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和你的另一半无限制地拉近彼此的关系吗?

这个问题是对于那些缘分已尽的夫妻提出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会毫不犹豫回答说“不会”,因为经历过的人都会知道,夫妻之间如果失去了距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哪怕不是夫妻,就算是现实生活中朋友,也会因为距离太近而变得产生嫌隙。

因为距离的失控会伴随着没有分寸感,而没有分寸感就意味着矛盾会滋生。

所以,不管和谁在一起,也不管和谁相处我们都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所有可以走到最后的爱情,都离不开一个词,那就是距离。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刺猬效应:距离太近会刺伤彼此

两只刺猬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距离太远使得它们无法抵御严寒,于是他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又被对方身上的刺扎伤。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的刺猬效应,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相处的时候需要把控一个合适的“心理空间距离”,太远了觉得疏离,太近了又会觉得压抑,唯有不远不近才最适宜。

在两性关系中,夫妻之间的相处尤为重要,距离把控也必不可少,太近了会觉得相互之间如同左右手一样,没有任何吸引力,而当两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时候,由于不会侵犯自己的空间,所以相处的时候也会让彼此感觉到舒服。

《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有时我们无法判断距离近点还是远点,搞得双方都很僵,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心理边界不够清晰。”

当我们的心理边界清晰了,我们才不会滋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留白效应:适当的留白有利于婚姻一直走下去

中国的水墨画不像油画那样,通过大量的颜色填充来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相反,它只有水墨丹青,只有一种颜料,通过水来控制颜色的深浅,并且还会留下大面积的空白。

然而,这种表现手法不会让观赏者觉得太空了,反而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来激发了欣赏者的无限遐想。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的留白效应,通过“留白”来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由此产生更多的没感。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在婚姻当中,如果夫妻之间长期处于一种亲密状态,那么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对这种亲密状态感到厌倦,就会逐渐进入一个瓶颈期,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多数人会因为无法接受冷清而导致婚姻濒临崩溃。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说过:“如果总是享受同一种快乐,那么快乐就会随之减少。”

经常接触会让一件事情失去它的吸引力从而显得单调,唯有增加新鲜感,或者是减少次数,那么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吸引力才不会降低。

在两性关系中,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去消化爱情,哪怕是夫妻关系也应该留白,因为长时间粘在一起只会让爱情停滞不前,只会让婚姻变得黏腻胶着,唯有留白的婚姻,唯有保持距离的婚姻,才能够使得这段感情真正走的长久。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再亲密的关系都需要距离来保持尊重

我们在面对婚姻的时候总会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另一半和自己确定了夫妻关系之后,就默认为对方是自己的所有物,于是盲目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强迫对方尊重自己的喜好,把对方当作情绪垃圾桶,却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我们都习惯了把对方当做医生,却忘记了对方很有可能也是病人。

约翰·葛特曼在其书《幸福的婚姻》中写过一句话:“婚姻成功的秘诀根本不在解决冲突上,而在于平时的相处和魔鬼般的细节中。”

过度热情从来不会成就一段感情,相反,适当的“冷漠”反而能够成就我们想要的温暖。

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一个人走得太近,包括夫妻

因此,我们在和另一半相处的时候,就要明白距离把控的重要性,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去贬低对方喜欢的东西,不要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去强迫对方也一起喜欢。

夫妻结缘的最大意义不是吃饭、睡觉,而是彼此在一起去共同提高生命的档次,去不断地深化感情,而不是胡乱地经营爱情。如此一来,婚姻才会在好的氛围之下,具备旺盛的生命力走得更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