由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得汴州(今开封市)一跃成为繁华鼎盛的水陆大都会,相距数十里的启(开)封城则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唐延和元年,启(开)封县治所移至汴州,之后就成为开封城。启封城则逐渐废弃,历经水患之后,沦为一个村落。与此同时在启封东南两公里的地方悄然形成一个新的聚居点,这就是聚仙镇。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立功。信陵君封聚仙镇为朱亥封地,遂有朱仙镇之名。

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而走向鼎盛,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同汉口,景德镇,佛山一起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

当时的朱仙镇的面积达五十平方华里,运粮河穿镇而过,码头林立。城中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不愧为中原商贸中心。

自清嘉道以后,黄河泛滥而河道淤塞,朱仙镇开始衰落。到光绪年间,朱仙镇彻底断航,加之铁路的兴起,不久朱仙镇成为一个极其衰败的地方,人口仅数千人,为全盛时的二十四分之一。

朱仙镇的前世今生
朱仙镇的前世今生
朱仙镇的前世今生
朱仙镇的前世今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