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作者:小狗乌吉

《明史》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希望。孙传庭曾连灭15股义军,擒获老一代“闯王”高迎祥,与洪承畴等人一起将明末起义打入低潮。即便在大厦将倾的最后时刻,他依然表现出可圈可点的军政素养,给李自成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可是,他最终还是连续大败于李自成,兵败身死。

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一、孙传庭独木难支

崇祯十五年孙传庭出狱时,卢象升已经战死、洪承畴已经向皇太极投降,孙传庭虽然是不世出的名将,但是面对大厦将倾的大明,孤军作战的孙传庭独木难支。

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二、兵新募,不堪用

孙传庭第二次赴陕西出任三边总督时,他当年带出来的精锐之师早已在松锦之战中葬送,他不得不招募大量新兵。

想要将新兵打造成精锐之师需要充足的时间,可是,绝望中抓住孙传庭这棵救命稻草的崇祯皇帝一再催促孙传庭出兵攻打李自成,希望孙传庭能重演生擒高迎祥之旧事。

崇祯九年,孙传庭之所以能生擒高迎祥,主要是因为孙传庭占据了地形优势和高迎祥接连遭到卢象升、洪承畴的重创。

崇祯十五年,孙传庭率军赴河南进攻李自成,既无地形优势可以占据,也无法跟卢象升、洪承畴协同作战,更要面对实力远胜于高迎祥的李自成。这种情况下,孙传庭招募的大量新兵就显得十分不堪用。

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三、孙传庭在赌气

孙传庭生擒高迎祥后,杨嗣昌为彻底扫平流寇所制定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开始实施。对于这一战略,孙传庭并不赞同,认为其是饮鸩止渴。

孙传庭的不赞同,使得杨嗣昌对其怀恨在心,结果导致孙传庭虽然屡立战功,但是在杨嗣昌的操纵下经常都是有功不赏、有过重罚。崇祯十一年,孙传庭与洪承畴接到诏令率军勤王。

在杨嗣昌的安排下,洪承畴受到了相当的礼遇,而孙传庭却连见崇祯皇帝一面都不行。崇祯十二年,孙传庭更是在杨嗣昌的诬陷下蒙冤入狱。遭受了一连串的不公正,孙传庭心中能没有气吗!

崇祯十五年、崇祯十六年,孙传庭之所以两次败于李自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崇祯皇帝一再催促孙传庭出战导致孙传庭没有充足的时间做战前准备。

但是,崇祯皇帝一再催促孙传庭出战并没有得到朝臣的支持,大部分朝臣都认为孙传庭麾下的陕西官军是大明最后一副家当,不能轻易动用。

这种情况下,如果孙传庭能上疏自辩、晓以利害,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战前准备时间是有很大可能成功的,但是,在赌气的孙传庭接到崇祯皇帝催促出兵的诏令后,就匆忙起兵进攻李自成,最终招致两次战败。

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四、后勤补给困难

明末的河南由于连年的战乱和天灾,早已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无力向孙传庭的大军提供粮饷,使得孙传庭不得不依赖陕西转运后勤补给。

崇祯十五年、崇祯十六年孙传庭两次率军进攻李自成,其实都有很大几率取胜,但最后都因雨天导致后勤补给无法按时送达前线而功亏一篑。

孙传庭失败是败在国运上,他上任可是一心为国,尽心尽力。当时部队没有粮食,他把大地主全部着集起来借粮,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给。粮食是部队的生命线,后来通过丈量土地获取地主私吞土地罪证。全部当场格杀,把粮食充公罚没总算解决了粮草问题。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鼠疫爆发。部队士兵死伤严重,加上皇帝不停的催着剿匪,当时洛阳局势很差,希望这边战斗减轻压力。最后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搏死一战,败亡!

国家在天灾面前很脆弱的,国运变了再厉害的将军也无力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