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作者:水木社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中东资本正在持续涌入中国。

据路透社6月4日消息,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已同意经由春华资本方面购买中国第二大公募基金公司华夏基金10%的股份。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华夏基金第一大股东为持股比例达到62.2%的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为持股27.8%的外资机构迈凯希金融公司,第三大股东则为春华资本实控的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信息/图源:企查查

也就是说,如若卡塔尔投资局与春华资本的此次交易落成,那么卡塔尔投资局将成为中国公募“大厂”华夏基金的第三大股东。

春华资本这10%的股权,已经“甩卖”许久,从2022年开始,春华资本想要转卖套现的消息就不断。如今,它终于等来了一位中东买家。

如果根据2024年3月中信证券所出的“放弃优先购买权”公告,卡塔尔投资局或将以不低于4.9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到这10%的股权。

不过,这不是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第一次注意到中国资产。相反,一直重仓欧美的中东投资者们,近些年在中国的动作不断。

比如,2023年6月,阿布扎比投资局通过旗下机构CYVN Holdings,向蔚来注入11亿美元的投资,下半年蔚来再获投,第二笔高达22亿美元的投资资金最终落实。

Global SWF数据显示,2023年,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六个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在中国进行了总计23亿美元的直接投资与收购。而在2022年,这个数字还只有1亿美元。

如果再算上主权财富基金透过旗下机构与公司的对华投资,那么2023年海湾地区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数额将远远超过23亿美元。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近年A股投资状况/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

除了投资之外,中东投资者们同时“热衷”于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组建当地团队。

2023年,阿联酋第三大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在北京设立办公室;2022年,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办公室;科威特投资局早于2011年与2018年,就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2019年更是出资2亿投资济青高铁。

无法否认的是,2023年之后,中国越来越感知到来自中东的火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这背后的含义。我们仍需要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以及何出此举。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中东财团,何许人也?

谈及为何我们需要关注来自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原因无非是两个。

一是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确为全球最强大的投资者之一;二是相比于普通的投资机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具备“特殊性”,其投资不仅仅追逐经济目标,也反应着海湾地区国家政府可能的经济与政治意向。

围绕着地区内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湾地区国家已经积累起可观的财富,在金融世界中占据了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根据Global SWF,2023年海湾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4.1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2023年,海湾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1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他们的投资目光遍布全球,通过全球资产配置,发展经济关系,降低经济风险。与之相对应,海湾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的上市公司中持有大量的股份,已经实际上具备了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的力量。

这股力量,最早在2007年次贷危机时展现。期间其注入市场的数百亿美元资金,就是证明之一。

时至今日,在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出具的全球十大主权财富基金名单上,来自海湾地区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占据了四席。

他们分别是管理着9930亿美元资产的阿布扎比投资局、具备9250亿美元资产的公共投资基金(沙特)、拥有约9234.5亿美元资产的科威特投资局与有近5260.5亿美元资产的卡塔尔投资局。

海湾地区主权财富基金资产实力之雄厚,不必再多说。

尽管细分来看,区域内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投资偏好,但其仍有一个关键共同点不可忽视——其投资策略背靠国家政府或统治者家族,基本与具体国家的议程和长期经济发展期望吻合。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其实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年,中国市场首次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而阿布扎比投资局已经在列。此后,在2008年到2012年间,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和卡塔尔投资局相继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认证,就此,近20年间中东资金不断流入中国。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当前阿拉伯地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情况数据来源:奥纬咨询分析

从总体来看,目前已有的投资中,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发达国家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其投资组合在地理上的分布差异较大。

但变化也在于,尽管流入欧美市场的资金仍然占据更大的比重,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近期正有意识地增加亚洲投资组合,尤其与中国的接触正越来越多。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中国相关的产业,其实并非是一件新鲜事。“新”处在于,在多年的“平缓”发展之后,中东对于中国的目光突然变得炙热起来。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冷却与升温

那么,为何是此时,中东投资者展现了对中国投资“更大的兴趣”?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从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增速近年放缓。

比如:拜登政府于2023年签署了一则行政命令,限制美国风投机构与私募股权公司,向从事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中国初创企业投资。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等因素考虑,也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实行“中国+1”的发展策略。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之中有更多的“投资空间”可以容纳中东地区投资者,也希望吸纳到更多来自中东的投资“补缺”。

因此,中国展现了更多面向中东的“善意”——一部分在经济合作中展现,一部分则在政治上的“靠近”上展现。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彼此之间兴趣都有所上涨,才最终促成了“来自中东的投资增多”的结果。

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投资机构带队前往海湾地区国家募资,寻求中东资本支持,一时间,已然掀起了“中东募资热”。落实下来,也有一些中国企业已经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达成合作。

例如联想在2024年5月与沙特的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旗下子公司达成合作。在合作框架下,公共投资基金通过旗下子公司向联想投资;相应的,联想将在沙特设立地区总部,布置相关的生产设施。

有趣的地方在于,沙特正着力于其“2030愿景”。在该愿景中,2030年沙特将通过公共投资基金成为一个投资强国。并且,是一个经济多样化、就业机会繁多、经商环境良好的投资强国。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沙特“2030国家愿景”/图源:Saudi Vision 2030

也就是说,从沙特的角度来说,其对企业的投资不停留在“企业能够带来多少利润”的层面。能够多大程度符合经济多样化、反哺本地等要求,也出现在沙特的投资考虑中。

不止专注于自身发展,企业在当地建立相应的产业链,按着本地“政治议程”和经济发展轨道前进,是“友善合作”信号的一层体现。

扩大来谈,经济领域的“相互依赖”式合作不止体现在“投资热”上。已经被老生常谈的是,中国是大多数中东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变化在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在出海中东的事务上摩拳擦掌,比如美团计划将中东作为其第一个海外扩张点。

但这并不是全部。尤其,当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本身便带有政治因素时。

政治动机在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中占据多大的比重,不好测量,但影响一定是存在的。一个小证明是,在中国与海湾地区国家金融互动增多之后,2023年末,有外媒报道称拜登政府正对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对美投资交易,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

不难发觉,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正在不断靠近。在中东地区,中国已经有了显著的存在感。

2023年3月,一则重磅消息传来。中国、沙特与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共同声明,指出沙特与伊朗两国达成一份“和解”协议,同意恢复双方自2016年以来断绝的外交关系,重开双方使馆。值得关注的是,在沙特与伊朗的突破性和解中,承担调解人角色的,是中国。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当地时间2023年6月6日,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朗副外长比格德利(右)与沙特副外交大臣Ali al-Youssef(中)、伊朗大使馆领事司司长Hassan Zarnegar出席伊朗驻沙特大使馆复馆仪式

而与“投资热”在时间节点上吻合的,则是2022年年末中国与沙特达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并在能源、技术和制造业等领域签署了相应的商业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此后,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也在沙特利雅得拉开帷幕。两方的关系,正在迅速升温。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投资法则

不过,当中东投资者将投资目光转向亚洲时,他们仍遵循着一番策略。

从沙特与联想的“合作式”投资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们的一部分投资偏好——与本地的发展需求联系紧密,最好能够促进“共同目标”。

从公共投资基金的投资取向中,可以反复窥探到沙特“2030愿景”的身影——期待能源转型,改变沙特的经济结构和国际形象。于是其投资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基金,也投资高尔夫等体育运动。这也与“2030愿景”所阐述的,沙特对公共投资基金“寄予厚望”相一致。

在近些年来,中东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已经不止于传统的国债、银行、房地产等领域。全球范围内,其对新兴技术、体育、游戏、可再生能源和医疗等领域的关注增加,乐于投注更多目光在独角兽公司身上,其投资组合已经更加多样。

在整体的投资组合中,阿布扎比投资局依然以“股票”作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并且频繁出现在A股市场之中,偏好有色金属、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无独有偶,在A股市场中,科威特投资局着重偏好生物医药行业,同时关注能源与汽车等相关行业。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行业偏好不算是“中国特例”,反而可以看作是它们的“投资惯性”。在过去的投资案例中,这样的偏好反复出现。

比如2022年,阿布扎比控股公司(ADQ;阿布扎比三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收购了土耳其药品生产商Birgi Mefar Group,寄希望于借此在阿联酋建立一个“完全集成的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平台”。

中东土豪,开始狂买中国资产

阿布扎比发展控股有限公司(ADQ)已经成为又一个非常活跃且关注广泛的战略投资者

无论如何,加码在中国的投资,意味着中东财团对中国资产的看好。毕竟,对于追求长期经济目标的投资基金而言,选择某个具体的投资对象,其利润与未来的前景,必然在考虑范畴之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