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华夏自秦始皇扫六合,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一直到满清末期溥仪退位,中华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式封建帝国历史。虽然说国运起起落落,虽然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长达两百多年的乱世,但是也经历了从隋唐到明清长达千年的盛世,还有强汉崛起之际的那段慷慨激昂。

起落的历史之间,我们的先辈也孕育出了无数个太平盛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在任何时期,百姓所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没有战乱发生的太平日子。当一个政权倾覆时,往往伴随着烽烟四起,最苦的其实是平民百姓;而当一个政权兴盛时,就会迈上征服之路,所以,汉武帝和明成祖军功卓著,拓土数千里,但是却导致天下民生凋敝,百姓疲敝。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大治之世

真正的治世,或许就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君王坐北朝南而无为而治,百姓无忧无虑而加强生产,统治阶级和贵族奉行节俭,藏富于民。这也就是文景之治和开皇之治被后世顶礼膜拜的重要原因。

而但凡治世,则需要君主贤明,更需要有能臣辅佐治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聊聊,华夏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治世能臣。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耶律楚材

1、耶律楚材

治世能臣,耶律楚材必然在列,这位蒙古帝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乃是蒙古帝国崛起和大元开创的核心人物之一。耶律楚材本是流亡于金国的前契丹贵族之后,在蒙古攻下大都之后,为成吉思汗所用,自此开启了数十年的辉煌政治生涯。

耶律楚材在蒙古帝国,起到了从游牧民族到政权化的重要作用,蒙古征服不以杀戮为主,而是要求治国、安民之道。特别是窝阔台即位之后,耶律楚材更是被委以重任,担任中书令长达十四年,倡导儒学治国,建立赋税制度,助力窝阔台入主中原,推行汉制。

改革政治体制,保护农业生产,设立科举,劝课农桑,立宗庙和礼乐,将华夏文明精华传导给了蒙古贵族,为之后大元成为中华王朝奠定了基础。在耶律楚材的治理下,久经战乱的中原渐渐恢复了生机,黎民百姓开始安定,人口开始稳步恢复,此乃乱世即将结束的征兆。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姚崇

2、姚崇

唐代著名贤相,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盛世,开元盛世的重要缔造者。姚崇在武周时期便已经荣升宰相之位,经历了神龙和景云两朝之乱后,在开元初年正式辅助年轻的唐玄宗李隆基执掌天下。

姚崇担任宰相之后,迅速对朝廷弊政进行了全面革新,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抑制唐朝贵族宗亲势力,选用有才学之人,裁撤冗余官吏,劝课农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治理灾荒,唐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恢复。

唐玄宗中兴,自此开启,而华夏荣耀顶峰的缔造者,自然是治世良臣的典范。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管仲

3、管仲

管仲有着华夏第一名相之称,他的出现,似乎就像是百年晦暗的东周上空出现了启明星一般,也正是管仲,开启了华夏民族一个全新的时代。管仲,春秋初年,齐国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春秋初年,天下诸侯不尊王室,各自混战,天下百姓罹难,可谓是民不聊生,华夏文明也处在了存亡之秋。这时候需要一位伟人出来振臂一呼,号召全天下诸侯起来共抗外敌,而要想有这个振臂一呼的能力,就必须要自强而令天下折服。

管仲得到鲍叔牙推荐,在齐桓公手下执掌齐国,帮助齐桓公大兴改革,利用渔盐之便,大行经济改革,整顿行政管理系统,选用有才学之人辅佐朝政,在经济崛起之后,大力整治军备。

然后,管仲带领齐国积极展开积极外交政策,九合诸侯,结盟楚国,北破戎狄,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王猛与苻坚

4、王猛

王猛,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士,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第一能臣。王猛才高,常年隐居终南山,贩畚箕为业,却极富大略,善于谋略和用兵。桓温北伐时,曾力邀王猛出山而不得,直到苻坚即位,王猛才出山辅佐,成为前秦国相。

苻坚在前秦十八年,首先加强中央集权,抑制氐族和羌族贵族的势力,然后对前秦进行大规模改革。首先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吸引天下百姓来投,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十年间,关中大治,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小康,百姓生活安乐。

王猛同时重视儒学,大兴周礼,开创了宣昭之治。其执掌前秦十数年,令前秦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大国。随后,王猛带领前秦大军东出灭前燕,然后北上破代,随后又大破前凉,横扫河西走廊。

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同时百姓得以安居,儒学在北方兴盛,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房玄龄

5、房玄龄

房玄龄,贞观朝名相,唐太宗手下谋臣,乃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自古以来为良相的典范。房玄龄运筹帷幄,早年间为李世民手下的文书,掌管秦王府文书机要。在李世民夺取天下和玄武门之变中立下汗马之功。

贞观年间,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房玄龄主张治国以吏治为先,对百姓则当轻徭薄赋,奉行无为而治的策略。裁去冗官滥职,大力简政,提高官吏办事效率,节省国家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同时重视人才,选用英才为官,为贞观之治和天下恢复,有定鼎之功。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三杨内阁

6、三杨内阁

三杨内阁,也就是由杨士奇、杨荣、杨溥组成的明代第一内阁。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三人配合得体,阵容强大而高效,配合默契而娴熟,缔造了明代最为著名的盛世。

明代,经历了朱元璋时期的恢复生产,国家实现了富强,为大明崛起奠定了内部基础。在朱棣时期,对外扩张,肃清海内,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外部基础。而到了昭宣之治时期,大明帝国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的大好局面。

而缔造宣昭之治的主干力量,除了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位皇帝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三杨内阁。三杨时期,大明改变了对外的国策,不再发起对外战争,转而加强对内治理。开始与民休养,加强吏治管理,边防安定、吏治清明、经济蓬勃,大明王朝到此达到了盛世。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张廷玉

7、张廷玉

张廷玉,满清配享太庙的唯一一位汉臣,同时也是顺治朝第一重臣,张廷玉重视吏治,雍正时期朝廷改革大都由张廷玉主导,设立军机处,施行摊丁入亩,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

乾隆初期,乾隆《吏部则例》等典章制度,对清朝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张廷玉的贡献主要是将清朝制度建设齐全,包括吏治,奏章制度,还有军机制度。同时重视民生,安定天下流民,宽限百姓赋税,为雍正朝时期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刘晏

8、刘晏

刘晏,唐朝安史之乱后,定策第一人,被称为中唐第一位名相。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百业凋敝,经济萧条,财政困难。而自唐代宗开始,唐朝立志于恢复盛唐荣光,但是复兴需要钱,而刘晏自此而身担重责。

刘晏长期担任宰相,主持朝廷财政要职,管理财政达几十年,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刘晏实行经济改革,改革漕运、粮价和盐政,推行常平法,建立经济情报网。

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扶持生产,积极救灾,朝廷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养民为先"的政治赋税政策,乃是后世税制的中心思想,对华夏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唐经济得以稳步提升,国力渐渐恢复。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章悙与东坡

9、章惇

章悙,北宋神宗时期著名宰相,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开拓西南,稳固湖南湖北,同时经略江南,对江南的稳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军事上,征服西夏,与吐蕃议和,招降吐蕃诸部。同时,治理黄河,疏通运河水系,稳定经济发展,恢复熙宁旧法,改革法制和官制。

实行屯田,鼓励外地民迁入蛮地经营田土,经济得以恢复,巩固边防,注意改进兵器的生产。在章悙治国时期,北宋内部稳固,经济发展,对外则开疆拓土,威加四方,文治武功都堪称一流,足以称为北宋第一。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治世良臣

宋璟

10、宋璟

宋璟,王佐之才,与姚崇乃是同一时期的重臣,皆是开创开元盛世的厥功之臣,堪称治世良臣。宋璟主政,力革前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励精图治,爱民恤物,同时百姓富足,天下繁荣,为开元盛世的建立奠定了基石之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