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犯错千万别着急批评,记住这4步法,孩子自然会改且越来越棒

孩子犯错到底该怎么教育?所有的父母,如果能像下面这个故事里的父亲这样,我觉得孩子会觉得特别暖心。

人都会犯错,孩子更是。孩子犯错到底该怎么教育?所有的父母,如果能像下面这个故事里的父亲这样,我觉得孩子会觉得特别暖心。

有一次,5岁的强强在家里玩皮球,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爸爸很喜欢的茶杯,觉得自己闯了祸,当时都快哭了。

这时爸爸没立即大声呵斥和批评孩子,而是说:“这件事真听让人难过的,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杯子,真是可惜!”

爸爸的表现其实是要孩子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儿有一个错误的后果。

然后爸爸说:“没关系,没有伤到人是最重要的,爸爸带你一起来收拾玻璃渣,你要小心。”

爸爸还告诉强强,自己小时候也打碎过东西,打碎后就觉得特别害怕,但是我们从这件事学到了什么呢?

强强不再胆怯地说:“学会要小心一点儿!”

“那哪些方法能够小心呢?”爸爸问道。

强强想了想说道,“我可以去没有杯子的地方玩。”

“很好,这里是客厅,摆放着很多东西的地方,而且有些是打翻后就容易碎的,知道了吗?”爸爸乘机进行教育引导。

“嗯,好的,我以后不再屋子里玩球了,要玩我就下口在院子里玩。”强强似乎听进去了,从那以后,强强很少再打碎东西。

父母要把孩子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谴责的机会。

有的孩子一犯错,家长就跳出来说,当初怎么跟你说的,说了多少次,你就是不长记性,看,又犯错误了吧。

这样急于批评,其实是在跟孩子划清界限,不愿意跟孩子共同承担这个结果。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没错啊,我教过了,也强调了,现在还犯错,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但事实上呢,天下所有的家长,都应该和孩子共同来承担这个错误的结果。

因为孩子是你的,不是别人的,你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也是你培养的,没培养好你肯定有责任,急于划清界限的家长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难道你划清界限了,孩子犯错就不关你事吗?其实,这样的父母,也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也许从小他也是被这样骂大的。

孩子如果打碎一个杯子被骂,那么这个孩子的情绪可能会从恐惧变成愤怒,家长把责任推卸给了孩子,让孩子背过,让孩子觉得特别有负罪感。

但孩子从这件犯错的事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他唯一学会的就是,千万别惹父母,惹了就会挨骂。

强强三岁的时候,这位爸爸就教会他一个词,叫做吃一堑长一智。

爸爸告诉孩子,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做错了一件事后,一定要增长一样技能。

有时候强强在家里做错了事,就会自己说,吃一堑长一智。

所有,有时候在家里就算孩子犯了错,也是非常美好的互动,你会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

后来上了小学,有一次强强考试回来,数学考了74分,竟然很兴奋,爸爸没有见过他的成绩考那么低。

爸爸没有生气,而是和蔼地问,“怎么突然成绩考这么低啊?”

强强说,这张卷子背面还有题,我竟然没看见。

爸爸说:“从这次考试,你学会了什么呢?”

“要把整个试卷先看一看,这样才不会漏题。”强强告诉爸爸,他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

因此,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千万不要急着批评,更不要做灭火型父母。

孩子赖床,你就催着他起床。孩子不整理房间,你就骂他懒。孩子不认真学习,你就紧紧盯着他学习。

如果家长一直跟着孩子的错误走,那这个家长就像一个消防员一样,哪里着火了,就去哪里灭火。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仅是你自己身心疲惫,孩子身上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火也会到处都是。

因此,孩子犯了错误,不要跟着屁股后面去纠正唠叨,也千万别着急去批评孩子,大家记住下面我说的孩子犯错误四步法,你不用再去灭火了,而且你的孩子将会越来越棒。

第一步,让孩子把话说出来。

孩子犯错了,要问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有解释的机会的,有时父母也可能会冤枉孩子,有可能孩子还有自己的想法,这要看父母的智慧和水平。

第二步,你想怎么处理呀?

这时就要问孩子,你看这事现在都这样了,你准备怎样处理啊?这是在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自己去面对这个问题,看他有什么想法和主意。

第三步,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啊?

家长这样一问,其实是让孩子在心底知道:即使我捅了娄子,只要我积极地去面对,想办法去解决,我的父母永远都是坚强的后盾,一直都会在后面支撑着我。

第四步,通过这个错误咱学到什么?

等这件事情解决完,要跟孩子好好聊聊,通过这事,咱学到什么了?这时候教育引导会很管用,孩子也很爱听,就如前文那个爸爸那样,把“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教会孩子。

有智慧的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每一个沟沟坎坎,都能够让咱们获得成长,这才是犯错后应该教育的正确方式。

你家孩子犯错是怎样教育引导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一同分享,记得点赞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