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守所里的信息化故事(38):黑猫与白猫

    用王局的话讲,信息化就像东江的水,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当前的形势,则更像是汛期的东江水,激流直下,迅猛发展。全国都在动,各省、各市都动起来了,东江也不能落后,要三步并作两步走,尽早步入快车道。

    省上的信息化工作会议刚闭幕,东江市局就召开了会议,还专门组团,到上海、南京等地参观取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据一位取经的领导讲,人家的信息化工作早已告别小打小闹,从各个条线单打独斗发展到了“以块为主”集约发展的新阶段。以块为主开发装备软件、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好处很多,首先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不同警种、部门的业务协同,实现“1+1>2”,还可节约资金,等等。考查组回到东江,向市局党组做了汇报。局里很快做出决定:各个业务条线的信息化项目全部叫停,让出跑道,集中财力物力,以块为主,整体推进。为了凸显局领导决心和工作的重要,局里把这个项目命名为“1号工程”。

    成立专班,立项、招标,1号工程迅速启动,转眼就是小半年。

    这天,局里召集治安、刑侦、监管等几个警种和部分基层所队领导,1号工程亮相展示。

    软件工程师用新研制的软件“办”了几起案子。刘所听来听去,感觉有点不对劲。再一寻思,他明白了,1号工程只顾着办案子,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里咋看咋管,全然不知。

    软件演示完了。信通处的李处长召呼大伙提意见。开始,大家都不说话,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小声嘀咕。还是刘所沉不住气冒了泡:“能不能把看守所那块说透点儿?”

    “没问题。”李处长吩咐工程师,调出看守所模块,走了一遍,说:“刘所,有了这个软件,你们再收人可就方便多了,数据网上流转,不用再费二遍手了。”

    “好是好。只是,人进来了,该关在哪儿,管教、巡视,换押、提讯,吃喝拉撒睡,这些最要命的活儿,没人理了?”

    李处长把眼光投向工程师。工程师挠了挠头皮:“这些东西,还没来得及弄呢。”

    大伙都乐了,话匣子就此拉开。治安处、刑警处的几位领导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还有人把话题扯到案子的保密问题上。主持会议的局领导当即拍板:“赶紧派人到看守所、派出所、刑警队,摸清需求,限期完善软件。有关单位也要提高认识,不要老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要多想大局,要补台,不要拆台。”

    此后,李处长带队,软件公司专门到看守所摸了几次需求,还专门看了看守所现用的东西。见面会、协调会接连开了好几次。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派出所有位老兄,在一次协调会上调侃道:“我们让出了跑道,他们却老也飞不起来。这可咋好啊?”

    刘所坐在一边苦笑。有几次协调会,他叫上小牛警官一块参加。在看守所的信息化建设上,小牛警官是“大拿”,有他在,刘所心里踏实,这是其一。他还有一个考虑,局里的协调会一开就是半天,他实在是有点耗不起。有小牛警官在,他“溜号儿”也方便一些。

    这样的协调会开多了,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各路神仙指点江山,他也动了一点心思。说实话,起初局里张罗1号工程,他还真就动了心。把各个口儿统起来,咋听咋好。可是,眼瞅着1号工程拖成了如今的样子,他也就不敢多指望什么了。跟小牛警官聊了几次,用小牛警官的话讲,“再过几年,1号工程绝对是个好东西。可是,眼下,东江的信息化才刚起步没几天,还处在初级阶段,将来的好东西放在眼下就不一定合适。兴许,还是包产到户、鼓励各家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更对路子。”

    牛子就是牛子,挺闹心的问题,在他那里,三句两句就说明白了。顺着这个思路,他也找到了一点灵感,说道:“局里的想法是好的。快一点,省一点,信通处的领导辛苦一点,我们这帮人吃个现成的。这就像打仗,几个回合下来,胜败得失,我们得盘算盘算。如果划不来,或者是等不及,我们的打法就得灵活一点,该调整就得调整。这就好比,红军大部队都北上了,也允许像我们这样的小股部队留下来打打游击,将来大部队杀回来了,我们说不定还能有个照应。大伙说是不是?”

    几个派出所和刑警队的领导乐了:“还是看守所北上吧,我们留下来打游击!”

    “你们这帮老脑筋!放着光明大道不走,干吗跟我们看守所挤这个独木桥啊?”刘所略作停顿,“话又说回来了,独木桥也有它的好处。数学里有个点、线、面的概念。静止地看,点是点、线是线、面是面。可是,如果我们用运动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点动就成了线,线宽了、线活动起来了,也就成了面。1号工程讲究的就是面,我们看守所是线。我们这条线做好了,做厚实了,也可拽上治安、刑侦等兄弟部门,这就有了面的发展。所以,从本质上讲,从大的目标上看,两者并不矛盾!”

    刘所这番话,得到热烈的响应。有人说他这叫诡辩,也有人说言之有理。

    会议结束,刘所还在兴头儿上。他拽着小牛警官,转身溜到孙副局长的办公室,又把他的“点线面”理论,包括小牛警官的“包产到户”观点,跟孙副局长念叨了一遍。孙副局长点上烟,寻思了一会儿,说道:“局里对信息化的推进策略没少费心。说来也怪,为什么有些城市公安局,以块为主开展信息化建设,搞得挺像回事。照方抓药,到东江就不好使了呢?咱们这块到底应该怎么搞,现在看来,还得平心静气好好想想。最关键的,是得结合咱们东江的实际。你还别说,刚才你那番奇谈怪论,还真有点子味道。就凭你这点儿信息化的底子,不会是人家牛子的主意吧!”

    “您别忘了,我们看守所可是东江信息化的排头兵呢!再者说了,就不许我学习、提高了!”

    “你这家伙!”孙副局长乐了,“牛子,我可要提醒你,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刘所别的不会,偷手艺他可在行的很啊。”

    “孙局,刘所说的,全是他的心里话,我完全同意。局里‘腾笼让路’、整体推进信息化,从长远看没错,可要是搁在眼下,似乎还为时尚早。这也说明信息化的曲折。可不可以允许一些单位,在1号工程之外,继续有所投入、有所发展?如果适当开些口子,1号工程重点解决跨警种信息流转、综合利用和警务协同问题,我们积极配合,并在自身纵深方向继续突破,东江公安信息化建设就有望从‘一’字型转向‘T’字型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上有所收获。这样一来,还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各警种、所队的积极性,凝聚更多的人力和智慧。”

    “你等等,”孙副局长打断他,重复道:“一字型,T字型,有意思,接着说。”

    “没啦。”小牛警官见好就收。刘所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就说嘛,真正的知识产权在牛子这儿呢!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小平同志不是说吗,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看守所快人一步,你们不是省上的研发点吗?不妨接着走下去,但是,块上需要的东西,也要想办法满足人家。”

    “有您给我们撑腰,我底气更足了。”刘所示意小牛警官撤退。

    临走前,孙副局长叮嘱刘所:“最近几次协调会的纪要我可看了,数你意见最多。你给我把尾巴夹紧点,不要再跟人家争了,闷头干不就行了吗?你不是讲辩证法吗?我也告诉你,从辩证的角度看,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今天看,天大的问题,到了明天,屁都不是。”

    此后,刘所再上会,果然不再吵吵。好在,局里给了看守所特殊的政策,允许看守所继续张罗自己的东西。1号工程几经反复,最终还是跑了起来,看守所的系统也全盘保留,至于改动,两方面都有,说句技术词,靠的是“接口”。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5725397/viewspace-61968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5725397/viewspace-61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