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作者: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导读

塑料为人类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严重危害了环境、经济以及人体健康,人类亟需摆脱对塑料的滥用和依赖。为解决塑料危机,各国需要携手采取行动,禁止非必要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转而采用可再生替代材料;循环利用塑料制品,促进塑料回收;发挥市场作用,引入并扩大生产者延伸责任制,鼓励企业参与推动技术变革。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作者: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席,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

20世纪50年代,塑料大规模进入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那时,人们将塑料视为一种“神奇材料”: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存食物,减轻汽车和飞机的重量,防止有害细菌滋生。但是,从过往经验来看,每当人类发现好用的东西之后,就会逐渐对其产生依赖。就这样,塑料开始被过度使用。

为什么人类需要摆脱对塑料的依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塑料在自然界很难降解,正在造成环境灾难。近日,一头鲸鱼在泰国死亡,并在临终前吐出一个塑料袋。海鸟潜入水下时,会将塑料误认为贝类,并用这些有毒的塑料喂养幼鸟,然后悲惨死去。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骆驼、奶牛和海龟等物种身上。

其次,一次性塑料制品还会造成额外的经济灾难。如果海里满是塑料垃圾,又有谁愿意在中国海南、斯里兰卡或印尼巴厘岛度假游泳?因此,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印尼宣布,塑料污染是该国的主要经济威胁。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三,塑料会进入人体,危害健康。现在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物中都含有塑料。体积较大的塑料制品会在自然界中分解成塑料碎片和颗粒后进入人体。鱼的体内也含有塑料。即使像喜马拉雅山或北极等世界上最原始地区的水域,现在也含有塑料微粒。我们不确定塑料微粒对人体具体有什么坏处——但肯定没有好处。

幸运的是,我们知道如何解决塑料危机。解决塑料问题不需要昂贵的高科技,也不需要复杂的国际外交,每个国家都能采取行动,而不用观察别国做法。

人们难以想象,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竟然是贫穷的内陆小国卢旺达。卢旺达的大街上看不到垃圾,首都基加利更是如此。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告诉我,“每个卢旺达人的家都一尘不染”。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精神推广至整个国际社会。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解决塑料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我们应该禁止生产和使用所有非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塑料杯和塑料袋。印度政府已经在推行这项政策,欧盟也正采取类似行动。我们可以直接用玻璃杯喝水,根本不需要吸管。在北美洲,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00根吸管,难道用吸管喝水会让人感觉更快乐吗?别再犹豫了,现在就行动吧!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创新,比如用竹子或纸制成吸管,代替塑料吸管。几千年来,印度人一直用芭蕉叶做的盘子吃饭。全球各地不少创业公司都在尝试用土豆、甘蔗和其他天然材料制造具有塑料特性的产品。这类天然材料制成的产品被丢弃后会在自然界中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的快递业每年产生约180万吨塑料垃圾。而竹子生长迅速,韧性较强,对环境友好,可以循环利用,是一次性塑料的理想替代品。此外,种植竹子可以恢复退化或被毁林的土地,缓解土壤侵蚀,还能为大熊猫和山地大猩猩提供食物。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我们应该循环利用塑料制品。我们固然可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但仍有许多塑料产品不可或缺,且不易找到替代品。比如,汽车内的大量塑料零部件使车身重量减轻、排放降低。我们必须回收这类必要的塑料。

2011至2020年,中国回收了1.7亿吨塑料垃圾,减少了5.1亿吨原油消耗,降低了6120万吨碳排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回收国。2021年,中国回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新塑料垃圾,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7倍。

北京市要求快递行业加快步伐,全面改变快递包装方式,改用电子运单,使用“瘦身胶带”和循环中转袋等措施,在减少塑料垃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海、山西、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也纷纷采取类似措施,积极响应2020年中国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此前延期的2022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举行,主办城市杭州将通过此次亚运会展示其努力践行的“无废城市”理念,并为大型体育赛事打造“无废”典范。杭州正大胆尝试,秉持绿色、节俭、无纸化、可回收的理念筹办此次亚运会。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三,发挥市场的作用。所有国家都应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即在当今“塑料时代”,谁污染谁买单,造成塑料问题的公司也应该提供资金来解决问题。随着生产者责任的扩大,企业会参与推动技术变革。企业将必须支付塑料税,政府可以利用这部分税收来组织塑料回收,并支付大规模塑料循环利用的费用。

废弃塑料是一种潜在资源,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新产品,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我们的家园。

个人也可以采取行动。作为著名的环保倡议者,印度人阿弗洛兹·沙阿组织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理海滩垃圾行动。他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清理环境中的垃圾,我也多次和他一起在孟买清理过河道和海滩的塑料垃圾。

在斯里兰卡陷入经济危机之际,一个叫尼尚卡·德·席尔瓦的斯里兰卡年轻人创办了斯里兰卡零塑料公司。我本以为面对经济危机,动员年轻人采取环保行动难上加难,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无数的当地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加入环保行动。原本只是一人遵从内心想法而付出的行动,后来竟演变成一场大规模商业变革运动,改写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契约。

世界人民抵制一次性塑料的行动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毫无疑问,我们终会取得成功。中国将继续在解决塑料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6·5”世界环境日刚刚过去不久,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战胜塑料污染。

索尔海姆:“塑”战速决,保护地球家园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责编 | 宋平 栾瑞英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庄舒涵、秦可、杨恒瑞、姚芹芹亦有贡献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直达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