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说好今天要运动,可是回到家就变成了黏在沙发上的“懒癌”患者;

给自己做了详尽的计划目标,但心里想做了就等于练了,更加没有紧迫感了……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这些拖延症的“晚期”表现,相信你也经历过,但总是在开始和不肯动之间徘徊。影响训练效果不说,光是想到这么一件事,心里就总有一块疙瘩。

为什么有拖延症?

简单来说,拖延是因为不愿意做,既然不愿意,要么是时间规划、要么是目标规划出了问题。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当我们在运动前,肯定会有一个目标,可能是让身体健康一点,也可能是让身材更匀称,这都是很好、却是很模糊的目标。而通常模糊且“远大”的目标,有可能会让人更急迫地完成。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目标太远大,或者说太美好,那么从开始到实现之间总会存在着一段距离,当我们意识到后,不免会感到失落,从而降低努力的意愿和成本。不论是想一步登天或者小心翼翼,这份负担反而更容易导致失败。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治好你的拖延症

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提高意志力,也就是从精神上让自己亦步亦趋;二是降低成本,也就是让目标更可控、更摸得着。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SMART」目标法

S:确切的(Specific)——我想达成什么目标?

M:可衡量的(Measurable)——我要怎么做/用多长时间才能达成目标?

A:可达成的(Attainable)——评估目标是否可达成?

R:实际的(Realistic)——落实到具体的量化行动里

T:时间明确的(Time Bound)——重新评估达成目标的时间长度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比如说,想达成瘦10斤的目标(S),如果落实到有效、不反弹的时间规划的话,每周瘦1~1.5斤(M),途中可以保证有一定的运动空间,有自己准备减脂餐的时间(A),再具体落实到每天运动半小时,每周给自己更换新的运动方案(R),把每天需要练什么、吃什么放进日程表里,然后跟着做就好了,周期大约2个月(T)。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做好了计划,不用惦记着目标,只需要把每天该练的该吃的搞定,身体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同时也可以用一点小策略,让执行起来没有负担。

让行动变得有趣

万事开头难,也许是因为这件事情太枯燥了,这个时候,要么让行动本身变得有趣,要么转移视线,让你专注在有趣的事情里。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比如说,一个人跑步太难坚持了,那么可以找个跑友,或者参加一个跑步的小组;如果是社恐人群,不妨找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给自己设定一个目的地,让自己沉浸在沿途的风景里,只要跑到目的地,就打卡成功了。

目的不在于完成多少的跑量,而是今天又打卡了一个不错的地方;途中可以听着播客/小说,你会发现,时间过得比你想象中更快。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让行动变成习惯

别把运动当成考试,要把它当作洗手、吃饭一样的生活习惯,才能让运动每天可持续。

如果拿起瑜伽垫太难了,不妨从生活细节入手,比如每天午饭后散步20分钟,或者走楼梯替代电梯。每天晚上给自己一个彻底放松的时间,看一段喜剧或者综艺,把注意力放在你看的内容里,做一些简单的、放松的运动,逐步习惯晚间的运动时光。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让运动变得简单

简单同时意味着难度低、时间短,如果你觉得去健身房有负担,那么就在家里用15分钟的时间练,可以先尝试原地、徒手就能完成的动作,再逐步进阶到小工具。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给自己制定奖励

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需要激励才能继续,这可以安插在每天/每周的日程里,建立自己的运动轨迹,每到达一个小点,就能给自己一些“甜头”。

好比说每天早起拉伸完,就可以泡一杯美味的咖啡,吃一份可口的早餐;每周完成了设定的运动量,就可以什么都不做,懒瘫看剧XX小时,总得给自己喘息的时间,才能有动力接着做下去。也可以参加一些公益的、集体的行动,比如马拉松、爬山、徒步,其中的荣誉感会给你更强烈的动力。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改善拖延症的第一步,别把「拖延症」挂心上,少一点焦虑,从多一点行动开始~

“我明天一定开始运动!”“拖延症”怎么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