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速公路“充电难”?还真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问题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环节广为流传的槽点之一。尤其是在节假日车辆集中出行的背景下。一桩难求,充电效率低下已经成为新能源车主最大的焦虑。目前为止,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监测发现,2022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春节监测期内,中国消费者协会共收集“交通出行”类负面信息278137条,日均34767条左右,话题主要指向高速堵车问题。部分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再次排起了长队,相比国庆节期间有增无减。

高速公路“充电难”?还真是!

早在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高速公路“充电难”?还真是!

这意味着到2025年,全国60%的服务区都将配备快充充电桩。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快充桩的建设布局,并不是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难的唯一解决方案。

如果要解决节假日充电难的问题,干线重点服务区至少要布置超过100台以上的充电设施。但除去一年二十余天的假期之外,这些充电桩还将处于大量闲置情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维护的成本。

高速公路“充电难”?还真是!

今年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部分服务区布设了移动式充电设备,为春运期间驾驶电动汽车出行的车主提供充电服务保障,极大缓解了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即便如此,假日里的集中出行体验仍然会被相关服务供给的短板拉低,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率的改善优化、提速升级,仍面临诸多难题。

缓解新能源车充电设施供需矛盾,既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又要鼓励引导行业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加快形成充电的便捷性、端口的适配性;通过管理运营手段水平升级,加快形成建设布局的合理性、充电桩日用维护的常态化,减少车主假日期间等待时间,提高充电桩平均利用率。

综合:中国消费者协会

记者:超 超

编辑:洁 羽

监制:小 乐

审核:胡 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