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100位历史人物:朱珪

作者:搜文趣

朱珪是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重臣和学者,以清廉和高尚的品格著称。他出生于1731年,卒于1806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是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朱珪与其兄朱筠并称为“朱氏两神童”,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17岁时殿试中进士,之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福建粮道、按察使、布政使等,并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开始担任嘉庆帝(当时为皇子永琰)的老师。

清朝100位历史人物:朱珪

朱珪 在教育皇子永琰时,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品德教育,他提出的“五箴”(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对永琰影响深远。朱珪的教诲帮助永琰在从皇子到皇太子再到皇帝的过渡中,保持了端正的品行和治国理念。

朱珪为官清廉,不贪财物,不结党营私,他的清操亮节为时人所敬仰。在嘉庆帝即位后,朱珪被召回京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南书房行走、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并最终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嘉庆帝对朱珪非常信任和尊重,常与他商讨国家大事。

朱珪去世后,嘉庆帝亲自前往祭奠,赐谥号“文正”,这是清代对文臣的最高谥号,整个清朝仅有八人获此殊荣,朱珪是第三人。朱珪的一生体现了一位忠臣和学者的高尚品德和为国家培养未来君主的责任感,他的事迹和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朱珪的个人履历如下:

- **乾隆十二年(1747年)**:17岁时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

-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

-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补湖北按察使。

-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山西布政使。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权巡抚事。

-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按察使,授侍讲学士。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命在上书房行走,开始教嘉庆帝读书。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督福建学政。

-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内阁学士。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礼部侍郎。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任两广总督,期间因抗击英国侵略者有功,但因和珅诬陷而被调为安徽巡抚。

- **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但被和珅阻挠。

- **嘉庆四年(1799年)**:朱珪奉召入京,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同年冬调户部尚书,又为上书房总师傅。

- **嘉庆五年(1800年)**:秋兼署吏部尚书。

- **嘉庆七年(1802年)**:秋为协办大学士。

- **嘉庆八年(1803年)**:夏兼翰林院掌院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 **嘉庆九年(1804年)**:进太子太傅。

- **嘉庆十年(1805年)**:春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先后充实录馆、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裁和己未科、乙丑科会试总裁官。

清朝100位历史人物:朱珪

- **嘉庆十一年(1806年)**:朱珪病逝,嘉庆帝亲临其家祭奠,赐谥“文正”。

朱珪的一生经历了从庶吉士到体仁阁大学士的转变,他的官职涵盖了教育、行政管理、军事指挥等多个领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官员。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成就,更以其清廉和高尚的品格受到人们的尊敬。

朱珪的子女情况如下:

1. 朱珪四十多岁时丧妻,之后没有续娶妻妾,独居终老。

2. 朱珪有两个儿子:

- 长子朱锡经,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嘉庆年间官至太仆寺少卿。

- 次子朱锡纬,早亡。

3. 朱珪的兄长朱筠,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也是博学多才的名士,与朱珪并称"二朱"。

4. 朱珪不忘故地原籍族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置"圭田"百亩于萧山,作为族中祭祖、修理祠堂和培养族人办学之用。

所以朱珪共有两个儿子,次子早逝,长子朱锡经后来也成为官员。朱珪本人丧妻后没有再娶,独居终老,与兄长朱筠并称"二朱",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朱珪还关心族中后人,置田资助办学。

朱珪作为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著名大臣和学者,他的个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贡献**:朱珪曾担任嘉庆帝(当时为皇子永琰)的老师,对其教育和影响深远。他以古代圣贤学说教导皇子,不迎合权势,深得嘉庆帝的敬重。

2. **政治贡献**:朱珪在乾隆、嘉庆两朝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福建粮道、按察使、布政使、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对朝政有着重要影响。

3. **清廉为官**:朱珪以清廉著称,不贪财物,不结党营私,他的清操亮节为时人所敬仰,对提升官员的道德标准有积极作用。

4. **对抗外侮**: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朱珪督军坚守,抵御英国的鸦片贸易和武装入侵,展现了坚定的抵抗外侮的决心。

5. **赈灾救民**:在安徽任巡抚时,面对百年一遇的水灾,朱珪深入灾区,体察民情,开仓赈灾,稳定民心,并为民修建民房,发放谷种,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清朝100位历史人物:朱珪

6. **整顿盐政**:在担任户部尚书时,朱珪对长芦盐政进行全面整顿,打击贪污腐败,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

7. **文化贡献**:朱珪学识渊博,曾充任《四库全书》总阅、实录馆总裁、国史馆正总裁、会典馆正总裁,并总修成《清高宗实录》,对清代的文化建设和历史记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文学成就**:朱珪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著有《知足斋集》32卷和《知足斋诗集》21卷,对清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朱珪的一生体现了一位忠臣和学者的高尚品德和为国家培养未来君主的责任感,他的事迹和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