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是时候选魂教育人了——福建大力推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录片

作者:中国教育报
是时候选魂教育人了——福建大力推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录片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通道"团队前往农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学校地图

是时候选魂教育人了——福建大力推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录片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的同学们在操场上摆出100字,庆祝建党100周年。林氏戒指

奋斗百年之路扬帆起航,开启神舟线新征程

推动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使政治思想和政治教师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职称)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这是福建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出台的一系列措施。

近年来,福建始终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执行立书人民的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校伟大思想和政治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上有所提高,在具有彝族特色的思考政治工作中具有巨大生命力。

着力构建大思维与政治的工作模式

"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听党话,跟党走,练真心,练出最强脑筋,练好勤劳的双手,练好强壮的体魄。4月9日,福建省委书记于力来到福州大学,就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福建向师生发表重要讲话。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省委、省政府领导,走进大学讲台讲讲政治长效机制。2019年底以来,全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柜"走进高校讲道讲,向青年学生宣讲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6次,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思考政治600多次。

"省级领导走上讲台思考政治,给学生讲党课、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理论高度和现实温度,兼具'天巅'和'站起来',让课堂'燃烧'起来,让学生终身受益。在福建师范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志勇看来,省领导在思想政治上起了带头作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各级部门更加重视对力德墅人的工作支持,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做好政治思考的关键在于教师。

福建将加强专职辅导员建设,把政治教师作为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性地提出,高校应在绩效工资总额内,按年度人均绩效工资总额1.5%、2.5%的标准计算, 统筹安排专职辅导员,专职政治教师每月工作补贴,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

这一"内生可持续"政策在福建高校迅速实施,专职辅导员和政治教师平均月薪分别提高约1200元和2000元。

"这大大增强了我们政治思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学校思想和政府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发友说。

种植桉树导致凤凰。在福建高校,许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和专业背景的行政干部被调到专职思想和政治教师岗位。据统计,2019年至今,全省高校补充专职思维和政治教师876人,占全省高校专职思想和政治教师的35%。

"现在,思想政治教师已经成为'气味',越来越多的有才华的人主动加入公民教师的行列,政治和政治教学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福建省教工委副书记、一级督察王建南说。

同时,福建省市党政机关、社会科学院等机构遴选了10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和以上职等干部,组建了省级高校特聘教授"百人组",确定了200多门菜单式教学课程和课题, 继续开展"千人千人"专场导览,送往学校。

思考政治,就是为党教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只有撬动关键点,才能引起格局的改变。福建省抓住这一"牛鼻子"的考核,将"软指标"转化为"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高校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和政治检查范围,写进学校综合学校实力评价、人才培养素质评价、文明校园考核和绩效分配奖等指标体系,补充指标体系的"试卷", 在教学成果奖和其他评选中。

王建南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关键人物:公立高校按学生分配的综合配额标准为1%~3%,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可以从学生学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整体用于思想政治工作。

八、大地、大思想和政府的工作模式,在高校里天德曙人的沃土中,走向纵向汇聚、横向融合、蓬勃发展。

着力推进"大思政治课程"深入实处

"东方兄弟的思想政治课,真香!"这是沿江学院许多学生的口头禅。

董哥陈东,是临江学院政治学班的专职教师。在课堂上,陈东经常将社交热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使用能力。他的选修课变成了"第二杀"班,只有300多个座位的教室有时挤满500多人。

不仅是学生,陈东本人也尝到了一堂好思想政治课的甜头。2019年,他参加了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首届全国大学生思想与政治课堂教学示范活动,均获得特别奖。燕江书院给他一个重奖,并晋升他为副教授。

"学校越来越重视政治思想的教学,这让很多一线教师非常兴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大思维政治课的建设中来。陈东介绍,今年,学校有15位老师报名参加"讲好中国话,讲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竞赛,比上届多了10多位,"很多参会老师找到了我,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交流教学经验。

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创造优良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建设环境等措施,大力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内涵的发展。

福建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图书馆"建设工程,组织编制大学思想政治教导、教学案例分析等教材,出版《福建探索李书人》系列丛书20余本,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开设22个栏目,推送示范教学视频1万多部,累计点击数亿次,实现高质量思想和政治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校际"携手共进"集体备课合作行动是福建省创造优秀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网络集体准备平台"开展全省一级网上集体准备活动22项。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建立大学思想与政治教学创新中心,组织14所高校模范马克思主义院校和74所市民办学院校开展全面覆盖的联合建设,以包修课程、包校、包校等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集体编制机制。

头带路,一行人齐速前进。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校长傅慧芳介绍,研究所发挥国家重点马学院"带路"作用,深入贯彻"1加N"试点计划,以大局为重点,以民办、中小学为校, 以建设和共享为动力,促进政治教学和研究的一体化发展。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数字马学院联盟,聚合海量数字资源,远程协同备课、直播、讲课,为集体备课提供有力支撑;

福建省还实施了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进计划,每年举办六次教学论坛,组织近1000名重点教师现场座谈,交流教学改革经验,推广厦门大学"三位一体"、福建师范大学"对话式"项目等30个省级教学方法改革特色。

延江师范学院探索沉浸式、情境式和体验式的思维和政治方法。借助学校的文艺专业知识,将思想实践与政治教学与艺术专业实践相结合,创作了现代戏剧《青春节》和校园剧《点亮青春》,让党史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向上移动",让革命故事在校园舞台上"活起来"。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步行"社会课堂"上激活了"思考政治的小教室",通过发展"百人走百村走访百名学生"精准资助、"不可磨灭的记忆"等福建红色文化记录等专题实践,将利德树人的种子种在师生心中种下。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应贵勇说:"以教育活动为教案,把思想政治课当成田野的班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民的感情。"

近年来,福建高校先后组织学生到古田会议旧址、宁德市赤溪村、顾文昌纪念馆等30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将革命老遗址、历史文化遗址投入思想政治教学课堂;

王建南介绍,在第一届全国高校思想与政治教学示范活动中,共有17位福建高校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近年来,全省推动新建马克思主义院校46所,投资900万元,建有全国、两省、六省教育工程委员会重点马克思主义院校,覆盖公民和不同层次的专科学校。

着力打造宜派特色立德舒人品牌

100分,在黎明职业大学全体教职员工"三全学"工作量考核中,不是满分,而是一条及格线。

以专职教师为例,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可获得60分,其余40分可作为校长、学生导师或参加指导学生会、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就业创业服务等。

"每个教职员工每年的工作量必须达到100分。学生工作办公室定期向不注意的教师发出"教育警报"。曙光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庄益民表示,教育工作的量化机制旨在激发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全体人民参与思想和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今,学校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形式不断丰富, 越来越多的教师被过度分裂"。

这是福建"四维十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成果。

作为全国高校"三全人"全面改革试点地区,福建制定并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选定建设了"三全教育人"试点区、33所试点高校、20个试点院系。 以及一门课程的思维与政治 到课程思维,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到课外,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立体推动高校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金、组织等十大教育体系建设,让"三全教育人"真正落地, 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为人才。

一手抓好大学教师"三全教育"工作,让广大教师自发自觉地做立德树人的工作;益派特色立树人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

"青马计划"是让广大青年师生"感动"的重要载体之一。福建省创新实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项目,从省级到市级、学校级、医院级,建立"绿马工程"阶梯式培养体系。目前,全省高校"绿马工程"已实现全覆盖,各级青马学生选拔和培养14.5万人。

《福建大学生独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行动计划》建立了120个省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阅读社团,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毛泽东选集等,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读书俱乐部成为全校师生理论交流的热点。福建农林大学学生郭林凯与30名学生一起创建了一个名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阅读社团,以思想家论坛、读书俱乐部和分享会的形式进行理论研究和讲座。阅读社团指导教师李宝岩教授说:"读书会今年成立了一个小学生党史使命,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引导更多年轻学生坚定跟党,实践实操,努力成长为国家的脊梁。"

2016年,福建省教育工业委组织了第一季度公立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第一"知识竞赛。随后,向高等职业院校和民办高校的扩容,现已实现公民办公室、专业、学生类别的全覆盖,每年参加的学生人数从数万人增加到近20万人。大赛紧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时事、福建省,是全国首个以电视竞赛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竞赛。"一马第一"知识竞赛也被评为福建省首届十大思想文化亮点。

福建先后建成了网上红书屋和红电影院,累计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电子书2.8万册,期刊2.7万册,有声读物近2万小时,视频435集,成为福建大学师生在线红色文化之家。福建还有一个在线学习平台,其中包含25,000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问题,以及近8000万个在线答案。线上线下活动的热度,使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四史"成为福建大学学生最"潮"的模式,培养了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福建省教育工业委员会结合省党史学习教育,实施"讲中国话、讲好思想、讲政治课程",打造集体行动。紧紧把握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难点,以中国共产党史、福建习近平系列访谈笔录、福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故事主题,重点选取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 先进榜样,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在福建实践的探索,有机地融入各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章节,并创建了300门政治课,重点课题好故事库,好教学计划库,优质课程库,进一步提高了全省高校的素质和水平。

(福建省报道组成员:陈志伟 张震宏 龙 超凡 唐琦 林焕新 李克 总报:本报记者 林焕新龙超)

负责编辑:曹金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