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庄子·天道10》治理天下,就是抓根本,衍生的按照根本处理就好

作者:优雅圆月up

#护苗有我2024#引子:刘邦进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就这十个字,清楚明了,人人都能记住。明朝就一部《大明律》,清朝一部《大清律》,几百年治理的一样井井有条。法律没必要那么细,为何?总有新事物出现,你总要出台法律,那法律岂不是越来越厚,最终厚到谁也读不完的地步。法官也只要明确规定,不去按照根本法去思考。不如就像《宪法》一样只是出台基本原则,任何判例不准违反基本原则就是了。管理衍生物,你永远管不完,不如把握根本。只要不违背根本,其他就是合议庭的事了。

《庄子·天道10》治理天下,就是抓根本,衍生的按照根本处理就好

抄写原文

词意:天王:即天子,这里特指懂得天道的王。敖:通“傲”,傲慢,傲视。 无告:有苦无处申诉的人,主要指鳏寡孤独者。废:遗弃,抛弃。 穷民:穷苦的百姓。苦:哀怜。嘉:爱怜。 孺子:孤儿。 妇人:寡妇。天德:自然之德。经:常则。胶胶、扰扰:皆扰乱之貌。

《庄子·天道10》治理天下,就是抓根本,衍生的按照根本处理就好

太阳静静的恩惠大地

段意:过去舜曾向尧问道:“你作为天子用心怎么样?”尧说:“我从不侮慢庶民百姓,也不抛弃生活无计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民,为死者苦苦焦虑,很好地对待留下的幼子并悲悯那些妇人。这些就是我用心的方式。”舜说:“这样做好当然是很好了,不过还说不上伟大。”尧说:“如此那么将怎么办呢?”舜说:“自然而成形迹安宁,象日月照耀,四季运行,象昼夜交替,形成常规,象云彩随风飘动,雨点布施万物。”尧说:“整日里纷纷扰扰啊!你,跟自然相合;我,跟人事相合。”天和地,自古以来是最为伟大的,黄帝、尧、舜都共同赞美它。所以,古时候统治天下的人,做些什么呢?仿效天地罢了。

《庄子·天道10》治理天下,就是抓根本,衍生的按照根本处理就好

太阳不会刻意做什么

解说:这里是舜帝采访尧帝,问他当天子都是如何考虑的。尧帝说:“我从来不打官腔,在我的治理下老百姓甚至都没有状可告。”这一点很厉害了,有些朝代老百姓想告状还愁没有门路。“给贫穷的老百姓发低保,对死去的人表示悲悯,对妇女儿童表示足够的善意。这些就是我主要考虑的事情吧。”公平公正,没有申诉,对贫困和弱势群体表现足够的善意。这样的社会在古代应该是治理比较好的时代。

《庄子·天道10》治理天下,就是抓根本,衍生的按照根本处理就好

佛祖的水平相当于尧帝

舜帝认为尧帝做得确实不错,但还是境界低了,没有达到伟大的治理。尧帝很是不解,问舜帝怎样的治理才算是伟大的治理。舜帝说:“你看到天德没,天德都是不咋咋呼呼,很宁静的。日月的照耀,四季的转换,昼夜的交替,云气的飘动,雨水的降落,都是自然而然的进行的。你没有看到老天费劲巴拉的干这些吧!”尧帝似乎被点透了,说:“看样子有些事我还是瞎操心了。你这家伙,做事都是符合天道的;我,顶多也就是追求人事上的协调。确实Low了。”

《庄子·天道10》治理天下,就是抓根本,衍生的按照根本处理就好

云行雨施,无非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些道理古人都认为是最根本的东西,黄帝尧舜这些古代帝王都认为是必须遵守的。其实古代帝王最好的治理,无非就是效法天地罢了。记得学哲学时,定义是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规律的总结。那么道就是从没有天地到有了天地,到不断出现新生事物的所有的人间事物的总结。抓住道这个根本就可以,不必去考虑细枝末节。举个例子,大陆到目前颁布的法律有298部,如果考虑各省市的法规,至少有几千部之巨。即便是专门搞法律的律师,也不可能全都知道,只好偏向于哪个领域的法律。你想啊,专业的律师都读不过来,老百姓能知道这么多的法律么?老百姓连有些法律都不知道,又怎么去模范的遵守呢?不如抓根本,只要不违背根本的东西,就不会错。#济宁头条#​#70后的头条生活#​

继续阅读