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三十年三月,病笃,上往抚视。弘适于卧榻间叩首引咎,上执其手,痛曰:“以汝年少, 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因复封郡王。旋薨,予谥。——《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作为历史上少见的勤政帝王,雍正皇帝在位13年“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每年3天假期、一天睡4个小时,根本没时间同后宫妃嫔扯淡。再加上当时的雍正皇帝年岁已高,生育能力下降,以至于仅在雍正十一年育有一位皇子。这位皇子就是上述《清史稿》记载中的“主角”——因出生于圆明园,被唤为“圆明园阿哥”的皇六子弘曕。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这位在《甄嬛传》中“甄嬛”和“果郡王”的私生子,既非果郡王“帮忙”,也非熹贵妃所生,而是雍正皇帝的汉家妃嫔——谦妃所出。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因为乾隆皇帝的训斥,弘曕竟然一气之下卧病不起,甚至因此命丧黄泉,弄得乾隆皇帝也非常无奈,连称万万没想到。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对自己的两个弟弟——弘昼、弘曕可谓百依百顺、甚是恩宠。那么,弘曕因何会被乾隆皇帝训斥,以至于让其活活气死呢?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乾隆皇帝的爱弟——弘曕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就对这个比自己小22岁的弟弟,并很好的扮演了“长兄如父”的角色,对其悉心培养、倍加关爱。

乾隆三年,果亲王允礼薨逝,乾隆皇帝令弘曕出继给允礼为子,并降等承袭“果郡王”爵位。就这样,年仅5岁的弘曕一步到位,白白捡来了一顶“郡王”帽子。就像对弘昼一样,乾隆皇帝对弘曕的信任和倚重也确实没话说。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便命18岁的弘曕执掌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乾隆十九年,又命其管理造办处。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对于乾隆皇帝格外恩宠弘昼、弘曕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乾隆皇帝的皇权稳固程度,远非雍正皇帝即位初期所能比拟。

2、弘昼素有“荒唐王爷”之称,对皇权全无兴趣;弘曕又是稚子,对皇权更无威胁。

3、乾隆皇帝继位以后,极为注重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正是乾隆皇帝努力打造的皇族内部状态,所以,他必须以身作则,努力照顾好仅有的两个弟弟。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皇五子弘昼的嚣张跋扈,肆无忌惮;更有了皇六子弘曕的疯狂作死。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不作就不会死”的弘曕

弘曕为何会作?

除了乾隆皇帝的格外恩宠,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小小年龄便承袭了“郡王”爵位,而且还全盘接受了果亲王允礼的巨额家产。

果亲王允礼身居高位多年,而且还长期保持着“亲王双俸”的恩宠,更何况雍正、乾隆两代帝王还对其多加赏赐,这就让允礼逐渐成为了皇族中的富豪。再加上允礼长期执掌户部的经历,积累了雄厚的理财经验,使得弘曕承袭了雄厚的家产。

幼年承袭“郡王”爵位,府邸财力又极为雄厚,果亲王府还有着诸多“日进斗金”的租赁、经贸营生,这都让年轻浮躁的弘曕逐渐忘乎所以、不可一世。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只是,如此富有的弘曕依旧不满足,一面居家节俭、一面疯狂敛财,一向想搭建自己的财富帝国。除了在商业活动中“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弘曕甚至将手伸到了内务府和御供之物上。堂堂亲王,当今皇帝的亲弟弟竟如此作为,乾隆皇帝自然非常生气。只是,这毕竟未触及乾隆皇帝的底线,所以对其一直容忍,并未发作。

直到乾隆二十八年,乾隆皇帝所居“九州清宴”失火,皇五子永琪舍命救驾,而住在一旁的弘昼、弘曕非但没能第一时间前来救驾,反而在事后嬉笑玩闹、全无关念之情。自圆明园后宫后,弘曕前往皇太后处请安,又跪坐在了乾隆皇帝平时跪坐之处。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这和平时的目无王法、扰乱经济秩序不同,如此举动等于挑战了乾隆皇帝的皇权权威,直接触及了乾隆皇帝的忍耐底线。

于是,乾隆皇帝生气了,下令将弘曕降为“贝勒”、罢免一切官职并处一万两罚金。

一直顺风顺水的果郡王弘曕,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降爵、罢职都没什么,关键是还罚了一万两白银,这不等于要了“视财如命”之弘曕的命啊!

只是,甚至连乾隆皇帝都想到弘曕的气性会如此之大,竟气到一病不起,吓得乾隆皇帝赶紧恢复了其“郡王”爵位,希望会让弘曕消消气。只是,此时的弘曕已经病入膏肓,很快病逝,让乾隆皇帝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5岁封郡王,18岁挑大梁!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为何能让乾隆气死

后记

诚然,乾隆皇帝对于弘昼、弘曕极为信任和倚重,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两人对乾隆皇权毫无威胁的前提下。一旦有僭越逾制、有负皇恩或者威胁皇权的言行举动出现,乾隆皇帝和所有的帝王一样,都会毫不留情,根本顾不上什么手足之情。

所谓“不作就不会死”,乾隆皇帝对弘曕的格外恩宠,甚属不易;奈何弘曕毫不自足,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将自己作死。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高宗实录》、《啸亭杂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