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作者:青春东营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解决“三道难题”构建利津返乡学子社会实践桥梁。近日,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自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利津县委将“凝聚青春力量、服务中心大局”作为“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整体性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三道难题”,架起在外利津籍学子与家乡之间的桥梁纽带,持续深化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成效。

第一道题:

“如何找到学子、如何动员起来”

的问题

全覆盖对接学校,完成“初建库”。为了增强工作靶向性,谋划组建利津籍毕业学子信息库。积极对接利津县内高中(职)学校,尽可能掌握近年来利津籍高中(职)毕业考入高校的学生信息。同时,考虑到初中生源外流至市级直属高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在上级部门对接协助下,与市内学校同步统计对接,基于此初步建立起8000余人的“初级数据库”。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地推式统计信息,进行“扩存量”。为确保利津籍在外学子的信息准确性,采取“地推式”方法逐个通过电话核实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就业创业意向等信息,同时动员“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学子参与其中。通过努力,实现与近5年内高中(职)毕业的7054名利津籍学子建立了联系、核实了信息,建立起“高级版”的大学生数据库。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分层级联络管理,能够“常联系”。区分就读省份建立9个微信交流群,7000名学子全部纳入,并按照所在学校、专业细化分层分类,实现“集中+分类”管理。在对升学大学生、毕业大学生的信息定期更新基础上,建立“青鸟计划”利津籍大学生信息系统,实现学子信息“云上”智能管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截至目前,数据库内共覆盖307所大学的10672名利津籍大学生,系统已搭建完成进入测试,其中特色功能是嵌入短信发送模块,能够对人员快速筛选单发或者群发短信。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第二道题:

“组织起来后如何增进了解、增进感情”

的问题

着眼细微之处,满足实习就业需求。为了满足青年学子就业前的实习锻炼需求,面向利津县直机关、乡镇(街道)、重点企业等领域征集岗位,建立实习实践岗位“三库”,即涵盖27家企业、800余个岗位的“企业实习就业岗位库”,涵盖45家单位、195个岗位的“政务实习岗位库”,以及覆盖10余个社区、近300个村居的“萤火虫学堂志愿服务岗”,满足学子不同的实习实践需求。2023年累计发布536个岗位,吸引超过3000余名大学生报名,精准匹配783名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践。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围绕校地合作,推动成果落地转化。积极为学子在校发挥作用提供支持,邀请组建实践调研团队到利津县开展活动,深化校地合作。2023年以来,先后有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3所高校的106名学子来利津县实践调研。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组成本硕博大学生实践队,围绕3类产业发展开展调研,并与明集乡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聚焦学子生活,设置丰富活动载体。打造“青鸟学子节”活动品牌,2023年以来累计策划4类、23场次活动,让学子返乡“有为也有趣”。开展利津—酉阳“青鸟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互派10人组成实践团,分赴两地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举办“星空夜市”,让学子在家乡体验“一站式”的“吃喝娱乐购”。发起“青鸟学子回家过大年”等短视频征集活动,累计点击量突破50万次。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第三道题:

“‘甜蜜期过后’如何不失联、不断线”

的问题

拉起“一支队伍”。每年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发现一批表现优秀、对家乡充满热忱的青年学子,注重发挥这类学子作用,创新谋划选拔“校园引才大使”,动员其发挥广泛联系的独特优势,助力家乡招才引智。截至目前,累计选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100名学子担任“校园引才大使”,自发组织走访交流活动150余场次,160余人次为县内人才招引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定期“走进高校”。与省内外多所高校签订“青鸟计划”合作协议,实现实习实践与就业招聘的多维度合作。谋划举行“汇智利津”高校行系列活动,广泛发动利津籍学子参与其中,助力县域人才招引工作。2023年以来,已赴京津、东北、西北等省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校园引才大使”“青鸟计划”往期实习实践参与学子等,广泛联系利津籍大学生,先后有420余名利津籍学子通过志愿服务、动员组织等方式参与县内招引活动。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搭建“桥梁纽带”。开展“遇见·利津”宣传推荐家乡主题活动,以青年视角挖掘利津魅力。实时推送制作的“利津有约”等宣传县域人文风情、发展变革的视频、图片等作品,让学子成为宣传家乡的“推介官”。发动在校学子制作“我在远方·祝福利津”等系列短视频、文学作品,传达对家乡的热爱。定期组织开展“返家乡看变化”活动,2023年以来共开展4场次,260余名青年学子调研县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感受家乡日新月异发展。结合实习、就业等需求,先后组织举办青年圆桌会等10余类活动,累计2000余人次参与。

我市利津县“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有关做法被团中央推介

来源:青春利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